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观后感 > 2023年度最新金山银山观后感(3篇)【完整版】

2023年度最新金山银山观后感(3篇)【完整版】

时间:2023-03-22 18:45:04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最新金山银山观后感(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最新金山银山观后感(3篇)【完整版】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什么样的观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观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山银山观后感篇一

为了买田买地,为了修建碉楼,为了一家大小的安生日子,为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家园,自勉村方家整整三代子孙,前赴后继地来到加拿大“淘金”,苦苦求生,在异国的底层挣扎,受尽排斥打击,其间不知几多艰辛曲折。而在自勉村内,苦苦守候在家乡的女人们,打理着家族里所有的产业和人情琐事,却一辈子难得见到自己的丈夫,她们的心酸苦楚又何尝少过男人。生计压力划割开了无数底层的华工家庭,和所有背井离乡的“淘金者”一样,主人公方得法和故乡家庭之间隔着的,是广东开平和落基山脉之间浩瀚的太平洋,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没有机会能够到达彼岸,哪怕是仅仅只是为了见一面自己所爱的人。

在小说创作平静乏味的09年,除了刘震云、苏童、莫言等的少数长篇之外,很难再找到这样一本值得细读的好故事了。全书48万字,故事情节丰富翔实、深入人心,在不失理性克制的同时保持了难得的细腻和深情,叙述也相当扎实严谨,富有力量。

《金山》写的是底层移民家族的小说,看来苦难不已却又让人不忍释手。除了张翎干净而饱满,明朗又深沉的文字魅力之外,更值得一提的是,抛开繁复的写作手法和技巧,单纯从作品的内容来说,《金山》所有的故事情节看起来都那么逼真,犹如历史再现,读起来就像是一部真实历史的记述,这一点就足以深深地令人折服。作者把故事写得非常扎实,甚至无可挑剔——全书的叙述从同治十一年一直延伸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作者在一个如此巨大的时间跨度里能够做到不失真,不分散,不局促,小说内容框架巧妙合理,空间及意向的衔接顺畅自然,实属不易。加之无所不包无所不含的丰富历史内容,难怪有评论者直接把它当做一本海外华人的移民史来读。

《人民文学》的主编李敬泽就曾评价本书作者张翎说:“张翎结结实实地给国内作家上了一课,从扎实的细节考证到认真到几乎较真的写作态度,张翎的工作令人敬佩,”李甚至直言“张翎可以说是当代华语作家中经典现实主义的唯一继承人。”如此高的评价,笔者因为自身专业素质缘故暂时不置可否,但作者的认真,确是书中的每一字句都能够令读者感受到的。作者自己也说“如果让金山能够立体地立在那里,要它站得住脚的话,在框架上一定要是真实的,这个框架就是指历史的真实、史料的真实。它在纹理上也是要真实的,这纹理就是生活的细节。”我想,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就是整个故事最结实的基础,这远比当下某些写手的写作心理要来的真诚,只有真诚的文字才最能打动人心。毫不客气地说,《金山》完全算得上是一部宏大的、史诗式的历史小说。

回到故事本身,方家最终没能一家团圆。方得法从十五岁开始,耗尽一生的奋斗竟然没能实现一个看似简单不过的理想,不免令人唏嘘。方家所经历的一切大悲大痛,也着实让读者深为悲悯。面对命运一次又一次的作弄,所有人在变幻莫测的人生里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坚韧和坚定,但三代人的辛劳心血一夜之间化为泡影,他们的命运,到底掌控在谁的手里?这恐怕是作者想要抛给读者的,一个大大的包袱。

写到这里,书中情节仍历历在目,其哀伤、愤怒、悲悯,其欢乐、欣喜、感动,都深深地搅动着人心,像一把新磨好的刀,直直的割过来,贴心贴肺。一切都结束之后,最后剩下的,是心灵极度的震撼,持久、强烈。

金山银山观后感篇二

《金山》描写了从19世纪中后期到20世纪中后期,方姓家族四代人的兴衰沉浮。一百多年的时间跨越,国内外地点、历史与现实的交叉叙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穿插,让这部小说几乎拥有史诗般的性质。当然,离史诗还有相当的距离。在我所知道的女性作家里,喜欢并擅长从宏观视角去创作恢宏巨篇的作家并不多。宏大视角、恢弘巨制、奏出时代的交响曲似乎是列夫托尔斯泰是雨果是茅盾是男人们的本事。而张翎将方家一隅至于宏观历史之中剥茧抽丝,又还原最本真朴实的人生。单从这一点来说,已经难能可贵。如果说作者的原意是要为客死他乡的华工们招魂立碑,显然她做到了。张翎现实主义的写实手法和对华工史实的重视让她得以成功地叙述了华工的血泪史,彰显了华工们一颗颗拳拳爱国之心,肯定了他们对加拿大建设所做的贡献。尤为重要的是,作品画出了中国人坚韧的活着的灵魂,蕴含着多重悲剧意识,因此我在阅读本书时有意无意会拿它和余华的《活着》做比较。但是这种叙述以艺术幻想为经以史诗考据为纬,因而不能称之为对那段华工史的完全还原,而是一种艺术的变形。这种变形的不完美,即艺术上的瑕疵也让它缺乏一些现实主义巨著对于一段历史和灵魂的入骨解剖和打动人心的力量。当然,不吹毛求疵的说,这本书依然吸引着我在备课下课的间隙跑到电脑前迫不及待的阅读。

在阅读本书之前,正好刚看完《世代悲欢美国梦》,后者关于美国的排华历史的叙述几乎都在《金山》里具象展开了,让这部小说拥有了某种历史价值。从浮动地狱的船舱经历、抵达港口时加拿大人对华工不顾人格尊严的检查、写到寄宿小店的拥挤和破烂,金山客们心忧炭贱愿天寒的矛盾心境,金山终于揭开了它的面纱。方得法眼中遍地金子的地方破灭了,苦难生活层层展开,到最后“捡骨”的描写达到高潮。而埋骨他乡的隐喻,让其更显悲壮。华工描写是本书里最精彩的部分,感觉作者在这里应该作了不少考察和资料储备。《世代悲欢美国梦》中对华工淘金客漂洋过海的经历有如下描述“由于旅途条件极端恶劣,有百分之十到十五的人死于航程中。”而在小说中,这一点由方得法在旅途中九死一生大病一场的叙述呈现。《世》中写道“这些旅客为了节省路费,基本上是坐货船的统仓,睡的是临时加建的木板三层床”。《金山》里方得法正是睡在分不清白天黑夜的底仓。而修筑铁路的描写和《世代悲欢美国梦》里的描写也有类似之处,写出了那些无名无姓的华工们有血有肉的人生,足以告慰修筑铁路的亡魂。用生命铸就铁路的华工们不但在庆功宴上完全被遗忘,甚至沿途遭到解散汇成一股新的失业大军。此外,方得法在过边境时遭到事无巨细的盘问,阿能老婆在边境集中营自杀的描写,让我想起《世》中关于天堂岛的描写。方得法在温哥华的奋斗史,洗衣行和农场的兴隆和幻灭,其中遭遇的种种排华盘剥也好,为了祖国兴隆做出的种种牺牲也好,也都是华人奋斗史的一个缩影。而且作者并没有以惯常模式描写华人历经艰难出人头地,而以客死异乡,和妻子团聚的夙愿终生没能实现来为这场金山梦收场。当方得法父子终于凑足母亲的“人头税”时,华人却已经禁止入境,对排华历史的谴责在此时达到高潮。而更进一步的,是人生的荒唐、一种难以冲破命运的无力感。这让我想起雷雨里的戏剧冲突,人被不可知命运操纵的燥热和恐慌。这里体现的是《金山》所包含的一重悲剧意识,我将在后面的悲剧意识部分具体提到。

在北美土地上展开的金山逐梦之旅,无疑是以现实主义的态度,以历史为经以幻想为纬的产物,因而可以称之为历史的“放大镜”。作者巧妙地通过报纸和书信穿插的方式安置了特定的历史背景,从而也让我产生了一种似乎身临其境的错觉。但是小说中某些基于合理想象的描述,又让我有一种从历史掉落小说的感觉。所以我说,金山的描写是虚构的历史之旅。

文中每一次家道兴盛,似乎都不是出自苦心经营致富,而是一笔“意外之财”的降临。看方元昌卖猪肉得到一大包金元宝的那个章节,让我有一种阅读《故事会》的猎奇心理。而方得法第一次得以开洗衣行也是红毛藏在胡琴里的金块(这一点尤其不符合常理,红毛既已得金块就断不至于继续这卖命的活计、为了一张船票断送自己的生命吧),还有后面锦河得到白人太太馈赠的遗产的描述。当然我并不是说不能有合理的想象,只是这些想象让方家历史更多了幻想成分而少了写实的成分。此外,在大的写实基调下,作者某些试图还原历史的场景描写也给我一种失真的阅读感受。如李中堂在温哥华接受华工参拜的描写,方得法在酒店听梁启超讲演的描写,氛围铺垫是够了,情节和语言的处理总觉得失真。这些历史叙述能够让方家历史更好地镶嵌在时代的大轮轴里,但是总感觉有一种走过场的失真感,似乎是非描述不可,但是却没有处理好。而锦山和红番女,锦河和白人女主人之间的情感纠葛让小说有了一种跨种族的人性描写的表象,甚至作者还涉及到亨德森对锦河的同性恋心理描写。但是坦白说,阿法和桑德丝那段描写给我一种看魔幻小说的感觉,很美、却不真实,仅仅满足了读者的猎奇心理而并未上升到超越种族的人性描写的高度。锦河和白人主人一家的相处可以直接从整个小说中独立而成一篇故事,锦河和女主人的感情变化处理得很细腻,亨德森对锦河的所谓感情就有点狗尾续貂多此一举了。似乎作者是想涉及到同性恋的话题,但是却只有结论没有论证,因而显得失真。

作者采用平行结构叙述,一边叙述金山故事的同时,广东开平的故事也正如火如荼。发生在开平碉楼里的等待同样镶嵌在中国近代史的大轮轴里,我们似乎可以通过它触摸历史的脉搏。它的描述虽然多以幻想展开,但是显得合情合理。或许作为一个在中国本土长大的移民作家,对于发生在自家土地上的事能更加驾轻就熟一些。开平故事的叙述张弛有度,细节和心理描写逼真,作者尤其擅长女性心理刻画;对民俗民风的描写、环境氛围的塑造、语言中的乡土气息都带有几分乡土作家的意味感觉;人物塑造极具代表性又不失个性,人物之间尤其是婆媳之间波澜起伏的情感变化、六指和方得法的夫妻情谊、墨斗对六指微妙的情谊都刻画得真实感人。虽然我自以为发生在开平碉楼的故事以文革时被抄家、人物凄然惨死结尾还是不免有点仓促和落入俗套。但是仔细一想,似乎也只有悲剧结尾才能引出下面艾米回碉楼的故事。另,艾米的部分作为现在的叙述,是第三部分的独立叙述,穿插在整个行文中。个人感觉,还是有点乱的,有些情节不免前后重复了。

我在前面的行文中写道《金山》并未达到跨种族描写的高度和深度,但是它在人性、人情的刻画上仍然达到了相当的深度,一系列人物的勾勒已经以点带面地刻画了中华民族共有的“魂”,一种坚韧不屈的力量。这让我想起余华的《活着》,两本小说的共通之处是浸透着深刻的悲剧意识,通过人物的塑造勾勒了中华民族坚韧的“活着”的灵魂。这也是《金山》除还原了华工们异乡的血泪史之外,更深一层的价值吧。

叔本华将悲剧分为三种,第一是由异乎寻常的恶人造就的悲剧;第二是起于盲目的命运和偶然的机运;第三则是剧中人不同地位和相互关系造成的悲剧。《活着》的悲剧我觉得属于第三种,也是最高层次的悲剧。而纵观《金山》全篇,三种层次的悲剧都包含了。《活着》塑造了福贵来展现中国人活着的坚韧,而《金山》则塑造了一系列悲剧的女性。作为女性作家,张翎对女性的刻画很有力度和深度。文中塑造了一系列悲剧女性,六指、猫眼、锦绣、亨得森夫人、方延龄、阿能老婆、阿权的老婆阿莲。在那样的时代,女人似乎注定就是个悲剧,值得关注的是作者笔下的悲剧女性也包括洋人亨得森夫人。亨德森夫妇的家庭悲剧和阿莲一样同属于第三层悲剧。阿莲有一句话给我印象很深,阿权死后她说“男人活着和谁过,那是男人一时的兴起。男人死后和谁下葬,那才真正看出男人的心意来了。”一个是因无法忍受肉体的寂寞而背叛丈夫的亨德森夫人,一个是可悲而不自知守活寡的阿莲,中国女人和外国女人此时同属悲剧,倒也引人深思。六指的悲剧是无法和丈夫相守的悲剧,既由于命运捉弄也由于严酷的排华现实,是属第二层悲剧,然而六指无疑是一个大写的中国女性的形象,她在悲剧钳制的十字架里撑起了属于她自己也属于方家的一片天。无论是自断六指、剜肉救母还是被强盗掳走时的坚贞不屈,这个女人身上都寄予了作者对女人对民族坚韧的赞誉。猫眼一出场即是悲剧,她的身份,妓女,这个命运强加在她身上的十字架需要她用一辈子扛着,去洗刷这份耻辱。我想看小说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为猫眼叫屈吧,尽管她是如此普通平凡的女性,连作者也不见得对她有多偏爱,瞧她身上,没有作者寄予六指的任何优点。但是就是这样平凡的女人,即使一辈子都扛着十字架前行,依然自尊自爱,靠自己的力量或许就是我喜欢她的原因。而她最后,也无疑赢得了丈夫的尊重,虽然这样的结尾依然是凄凉。她的坚韧,丝毫不亚于六指。

金山银山观后感篇三

在我拿到《金山》时,并不知晓,翻开它沉红的封面,是打开了一扇哑守着岁月秘密的雕花橱门。时光久远,连那微小的土粒都张牙舞爪地欺生了。

在这之前,他们对我而言,全然陌生。只因张翎说,愿这些灵魂安息,我便相信其背后的感动与责任,相信触碰这样一种题材会带给自己一种全新的体认。

他们是被艰难命途抛向他乡的金山客,一群被近代史教科书称为先侨,猪仔华工,或苦力的人。

朋友看过《金山》,只道了一个苦字。是苦,苦得叫人生生地向天爷嚷,恨不能呕出满腔满腹的忿怨。在直逼人心的艰难前,衣锦还乡成为奢望。更多的人,死在“浮动地狱”中,死在太平洋铁路旁。曾要与天爷抗争个究竟的年青人,最终只能够缩小在荒草尽头的墓碑下,留下的,也只是边角残缺,看不出悲喜与年龄的照片。

出洋的男人与留守的女人,合起来是一个完整的金山。小说写了一个家族的故事,沉浸在其中的.,又是极具象征性的华工形象。但是方得法与六指,似乎更有一种特出性,他们有知识,因而也更具刺痛感。

“阿法是在逃命,逃自己的命。”

16岁的少年经历几个月的海上颠簸,带着恐惧与担当踏上想象中的金山。毫无浪漫可言的冒险,是在家乡熬不下去时硬顶出来的一条道。人就这样被毫无准备地扔到了一片蛮荒之地,怀揣无尽的忐忑与愁苦。

方得法参加太平洋铁路的修筑,他只身携炸药炸隧道,带领华工讨要拖欠的血汗钱;开启自己的洗衣行,又经历屡败屡建的坎坷;衣馆闭门后靠着农场生意地执着攒钱建碉楼。脸上的疤淡了下去,但一生的劳苦把这个曾经意气的少年摧挫得瘦骨嶙峋。他的坚忍、忠义、刚烈,从和大自然的壮烈肉搏到为了资助保皇党人,放弃生计,一路彰显。即便最终无法衣锦还乡,他的颠沛奋斗,他的血泪与情怀,也足以叫后代生出三分敬畏。

“六指觉得她生命中的男人,都是狮子口中的肉,她和金山死命地争夺着她的男人她的儿子,可是她终究争不过金山。”

她称不上是奇女子,但在那个晚清的广东乡村,在17岁时能够一刀剁下手指来给自己改命,她如张翎所言,是一个异数。她为自己争取的爱情与受人尊重的生存方式,是善良与坚韧品格的表现。这个女人一生只见过她的丈夫方得法3次,但幸福于她而言,并不是没有过。因为“没有故乡的守望和期盼,他乡的筚路蓝缕失去了所有的意义。”

沉实而安静。这两个词形容《金山》正是恰好。是一个对语言的细微层次变幻着魔的人,才能写出这样深情,笔力从容的文字。她写天凉,是这样说的,“先是一早一晚两头开始,中间依旧是和暖的。渐渐地,两头越来越长,把中间吞食了,天就真正冷了”。又如剪辩时撕心裂肺的挣扎等等。

也许身处海外,拉长了审美距离,提供她更开阔的视野来审视自身与故土的关系。语言不再是俗物的媒介,它成了精精细细的让无声者发声、无力者前行强大动力。这种感觉,像极了北岛赞叹高尔泰先生在非母语环境下写下了当代《红楼梦》般的语言。

文字的细腻是踏实与专注的创作风格的延展。感谢张翎的衷心。

“那些长眠在洛基山下的孤独灵魂,已经搭乘着我的笔生出的长风,完成了一趟回乡的旅途——尽管在一个世纪之后。”

她是坦诚的,坦言汹涌的写作灵感始终被琐碎的细节考证所打断。她亦是耐得住寂寞的。

在这个快产快销的文坛。二十多年前的一个萌动的想法,在长长久久不啃一声的案头研究后爆发出石破天惊的一次呐喊。

她让我看到庄严肃穆的收骨仪式,看到华工被铁路公司抛弃时的绝境求生,看到在决定背井离乡那一刻的诀别。大历史与小人物,淘金,太平洋铁路,种族冲突,人头税和排华法

二战和土改,风光变得这般快,小人物坚韧无奈的生存状态却不曾改变。这是时代对他们的愧怍。张翎做的,是一次客观平实的人生书写,是一种弥补,一种有着警世意义的申述。

好厚的一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感动的时刻有许多。这些被艰难命途抛向金山的人,他们对故土是无限眷恋还是包含着一丝恨意?方得法卖了洗衣馆赞助保皇党,锦山偷偷地资助革命党。在试图卖掉猫眼腹中胎儿为抗战筹款,却因猫眼的小产而计划失败时,他把此事作为一生背负的秘密而没有声张。锦河捐助了一架飞机,还在战争中丢了性命。

家国的命运就这样紧密的拴在方家人的脖子上。他们的一致行为时这群粗人至为细腻的家国情。这是全然本性的民族情感,他们没有夸耀过自己的行为,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金山客,在近代的中国究竟是微不足道,还是惊天动地?

张翎说,写作《金山》似是走完漫长的黑隧道。而在时光隧道的尽头上,隔着百年的光阴。我似乎触碰到一丝光亮。这是对他们蒙受苦难的孤独灵魂的慰藉,对他们默默而“高尚”的行为肯定,对他们“不容忘却的尊严写下的悲怆的赞歌”。

推荐访问:金山 观后感 最新 最新金山银山观后感(3篇) 最新金山银山观后感(三篇) 金山银山心得体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