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自查报告 > 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11篇

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11篇

时间:2022-11-15 16:55:03 浏览次数:

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11篇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为使经费的使用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能按计划进行使用我校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坚持做好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校务公开自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11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11篇

篇一: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为使经费的使用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能按计划进行使用我校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坚持做好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校务公开自觉接受全体教师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大宗购物必须经校务会讨论通过由二人以上进行采购

  小学公用经费使用自查报告

  小学公用经费使用自查报告时光匆匆,一段时间的工作已经结束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工作,收获了许多,也知道了不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自查报告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公用经费使用自查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公用经费使用自查报告1学校财务工作在学校工作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改善办学条件的有力保障。为加强我校公用经费管理,规范公用经费支出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保证我校教育、教学与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有计划合理地使用学校的生均公用经费,认真做到勤俭办学的方针。根据上级有关要求,我校从大局出发,从小处着手,现将我校财务工作的开展情况自查自纠如下。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落实责任学校认真学习了教育局有关通知要求和中心校的工作安排,充分认识到生均公用经费的合理使用的重要性。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生均公用经费自纠自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组长:李君(第一负责人,负责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的自纠自查工作的安排部署及督查。)副组长:陈宇齐(直接负责人,负责本次自纠自查工作的日常事务。)成员:王胜文、杨学先、罗大松、高福华、杨斌二、公用经费管理使用情况1、我校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和上级有关财务制度的规定。学校的一切资金,由学校财务人员按有关规定统领统支,不存在以各种名义向学生收取班费、资料费、补课的费用等乱收费行为。2、认真履行报账制度,力求资金的规范使用,无挪用、挤占、截留等现象的发生。严格财经审批手续。所有报销发票,做到手续完备,每张发票注明用途,有经手人签字,都经过校长签字。

  3、无违反规定套取上级公用经费专项资金问题。4、票据的填写逐步规范化,使用项目逐步科学化,无虚列虚支、白条、假的发票列支等违规现象,对经费的使用做到不合理的开支坚决不开支。5、学校公用经费支出能按照内控制度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公会主席为副组长,出纳、教师代表为监督员的会审领导小组。定期将公用经费的收支在校内公示。6、学校公用经费无用于教师工资、津贴、福利和偿还债务。7、我校在使用公用经费时,严格按上级的要求认真对待每一项支出,切实做好年初经费预算,并严格按预算进行开支。根据实际需要确需进行调整的,均按相关要求先拟写经费使用调整报告,经上级批准后才调整使用。8、对大宗物资的采购都要通过教代会并由两人以上进行采购,并建有购物交接登记表。每月对经费支出情况进行公示并在校务公开栏进行张贴,无私设小金库现象。经费使用坚持阳光作业,杜绝暗箱操作,切实把每一分钱用到刀刃上。三、预算编制工作开展及管理情况学校的财务人员参加预算编制工作业务培训,量入为出,认真对学校的经费进行预算编制。各项开支严格按照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进行进行,专款专用,对口开支,实行收支两条线。四、取得的成绩1、学校财务管理规范学校财务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编制预算制度。学校按要求及实际情况编制年度预算,并通过教代会,预算合理后上交主管部门。在资金使用上,做到专款专用,不存在挤占其它费用的现象。在开支中,严格按预算执行,按照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做到不超支、不欠账。财政部门下拨的.公用经费主要用于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包括办公费,水电费,培训费,差旅费,校舍维修费等。为保证我校财务专款专用,不挤占挪用,购买物品的发票必须有经手人签字,校长签字方可有效,确保了我校财务的真实、合法、

  准确、完整,提高财务管理的透明度。2、完善学校固定资产的购进、管理制度。对于学校固定资产的购

  买,都先召开教代会讨论通过,形成决议后才进行购买。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要求做好维护、维修工作,确保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3、学校在每学期将公用经费使用情况作为校务公开、财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在校内按月公开,接受师生和群众的监督。

  4、学校收费行为合法合理,有据可查,无违反国家规定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无违法违纪行为。

  五、存在的问题通过开展本次公用经费自纠自查,在顺利完成工作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1、我校公用经费能按上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使用,但由于财务人员对业务不熟悉以及对公用经费管理制度理解不透彻,在经费使用中仍存在不足之处。另外,学校领导没有进行业务指导。2、我校由于地处边远农村,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财务人员不但要做好财务工作还有繁重的教学工作任务。有时一些急用的物品购买时,采购人员不能及时索取发票,导致财务人员不能及时收集整理票据。有时因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不能很好的按经费使用计划来进行操作。从而经费使用与年初预算有所缩小,但仍存在一定差距。3、义教经费有效的促进了学校的发展,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但是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太差,需要投入的地方太多,导致公用经费的使用出现短暂的紧缺。4、学校固定资产无专人管理,购买的大宗产品造册入表不及时。5、公用经费支出结构不太合理,虽然无乱发奖金、补贴现象,但公用经费中招待费超标。六、今后的打算为使经费的使用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事业,能按计划进行使用,我校将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坚持做好以财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校务公开,自觉接受全体教师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大宗

  购物必须经校务会讨论通过,由二人以上进行采购。所采购物品必须索取相关票据,经严格审查签字后交付财物保管人员登记,再持票据到财务人员处报账。经费的使用要合理,坚决杜绝不合理的开支。切实做好年初预算,确保经费能按计划使用。

  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应使预算做到统筹兼顾、保证重点,量入为出,精打细算,将学校的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勤俭节约,努力提高日常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及生活费的使用效益。小学公用经费使用自查报告2

  为保证我校教育教学与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有计划、合理地使用学校的公用经费,我校本着从学校发展出发,将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保证教学活动和后勤服务的开支,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正常运转,促进学校的发展。现将我校20xx年秋季学期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自查如下:

  一、提高认识,成立机构,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本学期我校认真执行上级教育部门有关经费使用的规定,充分认识到生均公用经费的合理使用的重要性。这次检查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因此,学校成立了以学校负责人为组长自检自查领导小组,组员有田良固、杨勇、陶有才、张艾。二、自查情况1、基本情况:我校现有教职工8人,教学班5个,学生79人。2、预算编制工作开展及管理情况:学校的财务人员参加中心校的有关规定,认真对学校的经费进行预算使用,各项开支严格按照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进行进行,对各笔收入和支出作好详细的日记账,专款专用,对口开支,实行收支两条线。3、公用经费管理使用的具体做法是:(1)我校加强财务管理,学校的一切资金,由学校财务人员按有关规定统领统支出,没有出现以任何理由单独收费现象。(2)认真履行报账制度,力求资金的规范使用,无挪用、挤占、截留等现象的发生。所有报销发票,做到手续完备,每张发票注明用途,有经手人、证明人签字,都经过学负责人签字。

  (3)学校的一切物品采购都是由学校教师轮流制采买,学校负责人、财务人员一律不得参与。

  (4)学校的任何大一点采购都要经过学校老师开会民主讨论决定,方可实施。

  (5)差旅费报销,严格执行中心校有关文件规定。(6)需要购置各种设备、仪器、教具、办公用品及其它物品,都先通过全体教职工开会决定后,才添置和购买。(7)学校的经费使用情况,每月由学校查账小组查实公布一次。(8)在保证办公费的前提下,努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4、存在的问题在公用经费使用中,购买的物品向物主索要发票时,由于数量少、金额少物主不愿意开正式发票。有的物主没有正式发票,只有个别物主给收据,甚至有的物主连字据也没有,例如向农户买笤帚、扫把等,农民又不会写字,这样就给公用经费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三、今后打算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学习和宣传,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加强领导,认真检查,严格落实责任制,树立教育新形象,为学生、家长、社会做实事。在公用经费使用上力求做到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精打细算,将学校的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勤俭节约,努力提高公用经费的使用效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篇二: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马坪小学机构编制核查自查报告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以及巫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巫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巫溪府办发20xx106号巫溪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重新核定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基数的通知巫溪编委发20xx23号巫溪县人事局关于首次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工作的通知溪人专20xx98号文件和巫溪编办发20xx7号文件关于开展我县机构编制工作的通知

  编制工作自查报告两篇

  篇一:马坪小学机构编制核查自查报告为了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以及巫溪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巫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巫溪府办发[20XX]106号)、巫溪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重新核定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编制基数的通知》(巫溪编委发[20XX]23号)、《巫溪县人事局关于首次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工作的通知》(溪人专〔20XX〕98号)文件和巫溪编办发【20XX】7号文件关于开展我县机构编制工作的通知。结合工作实际情况,把马坪小学机构编制核查情况总结如下。一、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我校按照岗位设置科学、运行管理规范、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的改革方向,建立了适合本单位各类人员特点的岗位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管理目标,充分调动了各类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育事业编制工作的发展。二、健全领导机构组长:管海令

  副组长:孟毅力成员:学校校委会成员三、我校做到了坚持基本原则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精简效能、以编定岗、按需设岗、按岗聘用、按岗取酬的原则;坚持人岗相宜、责权明确、对口补岗、能上能下的原则;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依法办事的原则。四、单位核查的基本情况1、工作职能:依法履行义务教育阶段1至6年级的学校教育教学工作。2、人员结构:马坪小学属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按20XX年9月报表统计口径,现有正式在编在岗教职工20人,专业技术人员20人,其中小学高级职称7人;小学一级职称11人,初级职称2人.3、这20人在本年发生了如下变化:外单位借用1人(钟运美借调到尖山镇政府)。因病不能上班的1人(蒋大祥患肺癌重庆住院治疗)。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1人(朱定洪)4、我校在岗不在编的编外聘用人员有:炊事员2人,学校保安2人,共4人.五、岗位设置情况

  (一)、编制基数根据县编办下达的编制方案(巫溪编委发[20XX]30号),本单位编制数调整为28人。(二)、岗位类别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按照专业技术岗位不低于90%的规定要求,设置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20个,其中:管理岗位0个,占0%;专业技术岗位20个,占71%。(三)岗位等级设置1、岗位设置情况:专业技术岗位28个。高级岗位8个,中级岗位11个,初级岗位2个。2、岗位聘用情况:小学高级岗位7个,小学一级岗位11个,其中八级岗位1人,九级岗位3人,十级岗位3人,初级岗2个。根据自查,我校严格按照机构编制的精神设岗,没有谎报、瞒报的情况。

  篇二:乡镇“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自查总结报告

  “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谋划好这个阶段的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及发展重点,并制订相应的政策措施,对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我镇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家、省、市、县“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对编制工作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顺利完成了“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现自查总结如下:

  一、切实做好编制基础性工作为加强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我镇成立了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任成员的黄鹿镇“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副镇长任办公室主任,抽调业务能力强,工作踏实的同志任办公室成员,并配备了电脑及办公桌椅等办公设施,最大限度地从硬件上保证编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对需要的数据收集,外出调研及参加会议等工作,经常由主要领导亲自安排联系和协调,同时在外出用车、差旅报销、手提电脑等方面给予了保障。

  为确保规划编制的质量,编制工作人员加强与县发改局等县级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实时进行工作对接,掌握工作重心,准确把握了编制原则及方向。

  二、把握重点、顺利完成编制工作首先是深入了解,透彻分析镇情。编制人员结合Xx县志编纂工作收集的基础资料,并充分借助农业普查、经济普查、污染源普查等历史资料,做到了镇情了解透彻,认识深刻,并在深刻分析镇情的基础上,形成了坚持“特色农业立镇、休闲旅游兴镇”总体取向的编制思路,突出基础设施完备、城乡生活同质化的基本要求。其次是广泛征求意见。编制人员先后向村社干部、老干部、老党员、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场镇各单位负责人等进行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的调研活动,调研内容重点在基础设施的薄弱环节、重点建设项目的确定等方面,保证了项目编制的前瞻性和民生性。第三是加强工作衔接。主动加强与编制主管部门县发改局的工作对接,加强与项目实施部门县建设、水务等各部门的工作对接,加强向编制督导部门县北片工作督导室的工作汇报。按时完成规划文本的编写工作,并经县北片工作督导室的审定,已送呈县编制工作领导小组。我镇“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体现了立足实际与面向未来相结合,

  认真总结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统筹兼顾与重点发展相结合,宏观规划与微观可操作性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几个特点,必将对我镇未来几年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规划蓝图。

  

篇三: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依提木孔园艺场小学教材使用分析自查报告

  对小学人教版教材语文自查一总体的情况

  老师普遍认为,低年级教材编写的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编排注重整合,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本。而高段语文教材对对学生而言,许多课文那一理解,尤其是口语交际给民族学生带来的难度较大.习作中的题材不符合我们新疆学生。但总体来说,老师们反映:这套教材还是相当不错的。二、低段教师对教材的反应情况:1、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一)识字量是否偏多,一些字是否偏难.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见仁见智,毁誉参半。我们普遍

  认为,一年级识字量偏大,学生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且大多数教师反映,学生感到识字吃力的主要问题不是在当堂的初步认识上(当堂认识字的问题不大),而在于巩固跟不上,导致回生问题严重.巩固跟不上的原因有三:一是认读字在教材中出现的几率不高;二是农村孩子的课外识字环境不如城市;三是一年级下册开始,课文篇幅加长,花在识字方面的时间难免有所减少。所以我们认为,提前识字是很好的,但是所要认识的字不要太难,识字量要把握好一定的度。

  (二)写字教学是否得当对于教材中写字部分的编排,教师普遍持肯定和欢迎的态

  度。一年级上册与下册比较,写字教学的难度一下超过一上,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写字量猛增;二是写的字复杂起来,主要以合体字为主;三是一下教材去掉了描红,师生一时适应不了,作业中经常出现笔顺错误的现象。2、关于课文教学

  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

  (一)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原因有二:一是篇幅长,有些篇幅过长如《失物招领》,《手

  捧空花盆的孩子》,《小伙伴》都比较难学;二是课文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孩子们不容易理解,不感兴趣,如《火车的故事》。

  (二)教材中规定一些该读轻声或变调的词语应标原调,其配套练习却标上改变后的声调,让孩子感到模糊.

  (三)、《揠苗助长》图上的农民伯伯穿着鞋袜在田里拔苗与现实不符合,禾苗不可能往高里拔一大截,更不可能第二天都枯死了,而且禾苗应该是种在水田里,可插图却是旱地;《丑小鸭》一课,图文不对应,文中描写丑小鸭的毛灰灰的,身子瘦瘦的,可图上的丑小鸭的毛是淡黄色的,身子并不瘦。《三个儿子》中,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说明已经离开井边很远了,可在课文中仍画了井和妈妈们同行。《玩

  具柜台前的孩子》文中讲柜台前挤满了人,插图中只有两个小朋友在买玩具.《爱迪生救妈妈》与现实生活很不符合,显得假。3、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

  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一下的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我们身边的垃圾”;再如一下第一单元的“春天在哪里”──因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是冬天!

  (二)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

  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关于语文园地教学

  (一)“语文园地”需动笔项目是否太少(二)“我会认"中的识字回生率比课文中的高

  教师普遍感受到学生较喜欢“我的发现”这一板块,学生参与发现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了识字的方法。但

  “我会认”的生字,学生记忆的回生率远高于课文中的识字,原因主要是脱离语言环境,没有上下文的联系,学生只有短暂记忆.总之,我们希望这套教材能越办越好。5、百家争鸣

  通过调查、访问和亲自实践,许多教师觉得这套教材如果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将会锦上添花。

  1、识字量过大随文识字,编排得很恰当,但面对刚入学的孩子400字那太难了,特别是农村民族孩子,家里没人辅导,有时候因各种因素,只能走马观花。任务实在繁重。2、上册内容过多汉语拼音4单元,课文6单元(20课)内容实在太多,孩子刚从幼儿园到一年级,要有一个梯度,如此繁重的学习内容教师也累,学习更累,据很多教师反映,一年级上册功课常常要“赶”,“不赶”的话,教不完,如果因为这样的话,那适得其反。三、高段年级教师反应情况:(一)教学问题1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又得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花较少时间。

  2字的轻声教学让老师模糊不清。如,《寓言两则》课文中“窟窿”中“窿”标轻声,“盘缠"的“缠”标原调,而此处两字都应该读轻声,老师解释得勉强.(二)、关于课文教学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1)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2.重视练习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朗读要求的层次性,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重视范读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

  示范作用.另外,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读完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3.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一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练习复述课文。

  4.重视引导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多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惑,展开合作学习。

  (2)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三)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

  原因有四:一是篇幅长,尤其是从上学期开始的课文,有些篇幅过长(如三上第七单元);二是生字量大,教师教学要确保识字写字的落实,课文的品读自然服从前者;三是有些课文或者意境很美,理解难度较或者课文内容时代感不强、离学生距离较远(如三下的第七单元),导致学生学习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

  (四)部分课文的朗读难度大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集体读时的

  “唱读”“盲读”现象比较严重──有口无心,嘴上跟着老师读,可眼睛常常没跟上所要读的字.(五)、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口语交际很难做到面向全体教师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学生个性差异,

  有些学生本身就爱表达、比较活跃,而有些却比较内向;二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只有40分钟,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是不可能的;三是大班化教学使口语交际教学面向全体成了一句空话。

  (2)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生

  “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有的孩子知识面比较窄;

  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

  (3)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说好”与“乐说"“说好"与“乐说"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处理一对矛盾。要让

  学生“说好",就要加强评价,甚至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句式来表达。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避免约束学生的表达。久而久之,“敢说”可能就会受到抑制。

  另外,教师普遍建议将“口语交际”作为独立的板块从“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这样可以引起教师的重视,提高教学效果.(六)、关于语文园地教学一.“语文园地”的编排模式化.二.园地与园地之间在形式上的差别不大。三.单元主题不明显.三年级着力培养学生“三读”(初读、略读、精读)能力,养成读书习惯.以句段为重点、从篇着眼,从段入手,侧重练习八种构段法(连续、递进、先概括后具体或相反、先总述后分述或相反、先点后面或相反、先记叙后抒情或相反、先概括次记叙后抒情、对比),文章开头五法(交代四素、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描写引入、抒发感情)和结尾五法(事情结尾、点明主题、展示未来、抒发感情、描写)的读写训练.虽然在积累的段篇和口语交际中有所体现,但教师建议能否将主题贯穿整个园地。以上意见与看法均源于教学一线的实践,广大教师普遍为这套教材叫好!“吹毛求疵”是因为爱它,希望它更好!

  (七)、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根不上《新课标》要求.《新课标》规定小学六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5万字,这个数字对于农村学生现有的学习环境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其重要原因是农村学生大多被托付给长辈亲戚照顾,这些代理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又整日忙于农活,没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意识、方法,他们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根本认识不到,愿意跟学生花钱买“课外读物”的家长只占到11.2%;另外,学校图书室图书存在数量不足、种类单一、年代久远,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需要。(八)小学语文新教材(新课标人教版)存在哪些弊端?1、内容编排偏多.小学语文新教材,以五、六年级的教材为例,每册一般是八个单元,内容偏多,造成教学时间紧迫,尤其是要应对考试,时间更显得紧迫。我认为小学语文教材每册应编排六至七个单元的内容,比较适宜。2、适应性差。小学语文新教材一旦投入使用,不是让教材适应学生,而是让学生适应教材,这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再说,教材中的所选的课文,绝大多数是成人的作品,很少有与学生同龄的小作者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我们在教学中为理解课文内容曾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再者,那些成人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学生也很难学到手,对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学生愿意自己花钱去买小学生作文集来帮助自己写作文的原因。

  3、实践性差.语文应该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与生活紧密相联,可以说生活有多广,语文的空间应有多广。但是,在现实中由于语文新教材的内容过多,加上要训练的东西过多,再加上考试的逼迫,教学时间非常紧迫,有许多语文活动都很难开展起来,使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大打折扣。为了现实的功利性——考什么就教什么,老师只能带领学生疲于奔命,直捣“黄龙府”了,哪里还顾得实践活动?4、趣味性差。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虽然经过了编者的精挑细选,但是编者总是以单元的主题来编排课文,总是着眼于某篇文章与单元主题的一致性,从而忽视了文章的趣味性,忽视了学生是否感兴趣。说实话,有些课文,我作为老师都感到没有趣味可言,更何况那些小学生了。比如,六年级上册中阿累所写的《一面》,邓启耀所写的《老人与海鸥》等。正是因为小学语文教材存在以上种种弊端,导致了语文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冲破樊篱,解决难点问题之所在。

  (九)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课文及调整试行实施方法六年级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有12篇,上册《詹天佑》《彩色的翅膀》《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的人》;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圆梦在今朝》。

  对以上课文进行具体的分类就不难发现,不适合农村孩子学习的教材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的应对办法是:1.城市特有的景观或城市常见的生活场景:这类课文对农村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有些内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他们也许从他人口中有些许印象,或是自己少有的亲身阅历。但这些都在农村孩子心中仅是模糊的印象,对于教材的理解产生了极大的障碍。2.著名的异地风景或风土人情:在人教版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关于介绍著名自然景观的文章。如《雅鲁藏布大峡谷》《大瀑布的葬礼》,这类文章其反应的壮观的、震撼的自然景观是农村学生不曾见识和领略过。就算是配有插图,仍无直观的感受。但这类课文的语言内容十分精彩,教师可着力对字里行间文字的揣摩和品味,对课文所描述的场景进行想象联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适当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感受。3.具有厚重文化背景的课文内容:这类文章在教材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课文内容渗透着厚重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如《为人民服务》《十六年前的回忆》《詹天佑》。这对于农村学生知识面不广的情况下,教学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面对这类文章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课文阅读材料的补充,也可引导学生在家里向老人打听有关资料,使学生在充满了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进行课文学习和理解.

  4.经典名著的节选片断: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但对于小学生来说鉴赏能力有限。尤其是在农村学生阅读面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经典名著节选的课文教学时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对节选内容不知“前"不知“后”.一方面给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阻碍。另一方面学生对著名作家的语言风格和谋篇布局没有一定的认识。如《景阳冈》一课就节选于《水浒传》。倘若学生对《水浒传》没有基本的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当时写作背景的了解。就会有许多的疑惑,如武松为什么出现在景阳岗?武松在前面的故事里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这些问题都会困扰学生,也会影响学生对这一节选内容的模糊。另外,这是古白话的写作方式,与我们现在的表达和纯文言文的表达都有区别,这样就增加了学生阅读学习的难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因此在面对这类文章时,可预期对学生进行完整书目的推荐阅读,或是了解故事梗概,熟悉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5.关于科幻类课文:这类文章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也许是最有难度的。因为他们能够接触的科幻类资料很少.但是他们对此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面对这类文章时,教师不应该将课文内容机械地抛给学生,让学生犹如在阅读与自己无关的“说明书"一样.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和合理的推测,并适时补充资料和推荐学生通过科教频道等电视节目了解更多的科幻知识.

  (十)各教学板块内容的困惑

  1、课文阅读教学(1)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原因有四:一是篇幅长,尤其是从六上下半学期开始的课文,有些篇幅过长;二是生字量大,教师教学要确保识字写字的落实,课文的品读自然服从前者;三是有些课文或者意境很美,理解难度较大,或者课文内容时代感不强、离学生距离较远,导致学生学习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2)部分课文的朗读难度大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集体读时的“唱读”“盲读”现象比较严重──有口无心,嘴上跟着老师读,可眼睛常常没跟上所要读的字2、关于口语交际教学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六下的“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再如六上第一单元的“走进大自

  然”-—因为自从1998年以来,漳州市全面禁止学校组织春游、秋游,孩子们只能被关在教室里,哪有走进大自然的机会!(2)口语交际很难做到面向全体教师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学生个性差异,有些学生本身就爱表达、比较活跃,而有些却比较内向;二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只有40分钟,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是不可能的;三是大班化教学使口语交际教学面向全体成了一句空话。(3)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说好”与“乐说”我们在调研时发现,“说好"与“乐说”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处理一对矛盾。要让学生“说好”,就要加强评价(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说“怎样说不行,怎样说行",但总不能连“怎样说好,怎样说不好"也不说),甚至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句式来表达。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避免约束学生的表达。久而久之,“敢说”可能就会受到抑制。另外,教师普遍建议将“口语交际”作为独立的板块从“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这样可以引起教师的重视,提高教学效果。四、总体思考

  我认为本组教材的选择是虽然是经过编者的认真选取,但由于教育存在的地区差异、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教育意识的强度相差甚远等造成了本组教材部分课文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这种教育的差距随着学生年龄、年级的上升越来越明显,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语文成绩与学生年级的上升成反比。农村家庭的特殊性造成农村教育的特殊:农村教育基本上靠教师“单打独斗”,在面对这些不适合学生学习的课文,教师该怎样把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教师应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载体.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就应熟悉教材,翻阅相关教学材料,思考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知识点,不适合学生的课文怎样弥补,教学的进度如何安排、哪一类课文学生缺乏兴趣,生字词详细规划,教学设计、作业设计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对教材一定要烂熟于胸。备课时还要站在学生角度换位思考自己的教案,特别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面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如在调查中发现,散文是最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一类课文,其原因与学生的阅读面关系极大,学生能接触到的散文基本上来自我们的语文课本,想在在这方面进行突破笔者认为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是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散文极富语言美,教师坚持每个周利用早读、活动课、班会课声情并茂的给学生朗读几篇散文,学生会受到教师朗读的感染也融入其中;二是散文不可细讲只能品读、读出意境。三是抓住最美、最关键的语句多层次的品读想象交流、

  记录、绘画。四是利用电视的资源,中央台有散文朗诵的节目,并且还配有相应的画面,这种方式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2、课外阅读刻不容缓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阅读积累缺乏,其课外阅读量达不到课表的规定,可以说是远远不够,所以学生的认知水平跟不上教材的编排。教师都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也处在知而未行的状态;可以说教育的投入与教材的编者的意图脱节,要解决这问题可从下面两方面进行。(1)发动家长。

  如果农村学生也能拥有像城市学生一样拥有丰富的课外阅读读物,那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将大大减少。但在农村,家长普遍都没什么文化不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他们关心孩子学习的结果,少关心孩子学习的过程,不懂语文的“积累"有什么用。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多给家长宣传,但不要抱有太大希望,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读书,使家长看到真真切切的效果他们才会主动帮助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农村的学生并不缺少零花钱,但学生基本上都用来购买零食、小玩具了。如何使学生把这些零花钱用到课外读物的的购买上呢?可从教师上课的形式与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上进行。日常教学要不断打破学生原有认知,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经常举行各种课外阅读活动等。当然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购书,还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3、教学方法创新

  这一点非常重要,较多的农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面对学生理解不了的课文就直接告诉学生,课堂效率自然不高。用语文的魅力去征服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语文是动态的但却被教师教死了,该怎样做呢?就是要让语文课“活”起来、“动”起来,这也符合人性的本态。在遇到“散文、诗歌”时上成朗读比赛,遇到“议论文”可以上成辩论赛,遇到“文言文"可以上成表演课,遇到“说明文”时刻以上成“导游课”,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一直端端正正的坐着,多活动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适当的放松,说说、画画、唱唱、跳跳都是可以的。上课的地点也可以搬到操场上。总之形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如说明文《鲸》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一是教师先用简笔画画一头“错误”的鲸,二是让学生读完课文后给黑板上的鲸改错,三是让学生把正确的鲸画下来并写出鲸的特点,四让学生上台介绍鲸。在作业的设计上力求做到精而简,使训练落到点上.4、树立开发教学资源的意识,尽可能的利用各种资源

  课文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是由学生认知水平有限、阅读量不够等原因造成,当出现了与学生认知不符的课文时,就需要教师尽可能的去发掘学生身边的的一切资源。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一种本领。(1)寻找身边的类似物以代替不适合的课文。语文是一门最具生命律动的学科,他的资源非常丰富。(2)没有教学用具教师与学生自制教具。教学资源的的匮乏不等于没有办法,比如教师可以自制简单的教学挂图,也可以设计一幅课文的简笔画,但因为“麻烦"而被教师省去。

  虽然这样的做法简单,但把课堂的效益也给省掉了。学生看课本的插图与看挂图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自制教学挂图时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保护学生自己的理解鼓励他们原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如五年级下册的《草原》一课中的优美词句学生理解不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画出来。总之,面对这些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动用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变难为易、变不适合为适合.五、对教科书的修订改进建议。

  1、建议用彩色版面印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课后及积累运用训练点少些.3、课时减少了,课文份量太重,教师、学生压力大,也不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建议编排6个单元的教材量为宜,这是教师普遍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4、建议作文片断训练保留。5、多一些练习题的设计。6、多编排一些描写校园生活和学会做人的文章。7、识字量太多了。(七)关于编写的教辅书

  我省小语从关心小语教师的角度考虑,编写了与教材同步的教辅书这是好事,是服务师生的一件好事。但为了保证教辅书的可用性,实效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采用彩色排版激发学生兴趣。

  2、建议标题应充满人文,具有激励性.3、建议题型要灵活多样,不要死板老套,多点创新。4、建议题量要适当,不要大山压来,最好题量每课不超过5道题。5、题的难度不宜深,要根据课标,不钻牛角尖。特别阅读解答部分,拓展题应予激趣思维为主。6、建议设计的题应于培养能力为主,不要和课后重复.对小学人教版教材数学自查1、教材的优势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旨在“体现时代要求„„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教材正是这样一套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的教材。它从以社会为本、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观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教材观。下面以人教版《数学》新教材中几个页面为例谈谈几点浅见。1呈现的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地以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他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而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新教材对内容呈现做了较大的调整与变化教学内容的布局按照学习的主题进

  行规划内容的呈现方式采用了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表格、文字等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好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以使得学生对于教材没有枯燥、恐惧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例如,新教材呈现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内容的布局以探究“乘法意义”为主题.先从一幅图开始,以“图形"方式呈现了学生拼图的实践活动。别出心裁的在图中蕴含着“不同加数相加”、“相同加数相加"的拼图以及5个学生的对话。直观体现出让学习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感受并概括出相同加数的实际意义让学生感受当相同加数比较多时用加法表示不方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相同加数的加法”的心理“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教师及小精灵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板演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用陈述的语言“告诉”学生像这样加数相同的算式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从而以“文字"的形式引出乘法。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又有较好的可接受性和启发性,师生、生生之间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也得到了体现增强了教材的阅读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学会学习。

  2提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体验、理解。

  翻开人教版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来源于学生熟悉生活的素材。对数学学习而言,素材与数学符号或数学语言相比,有着不确定性、原始性.但是,生活实际中的素材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它是最基本、最生动的。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为此,新教材的学习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素材更好地体验、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很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统一,要求学生说一说怎样算为什么要这样算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得出用多种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的加法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让学生自然而然选择较高思维水平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

  3重视探索与交流活动的安排,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也并非是简单模仿、记忆以及大量演练习题来实现。它更多地通过数学活动、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为此,新教材改变了过去“权威”的姿态,改变了过去“…..就是…。”“当我们遇到…。.通常就…..”等陈述方式向学生“讲述"所有的数学。重视探索与交流活动的安排,

  增加了探索性的内容.并且围绕着探索活动,设置一系列“…。。为什么….”之类的富有启发的问题。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在交流中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面积单位”的内容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用“对话"的方式和图片的方式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和探索交流的活动,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由于它们的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出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此时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讨论交流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让学生通过用剪一剪、拼一拼或者用硬币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自主探索在交流中发现“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进而自然地引出“面积单位”。这样的安排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交流的空间.目的不仅是将知识点填入学生脑海,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探索活动中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单位”。在交流中经历多角度、多形式、多策略地认识“面积的单位”的过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留下广阔的拓展空间有利于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

  新教材从素材的选择、内容的编排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教材无论如何更新,它总是留下不足的方面。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才能真正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为此新教材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为教师留下广阔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教师充分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适当地增加校本化的内容、人本化的内容。使教材更符合自己的学生实际真正地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师10只苹果,每个盒子装4只,最少需要几个盒子?小胖说:需要2个盒子.小亚说需要3个盒子。你们认为谁说得对。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人认为小胖对,有的认为小亚对。正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提出让大家一起动手来装一装进行验证.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小亚说得对,从而引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会出现答案=商+1的情况。师:用11元钱去买5元一支的笔,最多买几支?个别学生由于受上题的影响,也用商+1得到最多买3支。然后又一次引起同学们的争论,最后学生们得出在实际生活中还会出现答案=商的情况。最后学生归纳出装盒、乘车、分组等情况是要用,答案=商+1,而买东西、分物品等情况要用答案=商。2、教师的备课情况。

  1教师能够在上课前准备了相关教具,鼓励学生准备好学具.教师能够依据学校情况因漏旧简.

  2教师每堂课后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能够让教师时刻关注自己在上课中的优缺点,从而指导今后的上课.另外,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素养。

  3在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上欠缺。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教师的备课影响较小。备课内容不能较好适应学生。3、作业布置情况。学生的作业主要有课堂、课外书面作业,课内口头作业,课外调查、课外阅读等形式。教师对于学生的书面作业采取批阅的形式,其他作业进行定时抽查和督促的形式。4、使用后效果使用此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提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教材的情景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这套教材还是比较深受学生喜欢的教材。7、教师的困惑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比较活泼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漂亮书本。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教学用书也减少了以往详尽的教材分析,这都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但也增加了教师“吃透”教材的难度,使不少教师表现出了对教材的迷茫.

  (1)新教材的知识点多而分散,每一册都安排一些,看起来好象在纵向上是连贯的,但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学生往往学了这一册的3、4课时到下一册时又忘得差不多了。(2)有的教学内容编排不合理不便于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比如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教学,应该安排在笔算乘法之后,而人教版实验教材却安排在笔算乘法之前。教师们普遍反映,这样安排学生,在学习此内容的时候。大多数都想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周长的计算,但由于学生没有学过笔算乘法。在长、正方形边长数据大于9时,学生想用简便方法计算就会遇到困难.(3)教材比较适合城市学生.教材考虑更多的是城市儿童的生活经验

  比如教材中的许多情景图更多的是来自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农村学生较少有这方面的经验.(4)教材数与代数单元内容知识量较大,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5)教材用解决问题代替了原来的应用题,分散于各章节,信息形式变化多样,有些图信息量太大,开放性较大为教师提供自主发挥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把握教材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6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重视估算,注重让学生说算理提倡算法多样化,课堂上到处都是“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是怎么想的?"“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虽然让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他们经常会想出与众不

  同的想法但由于课堂上要关注的问题很多.使得许多必要的练习没有时间完成,导致课堂上一部分学生不会算,教师不得不花较多时间给他们补课。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算法,学得扎实可课标中的有关理念与要求又难以落实。

  以上自查只是对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民族学生,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的不同,及地域的不同造成,本次自查是根据本校特点而进行分析.

  

篇四: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依提木孔园艺场小学教材使用分析自查报告

  对小学人教版教材语文自查一总体的情况

  老师普遍认为,低年级教材编写的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编排注重整合,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本。而高段语文教材对对学生而言,许多课文那一理解,尤其是口语交际给民族学生带来的难度较大。习作中的题材不符合我们新疆学生。但总体来说,老师们反映:这套教材还是相当不错的。二、低段教师对教材的反应情况:1、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一)识字量是否偏多,一些字是否偏难。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见仁见智,毁誉参半。我们普遍

  认为,一年级识字量偏大,学生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且大多数教师反映,学生感到识字吃力的主要问题不是在当堂的初步认识上(当堂认识字的问题不大),而在于巩固跟不上,导致回生问题严重。巩固跟不上的原因有三:一是认读字在教材中出现的几率不高;二是农村孩子的课外识字环境不如城市;三是一年级下册开始,课文篇幅加长,花在识字方面的时间难免有所减少。所以我们认为,提前识字是很好的,但是所要认识的字不要太难,识字量要把握好一定的度。

  (二)写字教学是否得当对于教材中写字部分的编排,教师普遍持肯定和欢迎的态

  度。一年级上册与下册比较,写字教学的难度一下超过一上,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写字量猛增;二是写的字复杂起来,主要以合体字为主;三是一下教材去掉了描红,师生一时适应不了,作业中经常出现笔顺错误的现象。2、关于课文教学

  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

  (一)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原因有二:一是篇幅长,有些篇幅过长如《失物招领》,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小伙伴》都比较难学;二是课文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孩子们不容易理解,不感兴趣,如《火车的故事》。

  (二)教材中规定一些该读轻声或变调的词语应标原调,其配套练习却标上改变后的声调,让孩子感到模糊。

  (三)、《揠苗助长》图上的农民伯伯穿着鞋袜在田里拔苗与现实不符合,禾苗不可能往高里拔一大截,更不可能第二天都枯死了,而且禾苗应该是种在水田里,可插图却是旱地;《丑小鸭》一课,图文不对应,文中描写丑小鸭的毛灰灰的,身子瘦瘦的,可图上的丑小鸭的毛是淡黄色的,身子并不瘦。《三个儿子》中,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说明已经离开井边很远了,可在课文中仍画了井和妈妈们同行。《玩

  具柜台前的孩子》文中讲柜台前挤满了人,插图中只有两个小朋友在买玩具。《爱迪生救妈妈》与现实生活很不符合,显得假。3、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

  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一下的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我们身边的垃圾”;再如一下第一单元的“春天在哪里”──因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是冬天!

  (二)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

  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关于语文园地教学

  (一)“语文园地”需动笔项目是否太少(二)“我会认”中的识字回生率比课文中的高

  教师普遍感受到学生较喜欢“我的发现”这一板块,学生参与发现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了识字的方法。但

  “我会认”的生字,学生记忆的回生率远高于课文中的识字,原因主要是脱离语言环境,没有上下文的联系,学生只有短暂记忆。总之,我们希望这套教材能越办越好。5、百家争鸣

  通过调查、访问和亲自实践,许多教师觉得这套教材如果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将会锦上添花。

  1、识字量过大随文识字,编排得很恰当,但面对刚入学的孩子400字那太难了,特别是农村民族孩子,家里没人辅导,有时候因各种因素,只能走马观花。任务实在繁重。2、上册内容过多汉语拼音4单元,课文6单元(20课)内容实在太多,孩子刚从幼儿园到一年级,要有一个梯度,如此繁重的学习内容教师也累,学习更累,据很多教师反映,一年级上册功课常常要“赶”,“不赶”的话,教不完,如果因为这样的话,那适得其反。三、高段年级教师反应情况:(一)教学问题1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又得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花较少时间。

  2字的轻声教学让老师模糊不清。如,《寓言两则》课文中“窟窿”中“窿”标轻声,“盘缠”的“缠”标原调,而此处两字都应该读轻声,老师解释得勉强。(二)、关于课文教学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1)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2.重视练习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朗读要求的层次性,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重视范读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

  示范作用。另外,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读完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3.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一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练习复述课文。

  4.重视引导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多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惑,展开合作学习。

  (2)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三)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

  原因有四:一是篇幅长,尤其是从上学期开始的课文,有些篇幅过长(如三上第七单元);二是生字量大,教师教学要确保识字写字的落实,课文的品读自然服从前者;三是有些课文或者意境很美,理解难度较或者课文内容时代感不强、离学生距离较远(如三下的第七单元),导致学生学习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

  (四)部分课文的朗读难度大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集体读时的

  “唱读”“盲读”现象比较严重──有口无心,嘴上跟着老师读,可眼睛常常没跟上所要读的字。(五)、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口语交际很难做到面向全体教师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学生个性差异,

  有些学生本身就爱表达、比较活跃,而有些却比较内向;二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只有40分钟,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是不可能的;三是大班化教学使口语交际教学面向全体成了一句空话。

  (2)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

  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有的孩子知识面比较

  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

  (3)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说好”与“乐说”“说好”与“乐说”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处理一对矛盾。要

  让学生“说好”,就要加强评价,甚至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句式来表达。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避免约束学生的表达。久而久之,“敢说”可能就会受到抑制。

  另外,教师普遍建议将“口语交际”作为独立的板块从“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这样可以引起教师的重视,提高教学效果。(六)、关于语文园地教学一.“语文园地”的编排模式化。二.园地与园地之间在形式上的差别不大。三.单元主题不明显。三年级着力培养学生“三读”(初读、略读、精读)能力,养成读书习惯。以句段为重点、从篇着眼,从段入手,侧重练习八种构段法(连续、递进、先概括后具体或相反、先总述后分述或相反、先点后面或相反、先记叙后抒情或相反、先概括次记叙后抒情、对比),文章开头五法(交代四素、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描写引入、抒发感情)和结尾五法(事情结尾、点明主题、展示未来、抒发感情、描写)的读写训练。虽然在积累的段篇和口语交际中有所体现,但教师建议能否将主题贯穿整个园地。以上意见与看法均源于教学一线的实践,广大教师普遍为这套教材叫好!“吹毛求疵”是因为爱它,希望它更好!

  (七)、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根不上《新课标》要求。《新课标》规定小学六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5万字,这个数字对于农村学生现有的学习环境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其重要原因是农村学生大多被托付给长辈亲戚照顾,这些代理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又整日忙于农活,没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意识、方法,他们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根本认识不到,愿意跟学生花钱买“课外读物”的家长只占到11.2%;另外,学校图书室图书存在数量不足、种类单一、年代久远,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需要。(八)小学语文新教材(新课标人教版)存在哪些弊端?1、内容编排偏多。小学语文新教材,以五、六年级的教材为例,每册一般是八个单元,内容偏多,造成教学时间紧迫,尤其是要应对考试,时间更显得紧迫。我认为小学语文教材每册应编排六至七个单元的内容,比较适宜。2、适应性差。小学语文新教材一旦投入使用,不是让教材适应学生,而是让学生适应教材,这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再说,教材中的所选的课文,绝大多数是成人的作品,很少有与学生同龄的小作者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我们在教学中为理解课文内容曾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再者,那些成人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学生也很难学到手,对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学生愿意自己花钱去买小学生作文集来帮助自己写作文的原因。

  3、实践性差。语文应该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与生活紧密相联,可以说生活有多广,语文的空间应有多广。但是,在现实中由于语文新教材的内容过多,加上要训练的东西过多,再加上考试的逼迫,教学时间非常紧迫,有许多语文活动都很难开展起来,使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大打折扣。为了现实的功利性——考什么就教什么,老师只能带领学生疲于奔命,直捣“黄龙府”了,哪里还顾得实践活动?4、趣味性差。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虽然经过了编者的精挑细选,但是编者总是以单元的主题来编排课文,总是着眼于某篇文章与单元主题的一致性,从而忽视了文章的趣味性,忽视了学生是否感兴趣。说实话,有些课文,我作为老师都感到没有趣味可言,更何况那些小学生了。比如,六年级上册中阿累所写的《一面》,邓启耀所写的《老人与海鸥》等。正是因为小学语文教材存在以上种种弊端,导致了语文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冲破樊篱,解决难点问题之所在。

  (九)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课文及调整试行实施方法六年级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有12篇,上册《詹天佑》《彩色的翅膀》《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的人》;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圆梦在今朝》。对以上课文进行具体的分类就不难发现,不适合农村孩子学习的教材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的应对办法是:

  1.城市特有的景观或城市常见的生活场景:这类课文对农村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有些内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他们也许从他人口中有些许印象,或是自己少有的亲身阅历。但这些都在农村孩子心中仅是模糊的印象,对于教材的理解产生了极大的障碍。2.著名的异地风景或风土人情:在人教版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关于介绍著名自然景观的文章。如《雅鲁藏布大峡谷》《大瀑布的葬礼》,这类文章其反应的壮观的、震撼的自然景观是农村学生不曾见识和领略过。就算是配有插图,仍无直观的感受。但这类课文的语言内容十分精彩,教师可着力对字里行间文字的揣摩和品味,对课文所描述的场景进行想象联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适当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感受。3.具有厚重文化背景的课文内容:这类文章在教材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课文内容渗透着厚重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如《为人民服务》《十六年前的回忆》《詹天佑》。这对于农村学生知识面不广的情况下,教学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面对这类文章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课文阅读材料的补充,也可引导学生在家里向老人打听有关资料,使学生在充满了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进行课文学习和理解。4.经典名著的节选片断: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但对于小学生来说鉴赏能力有限。尤其是在农村学生阅读面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经典名著节选的课文教学时

  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对节选内容不知“前”不知“后”。一方面给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阻碍。另一方面学生对著名作家的语言风格和谋篇布局没有一定的认识。如《景阳冈》一课就节选于《水浒传》。倘若学生对《水浒传》没有基本的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当时写作背景的了解。就会有许多的疑惑,如武松为什么出现在景阳岗?武松在前面的故事里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这些问题都会困扰学生,也会影响学生对这一节选内容的模糊。另外,这是古白话的写作方式,与我们现在的表达和纯文言文的表达都有区别,这样就增加了学生阅读学习的难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因此在面对这类文章时,可预期对学生进行完整书目的推荐阅读,或是了解故事梗概,熟悉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5.关于科幻类课文:这类文章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也许是最有难度的。因为他们能够接触的科幻类资料很少。但是他们对此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面对这类文章时,教师不应该将课文内容机械地抛给学生,让学生犹如在阅读与自己无关的“说明书”一样。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和合理的推测,并适时补充资料和推荐学生通过科教频道等电视节目了解更多的科幻知识。

  (十)各教学板块内容的困惑1、课文阅读教学(1)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

  原因有四:一是篇幅长,尤其是从六上下半学期开始的课文,有些篇幅过长;二是生字量大,教师教学要确保识字写字的落实,课文的品读自然服从前者;三是有些课文或者意境很美,理解难度较大,或者课文内容时代感不强、离学生距离较远,导致学生学习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2)部分课文的朗读难度大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集体读时的“唱读”“盲读”现象比较严重──有口无心,嘴上跟着老师读,可眼睛常常没跟上所要读的字2、关于口语交际教学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六下的“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再如六上第一单元的“走进大自然”——因为自从1998年以来,漳州市全面禁止学校组织春游、秋游,孩子们只能被关在教室里,哪有走进大自然的机会!(2)口语交际很难做到面向全体

  教师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学生个性差异,有些学生本身就爱表达、比较活跃,而有些却比较内向;二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只有40分钟,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是不可能的;三是大班化教学使口语交际教学面向全体成了一句空话。(3)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说好”与“乐说”我们在调研时发现,“说好”与“乐说”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处理一对矛盾。要让学生“说好”,就要加强评价(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说“怎样说不行,怎样说行”,但总不能连“怎样说好,怎样说不好”也不说),甚至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句式来表达。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避免约束学生的表达。久而久之,“敢说”可能就会受到抑制。另外,教师普遍建议将“口语交际”作为独立的板块从“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这样可以引起教师的重视,提高教学效果。四、总体思考

  我认为本组教材的选择是虽然是经过编者的认真选取,但由于教育存在的地区差异、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教育意识的强度相差甚远等造成了本组教材部分课文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这种教育的差距随

  着学生年龄、年级的上升越来越明显,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语文成绩与学生年级的上升成反比。农村家庭的特殊性造成农村教育的特殊:农村教育基本上靠教师“单打独斗”,在面对这些不适合学生学习的课文,教师该怎样把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教师应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载体。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就应熟悉教材,翻阅相关教学材料,思考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知识点,不适合学生的课文怎样弥补,教学的进度如何安排、哪一类课文学生缺乏兴趣,生字词详细规划,教学设计、作业设计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对教材一定要烂熟于胸。备课时还要站在学生角度换位思考自己的教案,特别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面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如在调查中发现,散文是最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一类课文,其原因与学生的阅读面关系极大,学生能接触到的散文基本上来自我们的语文课本,想在在这方面进行突破笔者认为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是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散文极富语言美,教师坚持每个周利用早读、活动课、班会课声情并茂的给学生朗读几篇散文,学生会受到教师朗读的感染也融入其中;二是散文不可细讲只能品读、读出意境。三是抓住最美、最关键的语句多层次的品读想象交流、记录、绘画。四是利用电视的资源,中央台有散文朗诵的节目,并且还配有相应的画面,这种方式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2、课外阅读刻不容缓

  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阅读积累缺乏,其课外阅读量达不到课表的规定,可以说是远远不够,所以学生的认知水平跟不上教材的编排。教师都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也处在知而未行的状态;可以说教育的投入与教材的编者的意图脱节,要解决这问题可从下面两方面进行。(1)发动家长。

  如果农村学生也能拥有像城市学生一样拥有丰富的课外阅读读物,那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将大大减少。但在农村,家长普遍都没什么文化不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他们关心孩子学习的结果,少关心孩子学习的过程,不懂语文的“积累”有什么用。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多给家长宣传,但不要抱有太大希望,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读书,使家长看到真真切切的效果他们才会主动帮助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农村的学生并不缺少零花钱,但学生基本上都用来购买零食、小玩具了。如何使学生把这些零花钱用到课外读物的的购买上呢?可从教师上课的形式与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上进行。日常教学要不断打破学生原有认知,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经常举行各种课外阅读活动等。当然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购书,还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3、教学方法创新这一点非常重要,较多的农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面对学生理解不了的课文就直接告诉学生,课堂效率自然不高。用语文的魅力去征服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语文是动态的但却被教师教死了,该怎样做呢?

  就是要让语文课“活”起来、“动”起来,这也符合人性的本态。在遇到“散文、诗歌”时上成朗读比赛,遇到“议论文”可以上成辩论赛,遇到“文言文”可以上成表演课,遇到“说明文”时刻以上成“导游课”,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一直端端正正的坐着,多活动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适当的放松,说说、画画、唱唱、跳跳都是可以的。上课的地点也可以搬到操场上。总之形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如说明文《鲸》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一是教师先用简笔画画一头“错误”的鲸,二是让学生读完课文后给黑板上的鲸改错,三是让学生把正确的鲸画下来并写出鲸的特点,四让学生上台介绍鲸。在作业的设计上力求做到精而简,使训练落到点上。4、树立开发教学资源的意识,尽可能的利用各种资源

  课文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是由学生认知水平有限、阅读量不够等原因造成,当出现了与学生认知不符的课文时,就需要教师尽可能的去发掘学生身边的的一切资源。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一种本领。(1)寻找身边的类似物以代替不适合的课文。语文是一门最具生命律动的学科,他的资源非常丰富。(2)没有教学用具教师与学生自制教具。教学资源的的匮乏不等于没有办法,比如教师可以自制简单的教学挂图,也可以设计一幅课文的简笔画,但因为“麻烦”而被教师省去。虽然这样的做法简单,但把课堂的效益也给省掉了。学生看课本的插图与看挂图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自制教学挂图时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保护学生自己的理解鼓励他们原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如五年级下册的《草原》一课中的优美词句学生理解不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画出来。总之,面对这些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动用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变难为易、变不适合为适合。五、对教科书的修订改进建议。

  1、建议用彩色版面印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课后及积累运用训练点少些。3、课时减少了,课文份量太重,教师、学生压力大,也不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建议编排6个单元的教材量为宜,这是教师普遍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4、建议作文片断训练保留。5、多一些练习题的设计。6、多编排一些描写校园生活和学会做人的文章。7、识字量太多了。(七)关于编写的教辅书

  我省小语从关心小语教师的角度考虑,编写了与教材同步的教辅书这是好事,是服务师生的一件好事。但为了保证教辅书的可用性,实效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采用彩色排版激发学生兴趣。2、建议标题应充满人文,具有激励性。3、建议题型要灵活多样,不要死板老套,多点创新。

  4、建议题量要适当,不要大山压来,最好题量每课不超过5道题。

  5、题的难度不宜深,要根据课标,不钻牛角尖。特别阅读解答部分,拓展题应予激趣思维为主。

  6、建议设计的题应于培养能力为主,不要和课后重复。对小学人教版教材数学自查1、教材的优势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旨在“体现时代要求„„强调形成积极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教材正是这样一套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的教材。它从以社会为本、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观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教材观。下面以人教版

  1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地以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他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

  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新教材对内容呈现做了较大的调整与变化教学内容的布局按照学习的主题进行规划内容的呈现方式采用了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表格、文字等

  惧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进学生学会学习。例如,新教材呈现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内容的布局以探究“乘法意义”为主题。先从一幅图开始,以“图形”方式呈现了学生拼图的实践活动。别出心裁的在图中蕴含着“不同加数相加”、“相同加数相加”的拼图以及5个学生的

  合作交流等活动感受并概括出相同加数的实际意义让学生感受当相同加数比较多时用加法表示不方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相同加数的加法”的心理“矛盾”

  相同的算式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从而以“文字”的形式引出乘法。将

  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又有较好的可接受性和启发性,师

  生、生生之间和课本之间的

  读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

  性,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学会学习。

  2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体验、

  理解。

  翻开人教版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来源于学生熟悉生活的素材。对

  数学学习而言,素材与数学符号或数学语言相比,有着不确定性、原

  始性。但是,生活实际中的素材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

  到的、感受到的它是最基本、最生动的。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为此,新教材的学习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

  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

  要求学生惯

  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得出用多种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的加法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让学生自然而然选择较高思维

  3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

  践能力。

  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也并非是简单

  模仿、记忆以及大量演练习题来实现。它更多地通过数学活动、数学

  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为此,新教材改变了过去“权威”的

  姿态,改变了过去“…..就是….”“当我们遇到…..通常就…..”

  等陈述方式向学生“讲述”所有的数学。重视探索与交流活动的安排,

  增加了探索性的内容。并且围绕着探索活动,设置一系列“…..为什

  么….”之类的富有启发的问题。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交流的空

  间。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

  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在交流中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以发展

  方式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和探索交流的活动,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由于它们的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出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即用

  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测量比较方便”,进而自然

  空间。目的不仅是将知识点填入学生脑海,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

  位”的过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新教材从素材的选择、内容的编排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它总是留下不足的方面。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才能真正

  这样,有利于教师充分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适当地

  增加校本化的内容、人本化的内容。使教材更符合自己的学生实际真

  正地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10只苹果,每个盒子装4只,最少需要几个盒子?小胖说:需要

  2

  3个盒子。你们认为谁说得对。学生们纷纷

  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人认为小胖对,有的认为小亚对。正在学生争

  论不休的时候,教师

  动手操作,发现小亚说得对,从而引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会出现答案

  =商+1的情况。师:用11元钱去买5元一支的笔,最多买几支?个

  别学生由于受上题的影响,也用商+1得到最多买3支。然后又一次

  引起同学们的争论,最后学生们得出在实际生活中还会出现答案=商

  的情况。最后学生归纳出装盒、乘车、分组等情况是要用,答案=商

  +1,而买东西、分物品等情况要用答案=商。

  2

  1

  鼓励学生准备好学具。

  教师能够依据学校情况因漏旧简。

  2

  课后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能够让教师时刻关注自己

  在上课中的优缺点,从而指导今后的上课。另外,反思能够帮助教师

  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素养。

  3

  影响较小。备课内容不能较好适应学生。

  3、作业布置情况。学生的作业主要有课堂、课外书面作业,课内口头作业,课外调查、课外阅读等形式。教师对于学生的书面作业采取批阅的形式,其他作业进行定时抽查和督促的形式。4、使用后效果使用此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提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教材的情景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这套教材还是比较深受学生喜欢的教材。7、教师的困惑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比较活泼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漂亮书本。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教学用书也减少了以往详尽的教材分析,这都给“吃透”教材的难度,使不少教师表现出了对教材的迷茫。(1)新教材的知识点多而分散,每一册都安排一些,看起来好象在纵向上是连贯的,但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学生往往学了这一册的3、4课

  (2)

  与学生的学习。比如

  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教学,应该安排在笔算乘法之后,而人

  教版实验教材却安排在笔算乘法之前。教师们普遍反映,这样安排学

  生,在学习此内容的时候。大多数都想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周长的计算,

  但由于学生没有学过笔算乘法。在长、正方形边长数据大于9时,学生想用简便方法计算就会遇到困难。(3)教材比较适合城市学生。教材考虑更多的是城市儿童的生活经验

  是来自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农村学生较少有这方面的经验。(4)教材数与代数单元内容知识量较大,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5)教材用解决问题代替了原来的应用题,分散于各章节,信息形式变化多样,有些图信息量太大,的同时也给教师把握教材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6课堂上到处都是“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你是怎么想的?”“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虽然让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培

  有时间完成,导致课堂上一部分学生不会算,教师不得不花较多时间给他们补课。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算法,学得扎实可课标中的有关理念与要求又难以落实。

  以上自查只是对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民族学生,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的不同,及地域的不同造成,本次自查是根据本校特点而进行分析。

  

篇五: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依提木孔园艺场小学教材使用分析自查报告

  对小学人教版教材语文自查一总体的情况

  老师普遍认为,低年级教材编写的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编排注重整合,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本。而高段语文教材对对学生而言,许多课文那一理解,尤其是口语交际给民族学生带来的难度较大。习作中的题材不符合我们新疆学生。但总体来说,老师们反映:这套教材还是相当不错的。二、低段教师对教材的反应情况:1、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一)识字量是否偏多,一些字是否偏难。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见仁见智,毁誉参半。我们普遍认

  为,一年级识字量偏大,学生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且大多数教师反映,学生感到识字吃力的主要问题不是在当堂的初步认识上(当堂认识字的问题不大),而在于巩固跟不上,导致回生问题严重。巩固跟不上的原因有三:一是认读字在教材中出现的几率不高;二是农村孩子的课外识字环境不如城市;三是一年级下册开始,课文篇幅加长,花在识字方面的时间难免有所减少。所以我们认为,提前识字是很好的,但是所要认识的字不要太难,识字量要把握好一定的度。

  (二)写字教学是否得当对于教材中写字部分的编排,教师普遍持肯定和欢迎的态

  度。一年级上册与下册比较,写字教学的难度一下超过一上,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写字量猛增;二是写的字复杂起来,主要以合体字为主;三是一下教材去掉了描红,师生一时适应不了,作业中经常出现笔顺错误的现象.2、关于课文教学

  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

  (一)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原因有二:一是篇幅长,有些篇幅过长如《失物招领》,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小伙伴》都比较难学;二是课文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孩子们不容易理解,不感兴趣,如《火车的故事》。

  (二)教材中规定一些该读轻声或变调的词语应标原调,其配套练习却标上改变后的声调,让孩子感到模糊.

  (三)、《揠苗助长》图上的农民伯伯穿着鞋袜在田里拔苗与现实不符合,禾苗不可能往高里拔一大截,更不可能第二天都枯死了,而且禾苗应该是种在水田里,可插图却是旱地;《丑小鸭》一课,图文不对应,文中描写丑小鸭的毛灰灰的,身子瘦瘦的,可图上的丑小鸭的毛是淡黄色的,身子并不瘦。《三个儿子》中,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说明已经离开井边很远了,可在课文中仍画了井和妈妈们同行。《玩

  具柜台前的孩子》文中讲柜台前挤满了人,插图中只有两个小朋友在买玩具。《爱迪生救妈妈》与现实生活很不符合,显得假。3、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

  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一下的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我们身边的垃圾";再如一下第一单元的“春天在哪里”──因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是冬天!

  (二)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生

  “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关于语文园地教学

  (一)“语文园地”需动笔项目是否太少(二)“我会认”中的识字回生率比课文中的高

  教师普遍感受到学生较喜欢“我的发现"这一板块,学生参与发现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了识字的方法。但

  “我会认”的生字,学生记忆的回生率远高于课文中的识字,原因主要是脱离语言环境,没有上下文的联系,学生只有短暂记忆。总之,我们希望这套教材能越办越好。5、百家争鸣

  通过调查、访问和亲自实践,许多教师觉得这套教材如果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将会锦上添花。

  1、识字量过大随文识字,编排得很恰当,但面对刚入学的孩子400字那太难了,特别是农村民族孩子,家里没人辅导,有时候因各种因素,只能走马观花.任务实在繁重.2、上册内容过多汉语拼音4单元,课文6单元(20课)内容实在太多,孩子刚从幼儿园到一年级,要有一个梯度,如此繁重的学习内容教师也累,学习更累,据很多教师反映,一年级上册功课常常要“赶",“不赶”的话,教不完,如果因为这样的话,那适得其反.三、高段年级教师反应情况:(一)教学问题1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又得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花较少时间。

  2字的轻声教学让老师模糊不清。如,《寓言两则》课文中“窟窿”中“窿"标轻声,“盘缠”的“缠”标原调,而此处两字都应该读轻声,老师解释得勉强。(二)、关于课文教学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1)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2.重视练习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朗读要求的层次性,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重视范读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

  示范作用。另外,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读完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3.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一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练习复述课文。

  4.重视引导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多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惑,展开合作学习。

  (2)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三)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

  原因有四:一是篇幅长,尤其是从上学期开始的课文,有些篇幅过长(如三上第七单元);二是生字量大,教师教学要确保识字写字的落实,课文的品读自然服从前者;三是有些课文或者意境很美,理解难度较或者课文内容时代感不强、离学生距离较远(如三下的第七单元),导致学生学习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

  (四)部分课文的朗读难度大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集体读时的

  “唱读”“盲读”现象比较严重──有口无心,嘴上跟着老师读,可眼睛常常没跟上所要读的字。(五)、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口语交际很难做到面向全体教师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学生个性差异,

  有些学生本身就爱表达、比较活跃,而有些却比较内向;二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只有40分钟,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是不可能的;三是大班化教学使口语交际教学面向全体成了一句空话。

  (2)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生

  “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有的孩子知识面比较窄;

  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

  (3)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说好”与“乐说”“说好”与“乐说"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处理一对矛盾。要让

  学生“说好”,就要加强评价,甚至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句式来表达。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避免约束学生的表达。久而久之,“敢说"可能就会受到抑制.

  另外,教师普遍建议将“口语交际”作为独立的板块从“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这样可以引起教师的重视,提高教学效果.(六)、关于语文园地教学一.“语文园地"的编排模式化.二.园地与园地之间在形式上的差别不大。三.单元主题不明显.三年级着力培养学生“三读”(初读、略读、精读)能力,养成读书习惯.以句段为重点、从篇着眼,从段入手,侧重练习八种构段法(连续、递进、先概括后具体或相反、先总述后分述或相反、先点后面或相反、先记叙后抒情或相反、先概括次记叙后抒情、对比),文章开头五法(交代四素、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描写引入、抒发感情)和结尾五法(事情结尾、点明主题、展示未来、抒发感情、描写)的读写训练。虽然在积累的段篇和口语交际中有所体现,但教师建议能否将主题贯穿整个园地.以上意见与看法均源于教学一线的实践,广大教师普遍为这套教材叫好!“吹毛求疵”是因为爱它,希望它更好!

  (七)、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根不上《新课标》要求。《新课标》规定小学六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5万字,这个数字对于农村学生现有的学习环境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其重要原因是农村学生大多被托付给长辈亲戚照顾,这些代理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又整日忙于农活,没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意识、方法,他们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根本认识不到,愿意跟学生花钱买“课外读物”的家长只占到11.2%;另外,学校图书室图书存在数量不足、种类单一、年代久远,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需要.(八)小学语文新教材(新课标人教版)存在哪些弊端?1、内容编排偏多。小学语文新教材,以五、六年级的教材为例,每册一般是八个单元,内容偏多,造成教学时间紧迫,尤其是要应对考试,时间更显得紧迫。我认为小学语文教材每册应编排六至七个单元的内容,比较适宜。2、适应性差。小学语文新教材一旦投入使用,不是让教材适应学生,而是让学生适应教材,这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再说,教材中的所选的课文,绝大多数是成人的作品,很少有与学生同龄的小作者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我们在教学中为理解课文内容曾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再者,那些成人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学生也很难学到手,对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学生愿意自己花钱去买小学生作文集来帮助自己写作文的原因。

  3、实践性差.语文应该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与生活紧密相联,可以说生活有多广,语文的空间应有多广。但是,在现实中由于语文新教材的内容过多,加上要训练的东西过多,再加上考试的逼迫,教学时间非常紧迫,有许多语文活动都很难开展起来,使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大打折扣。为了现实的功利性——考什么就教什么,老师只能带领学生疲于奔命,直捣“黄龙府”了,哪里还顾得实践活动?4、趣味性差.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虽然经过了编者的精挑细选,但是编者总是以单元的主题来编排课文,总是着眼于某篇文章与单元主题的一致性,从而忽视了文章的趣味性,忽视了学生是否感兴趣。说实话,有些课文,我作为老师都感到没有趣味可言,更何况那些小学生了.比如,六年级上册中阿累所写的《一面》,邓启耀所写的《老人与海鸥》等。正是因为小学语文教材存在以上种种弊端,导致了语文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冲破樊篱,解决难点问题之所在。

  (九)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课文及调整试行实施方法六年级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有12篇,上册《詹天佑》《彩色的翅膀》《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的人》;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圆梦在今朝》。

  对以上课文进行具体的分类就不难发现,不适合农村孩子学习的教材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的应对办法是:1.城市特有的景观或城市常见的生活场景:这类课文对农村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有些内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他们也许从他人口中有些许印象,或是自己少有的亲身阅历。但这些都在农村孩子心中仅是模糊的印象,对于教材的理解产生了极大的障碍。2.著名的异地风景或风土人情:在人教版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关于介绍著名自然景观的文章。如《雅鲁藏布大峡谷》《大瀑布的葬礼》,这类文章其反应的壮观的、震撼的自然景观是农村学生不曾见识和领略过。就算是配有插图,仍无直观的感受。但这类课文的语言内容十分精彩,教师可着力对字里行间文字的揣摩和品味,对课文所描述的场景进行想象联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适当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感受。3.具有厚重文化背景的课文内容:这类文章在教材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课文内容渗透着厚重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如《为人民服务》《十六年前的回忆》《詹天佑》.这对于农村学生知识面不广的情况下,教学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面对这类文章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课文阅读材料的补充,也可引导学生在家里向老人打听有关资料,使学生在充满了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进行课文学习和理解。

  4.经典名著的节选片断: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但对于小学生来说鉴赏能力有限.尤其是在农村学生阅读面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经典名著节选的课文教学时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对节选内容不知“前”不知“后"。一方面给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阻碍。另一方面学生对著名作家的语言风格和谋篇布局没有一定的认识。如《景阳冈》一课就节选于《水浒传》。倘若学生对《水浒传》没有基本的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当时写作背景的了解.就会有许多的疑惑,如武松为什么出现在景阳岗?武松在前面的故事里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这些问题都会困扰学生,也会影响学生对这一节选内容的模糊.另外,这是古白话的写作方式,与我们现在的表达和纯文言文的表达都有区别,这样就增加了学生阅读学习的难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因此在面对这类文章时,可预期对学生进行完整书目的推荐阅读,或是了解故事梗概,熟悉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5.关于科幻类课文:这类文章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也许是最有难度的。因为他们能够接触的科幻类资料很少。但是他们对此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面对这类文章时,教师不应该将课文内容机械地抛给学生,让学生犹如在阅读与自己无关的“说明书"一样.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和合理的推测,并适时补充资料和推荐学生通过科教频道等电视节目了解更多的科幻知识。

  (十)各教学板块内容的困惑

  1、课文阅读教学(1)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原因有四:一是篇幅长,尤其是从六上下半学期开始的课文,有些篇幅过长;二是生字量大,教师教学要确保识字写字的落实,课文的品读自然服从前者;三是有些课文或者意境很美,理解难度较大,或者课文内容时代感不强、离学生距离较远,导致学生学习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2)部分课文的朗读难度大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集体读时的“唱读”“盲读”现象比较严重──有口无心,嘴上跟着老师读,可眼睛常常没跟上所要读的字2、关于口语交际教学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六下的“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再如六上第一单元的“走进大自

  然”——因为自从1998年以来,漳州市全面禁止学校组织春游、秋游,孩子们只能被关在教室里,哪有走进大自然的机会!(2)口语交际很难做到面向全体教师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学生个性差异,有些学生本身就爱表达、比较活跃,而有些却比较内向;二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只有40分钟,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是不可能的;三是大班化教学使口语交际教学面向全体成了一句空话。(3)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说好”与“乐说"我们在调研时发现,“说好”与“乐说”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处理一对矛盾。要让学生“说好”,就要加强评价(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说“怎样说不行,怎样说行”,但总不能连“怎样说好,怎样说不好”也不说),甚至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句式来表达。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避免约束学生的表达。久而久之,“敢说”可能就会受到抑制。另外,教师普遍建议将“口语交际"作为独立的板块从“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这样可以引起教师的重视,提高教学效果。四、总体思考

  我认为本组教材的选择是虽然是经过编者的认真选取,但由于教育存在的地区差异、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教育意识的强度相差甚远等造成了本组教材部分课文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这种教育的差距随着学生年龄、年级的上升越来越明显,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语文成绩与学生年级的上升成反比.农村家庭的特殊性造成农村教育的特殊:农村教育基本上靠教师“单打独斗”,在面对这些不适合学生学习的课文,教师该怎样把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教师应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载体。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就应熟悉教材,翻阅相关教学材料,思考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知识点,不适合学生的课文怎样弥补,教学的进度如何安排、哪一类课文学生缺乏兴趣,生字词详细规划,教学设计、作业设计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对教材一定要烂熟于胸.备课时还要站在学生角度换位思考自己的教案,特别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面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如在调查中发现,散文是最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一类课文,其原因与学生的阅读面关系极大,学生能接触到的散文基本上来自我们的语文课本,想在在这方面进行突破笔者认为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是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散文极富语言美,教师坚持每个周利用早读、活动课、班会课声情并茂的给学生朗读几篇散文,学生会受到教师朗读的感染也融入其中;二是散文不可细讲只能品读、读出意境。三是抓住最美、最关键的语句多层次的品读想象交流、

  记录、绘画。四是利用电视的资源,中央台有散文朗诵的节目,并且还配有相应的画面,这种方式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2、课外阅读刻不容缓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阅读积累缺乏,其课外阅读量达不到课表的规定,可以说是远远不够,所以学生的认知水平跟不上教材的编排。教师都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也处在知而未行的状态;可以说教育的投入与教材的编者的意图脱节,要解决这问题可从下面两方面进行.(1)发动家长。

  如果农村学生也能拥有像城市学生一样拥有丰富的课外阅读读物,那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将大大减少。但在农村,家长普遍都没什么文化不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他们关心孩子学习的结果,少关心孩子学习的过程,不懂语文的“积累”有什么用。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多给家长宣传,但不要抱有太大希望,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读书,使家长看到真真切切的效果他们才会主动帮助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农村的学生并不缺少零花钱,但学生基本上都用来购买零食、小玩具了。如何使学生把这些零花钱用到课外读物的的购买上呢?可从教师上课的形式与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上进行。日常教学要不断打破学生原有认知,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经常举行各种课外阅读活动等。当然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购书,还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3、教学方法创新

  这一点非常重要,较多的农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面对学生理解不了的课文就直接告诉学生,课堂效率自然不高.用语文的魅力去征服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语文是动态的但却被教师教死了,该怎样做呢?就是要让语文课“活”起来、“动”起来,这也符合人性的本态。在遇到“散文、诗歌”时上成朗读比赛,遇到“议论文”可以上成辩论赛,遇到“文言文”可以上成表演课,遇到“说明文”时刻以上成“导游课”,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一直端端正正的坐着,多活动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适当的放松,说说、画画、唱唱、跳跳都是可以的。上课的地点也可以搬到操场上.总之形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如说明文《鲸》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一是教师先用简笔画画一头“错误”的鲸,二是让学生读完课文后给黑板上的鲸改错,三是让学生把正确的鲸画下来并写出鲸的特点,四让学生上台介绍鲸。在作业的设计上力求做到精而简,使训练落到点上。4、树立开发教学资源的意识,尽可能的利用各种资源

  课文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是由学生认知水平有限、阅读量不够等原因造成,当出现了与学生认知不符的课文时,就需要教师尽可能的去发掘学生身边的的一切资源.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一种本领。(1)寻找身边的类似物以代替不适合的课文。语文是一门最具生命律动的学科,他的资源非常丰富.(2)没有教学用具教师与学生自制教具.教学资源的的匮乏不等于没有办法,比如教师可以自制简单的教学挂图,也可以设计一幅课文的简笔画,但因为“麻烦”而被教师省去.

  虽然这样的做法简单,但把课堂的效益也给省掉了.学生看课本的插图与看挂图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自制教学挂图时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保护学生自己的理解鼓励他们原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如五年级下册的《草原》一课中的优美词句学生理解不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画出来。总之,面对这些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动用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变难为易、变不适合为适合。五、对教科书的修订改进建议.

  1、建议用彩色版面印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课后及积累运用训练点少些。3、课时减少了,课文份量太重,教师、学生压力大,也不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建议编排6个单元的教材量为宜,这是教师普遍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4、建议作文片断训练保留.5、多一些练习题的设计。6、多编排一些描写校园生活和学会做人的文章.7、识字量太多了。(七)关于编写的教辅书

  我省小语从关心小语教师的角度考虑,编写了与教材同步的教辅书这是好事,是服务师生的一件好事。但为了保证教辅书的可用性,实效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采用彩色排版激发学生兴趣。

  2、建议标题应充满人文,具有激励性。3、建议题型要灵活多样,不要死板老套,多点创新。4、建议题量要适当,不要大山压来,最好题量每课不超过5道题。5、题的难度不宜深,要根据课标,不钻牛角尖。特别阅读解答部分,拓展题应予激趣思维为主.6、建议设计的题应于培养能力为主,不要和课后重复.对小学人教版教材数学自查1、教材的优势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旨在“体现时代要求„„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教材正是这样一套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的教材。它从以社会为本、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观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教材观。下面以人教版《数学》新教材中几个页面为例谈谈几点浅见.1呈现的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地以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他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而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新教材对内容呈现做了较大的调整与变化教学内容的布局按照学习的主题进

  行规划内容的呈现方式采用了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表格、文字等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好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以使得学生对于教材没有枯燥、恐惧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例如,新教材呈现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内容的布局以探究“乘法意义”为主题。先从一幅图开始,以“图形”方式呈现了学生拼图的实践活动。别出心裁的在图中蕴含着“不同加数相加”、“相同加数相加”的拼图以及5个学生的对话.直观体现出让学习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感受并概括出相同加数的实际意义让学生感受当相同加数比较多时用加法表示不方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相同加数的加法”的心理“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教师及小精灵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板演

  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用陈述的语言“告诉”学生像这样加数相同的算式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从而以“文字”的形式引出乘法。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又有较好的可接受性和启发性,师生、生生之间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也得到了体现增强了教材的阅读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学会学习。

  2提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体验、理解。

  翻开人教版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来源于学生熟悉生活的素材。对数学学习而言,素材与数学符号或数学语言相比,有着不确定性、原始性。但是,生活实际中的素材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它是最基本、最生动的。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为此,新教材的学习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素材更好地体验、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很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统一,要求学生说一说怎样算为什么要这样算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得出用多种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的加法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让学生自然而然选择较高思维水平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

  3重视探索与交流活动的安排,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也并非是简单模仿、记忆以及大量演练习题来实现.它更多地通过数学活动、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为此,新教材改变了过去“权威"的姿态,改变了过去“…。。就是…。”“当我们遇到…。.通常就….."等陈述方式向学生“讲述”所有的数学.重视探索与交流活动的安排,

  增加了探索性的内容。并且围绕着探索活动,设置一系列“…。.为什么…。”之类的富有启发的问题。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在交流中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面积单位”的内容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用“对话”的方式和图片的方式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和探索交流的活动,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由于它们的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出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此时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讨论交流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让学生通过用剪一剪、拼一拼或者用硬币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自主探索在交流中发现“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进而自然地引出“面积单位”。这样的安排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交流的空间.目的不仅是将知识点填入学生脑海,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探索活动中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单位”.在交流中经历多角度、多形式、多策略地认识“面积的单位”的过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留下广阔的拓展空间有利于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

  新教材从素材的选择、内容的编排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教材无论如何更新,它总是留下不足的方面。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才能真正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为此新教材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为教师留下广阔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教师充分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适当地增加校本化的内容、人本化的内容。使教材更符合自己的学生实际真正地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师10只苹果,每个盒子装4只,最少需要几个盒子?小胖说:需要2个盒子.小亚说需要3个盒子.你们认为谁说得对。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人认为小胖对,有的认为小亚对。正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提出让大家一起动手来装一装进行验证。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小亚说得对,从而引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会出现答案=商+1的情况。师:用11元钱去买5元一支的笔,最多买几支?个别学生由于受上题的影响,也用商+1得到最多买3支。然后又一次引起同学们的争论,最后学生们得出在实际生活中还会出现答案=商的情况。最后学生归纳出装盒、乘车、分组等情况是要用,答案=商+1,而买东西、分物品等情况要用答案=商。2、教师的备课情况。

  1教师能够在上课前准备了相关教具,鼓励学生准备好学具。教师能够依据学校情况因漏旧简。

  2教师每堂课后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能够让教师时刻关注自己在上课中的优缺点,从而指导今后的上课。另外,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素养.

  3在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上欠缺。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教师的备课影响较小.备课内容不能较好适应学生。3、作业布置情况。学生的作业主要有课堂、课外书面作业,课内口头作业,课外调查、课外阅读等形式.教师对于学生的书面作业采取批阅的形式,其他作业进行定时抽查和督促的形式。4、使用后效果使用此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提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教材的情景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这套教材还是比较深受学生喜欢的教材。7、教师的困惑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比较活泼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漂亮书本。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教学用书也减少了以往详尽的教材分析,这都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但也增加了教师“吃透”教材的难度,使不少教师表现出了对教材的迷茫。

  (1)新教材的知识点多而分散,每一册都安排一些,看起来好象在纵向上是连贯的,但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学生往往学了这一册的3、4课时到下一册时又忘得差不多了。(2)有的教学内容编排不合理不便于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比如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教学,应该安排在笔算乘法之后,而人教版实验教材却安排在笔算乘法之前.教师们普遍反映,这样安排学生,在学习此内容的时候.大多数都想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周长的计算,但由于学生没有学过笔算乘法。在长、正方形边长数据大于9时,学生想用简便方法计算就会遇到困难。(3)教材比较适合城市学生.教材考虑更多的是城市儿童的生活经验

  比如教材中的许多情景图更多的是来自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农村学生较少有这方面的经验。(4)教材数与代数单元内容知识量较大,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5)教材用解决问题代替了原来的应用题,分散于各章节,信息形式变化多样,有些图信息量太大,开放性较大为教师提供自主发挥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把握教材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6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重视估算,注重让学生说算理提倡算法多样化,课堂上到处都是“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是怎么想的?"“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虽然让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他们经常会想出与众不同

  的想法但由于课堂上要关注的问题很多。使得许多必要的练习没有时间完成,导致课堂上一部分学生不会算,教师不得不花较多时间给他们补课。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算法,学得扎实可课标中的有关理念与要求又难以落实.

  以上自查只是对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民族学生,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的不同,及地域的不同造成,本次自查是根据本校特点而进行分析.

  

篇六: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关于小学自查报告(通用6篇)

  小学自查报告1作为一名老师,师德的好坏,不仅影响着学生,影响学校,甚至影响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因此师德建设是一个关系到整个社会精神面貌的大问题。通过学习“一票拒绝制”和“六查”,我认识到工作中的不足与差距。为了更进一步地搞好本职工作,我进行了深刻的自我检查:一、做的比较好的方面1、我能够作到喜爱本职工作,立足岗位,安心从教,教书育人,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工作尽职尽责,精心施教,专心备课、上课,专心批改作业,无不批改作业,对学生教育不用心的行为。2、作为一名老师,我能发扬奉献精神,坚守老师情操,不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从不向学生家长索取或变相索取财物,硬性向学生推销资料书籍,学习用具或其他商品猎取利益,或巧立名目向学生乱收费,而是严格执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规章制度。3、能主动与学生和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从不指责和训斥家长,在工作中能做到尊重同志,相互帮忙,维护其他老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优化自己的工作环境。4、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能够爱惜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公平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急躁教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无讽刺、挖苦、卑视、体罚和

  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5、我能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齐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

  明礼貌,做文明公民。工作上严以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重身教。

  二、存在的问题1、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狭隘地认为自身素质还可以,考试、考核我都能应付,渐渐放松了对专业的钻研。在工作中忽视了学问能力的培养再造,对学习没有做到长期坚持,总是给自己找借口。2、开拓精神不强,教育理论学习不够透彻。学习只停留在表象上,没有从实质上深化研究,导致教学过程中消失许多困惑,甚至对某些教育政策的出台持观望的态度。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存在着等、靠的思想,总是被动接受领导安排的工作,不能主动替领导分忧。3、记政治学习笔记,总是从各类报刊上东摘一段,西抄一段,以满学校要求的字数为原则,应付差事。而不是从心底里去学习时事政治,关心国家大事。参与学校的政治学习也是人到心未到。三、整改措施一是思想觉悟不高,认识不够。始终以来,总认为我一个平凡老师只要教好书,上好课,管好学生不出问题,完成领导安排的工作,就万事大吉了。国家大事与自己一个平凡老百姓无关,因此也就忽视了政治学习,记笔记也就是为了完成任务。二是缺乏乐观进取精神。总喜爱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教学业务方面的书籍看得较少,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汲取的

  不多。总认为那些业务书籍看起来枯躁无味,而且多年的教学已使自己的教学方法成了定势,一时是很难改过来的,或者,实在要改时,也不是我一个人要改,跟着大家一起来。若真到不适应教学要被淘汰时,也不是我一个人被淘汰。因此,就存在着一种不焦急的心里。备课欠深钻教材,懒于思考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至使教学方法老化,语言表达欠精炼。

  三是自己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整理。这次集中教育整顿使自己找到了问题和不足,为下一步的整改找准了重心及如何做好自己工作的方式、方向。

  四、今后还需在以下方面连续努力:1、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好像是对教材很熟悉了,其实只是很肤浅地照本宣科而已,不能与时俱进,因此,今后我要时时到处加强学习,汲取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大胆探究,深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育教研能力。2、尊重学生,教育引导,实现“亲其师,信其道”的教学境界。今后,在教育教学中对待学生肯定用关怀和亲切的言语、以自己良好的心态、来教育帮忙学生,达到教育的目的。避开消失烦躁和说话粗鲁的态度,坚持做到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在学生面前树立“严师慈母”的形象。3、强化责任,提高效率。对自己的工作多用心、用脑,领导交办的事及我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计划,使其有序、有时、有步骤地完成,

  今天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做,树立剧烈的`时间观、效率观、质量观,促进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4、家校联手,共育蓓蕾。在工作中勤观察、勤思考,想学生、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家长之所急,充分发挥家校的纽带作用。

  通过自查,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中牢固树立服务学生和家长的意识,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严格履行老师的义务和职责,使自己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人民老师,为学校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气。

  小学自查报告2在新形势下,加强老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老师队伍素质是特别重要的。作为老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老师具备了高尚的情操才能依法治教、以德育人,才能引导学生全面良性发展。本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十多年来,自查自己在师德师风方面的收获和不足。一、行为习惯方面1、手机已经普及,做为一名老师拿个手机也很正常,但本人上课时会提前把手机调成振动的,从来不在课上打电话,只是间或会在放学前接一些家长的电话,一旦课上有打进来的其他电话,也是课下回电的。2、课间非常钟对学生来说是相当宝贵的,只有休息充足,才能更好地进行下节课的学习。所以本人不去占用学生的这课间非常钟,

  并主动将学生请出教室。

  3、在上课方面每一次都能按时上课,哪怕是自己有事,也推后,

  把上课放在第一位。

  二、道德品质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准则,做为一名人民老师在道德品质方面更应

  当严格要求自己。这样才能为人师,严治学。因此,我不办什么辅导

  班,就是补也是到学生家给学生免费补习,更不强迫学生上辅导班,

  不订其它什么材料,更不会向家长要钱要物,因为这不是一名人民老

  师应当做的,也是老师职业道德不允许的。

  三、能力水平

  做为一名班主任老师,上好一节课是特别重要的。为了上好每一

  节课,课前好好做预备,教学时,循序渐进,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

  乐观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特殊

  是“四生”,有的学生课

  上做不住,有的接受学问特殊

  慢,对于这部分学生课上多

  关注,课后多辅导,当然了有时也有浮躁的时候,当学生不会时,心

  态不静,声音大,想放弃,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吗。在作

  业方面也尽量照看每一位学生,不多布置,保证每天作业不超过一小

  时,对低差生,不布置有难度的作业。在教育学生方面,多以了解学

  生后,口头教育,多督促、多方面监督,和家长沟通,与家长协作多

  角度的去教育孩子,从而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课堂纪律方面,

  多数学生能够自己约束自己,保证课堂纪律,班干部还能起到带头作

  用,只是有个别学生自控能力差,也派了一名好学生帮忙。

  四、教学评价在作业批改方面,本人能够专心批改每一次作找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更好的纠正。对于问题比较严峻的学生,我会争取面批面改。在上好每一课的同时,我更关注那几个问题学生,只要能抽出点时间,我就会找那几个学生进行辅导,哪怕是一个学生,哪怕是三两分钟。所以在平常的小测试,还是期末检测中都能取得相对较好的成果,并且每一次的检测都在进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育教学尽最在能力的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公平地对待班级的每一名学生,当学生有进步时给予表扬,当学生消失错误时准时指出并对他进行批判教育。对学生我总是努力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讽刺、挖苦、卑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工作中我尽我所能,帮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哪怕是学生的家长。学校有什么活动或是什么事情,还是同事之间我什么事,只要我能做的,我都会尽力就做。在工作中勤观察、勤思考,想学生、家长之所想、急学生、家长之所急,全心全意做好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小学自查报告3作为学校的一员,本人专心反思自已在思想上,工作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准时发觉,准时改正,总体情况如下:一、政治思想方面本人长期坚持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学习《教育法》、《老师法》,根据《中小学老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小学老师

  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二、教育教学方面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重视对每个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个性的培养,与每一个学生建立公平、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的关系,关心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乐观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以我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在平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规范。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工作态度方面:教研力度不够,只注重平常的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就可以了,听课少,没有把教学阅历总结下来。2、业务研究方面:能够乐观主动的对待工作,但钻研程度不够,只满意于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在工作中遇到难题,不擅长思考,动脑筋,常常等待领导的指示,说一步走一步。对业务学问的深化把握不够重视,对问题采取躲避的方法,自己没有一整套学习业务学问的计划,不太动脑筋去创新尝试,不够大胆,可怕失败。3、工作作风方面:对待工作有时抱有应付了事的态度,没有做到脚踏实地,总想在工作中找到捷径,最好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可以把事情做好。做事情只安于表面处理方法比较简洁,有没有创新精神。四、改进措施:

  1。努力刻苦地学习科学文化学问和专业学问,使自己成为工作中的内行专家。目前对我而言,最大的问题是要加强教研学习和业务学习。

  2。学习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学问水平,增加做好工作的本领。多听各位老师的课程,遇到不会的问题虚心向各位老师请教,虚心好学,遇到问题多看多问多想,多向四周的同志请教。

  3。树立起良好的师德风范。为广阔学生做出榜样,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总之,为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我将努力地使自己形成良好的老师形象,提升自己的师德素养,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再作贡献,做一名合格的青年老师。

  小学自查报告4学校平安问题始终是我校最为关注和重视的工作之一,也是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我校坚持以”隐患险于明火,防范重于泰山“为指针,专心贯彻落实上级各有关要求,全面加强学校平安教育,通过齐抓共管,营造气氛,切实保障师生平安,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依据上级对关平安工作指示,我校专心学习了文件精神,对自查工作进行了部署,按通知要求逐项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学校召开了平安工作专项会,明确了任务、责任,进行了细致的分工。学校还组织全体老师,召开了平安会议,结合我校的实际,讲了我们学校当前平安工作要留意的问题,提出了严格的平安工作要求,

  提出了“没有平安就没有一切”的工作口号,要求大家充分认识“平安高于一切”,“孩子的生命比一切更重要”的思想,指出了平安工作要深化人心,到岗尽责,平安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要形成校园平安人人有责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加强领导,规范管理我校非常重视“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形成了校长总揽全局、统一协调,老师参与、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根据上级对学校平安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全校教职工签订了《平安工作责任书》,制定了校园平安责任区,明确了各责任人的职责,不断规范教育教学管理、老师队伍管理及各项活动管理,并实行了平安事故责任追究制。在本次平安大检查工作中,各组织成员各负其责,各司其职。三、专心检查,督促整改。(一)学校准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学校涉及平安的各个方面进行排查,详细工作如下:1、检查了教学楼内及各班教室门窗、电路及照明情况,各班教室门窗完好。2、检查了用电、防火、防盗情况,督促教职工留意平安用电和防火平安,防盗平安。3、检查了学校厕所、围墙、标志物、旗杆、教学楼外饰、门窗等处。经检查都完好无损,不存在平安隐患。4、检查了教学楼内平安通道等,发觉灭火器完好。疏散通道畅通。

  5、教育学生杜绝吃“三无食品”。6、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教育学生双休日禁止去嬉戏厅、网吧。四、常规教育1、平安教育:利用黑板报、手抄报、宣传画、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平安教育活动。2、交通平安:学生使用的自行车车况良好,能常常对学生进行交通平安学问的教育。3、环境平安:学校不存在危房;活动器具、栏杆、教室、照明等符合平安要求;没有发觉老师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学校平安保卫措施得到落实;4、学校作息时间调整及临时转变学生上学、放学时间,能预先告知家长。五、存在的问题1、交通平安始终是我校平安工作重点,但学校放学之后,老师无法管理学生,尽管老师反复教育学生遵守交通平安要求,但仍旧有部分学生在公路上跑、穿等情况,极易造成平安事故2、学校出大门就是254省道。上学、放学时来往的车辆许多,接送学生的家长、车辆也许多,易发生平安事故。七、整改措施:1、我们将连续加强以交通平安为重点的平安教育与管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形成教育合力,提高交通平安教育的实效性。

  2、连续加强校门外流淌商贩的整治工作,严禁学生课间出校门,加强食品卫生平安的教育与管理,教育学生不要购买“三无”食品。

  总之,学校始终把平安工作作为首要大事高度重视,确保了师生及学校财产的平安。

  小学自查报告5“平安大于天,生命重如山”这是我校的一条坚决信念。学校始终把平安放在首位,坚信师生平安事关稳定大局、责任重于泰山。依据示范区平安工作文件精神,我校开展了办公室、教室以及教学设备设施等全面性的平安工作大检查。进一步贯彻了平安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平安事故的发生,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现将我校自查结果报告如下: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学校召开了平安工作专项会议,明确了任务、责任,进行了细致的分工,筹划了学校下一步平安工作的准备。组织全体老师,召开了平安工作紧急会议,会上,校长专心传达了会议精神,并结合我校的实际,讲了我们学校当前平安工作要留意的问题,提出了严格的平安工作要求,提出了“平安大于天,生命重如山”的工作口号,要求大家充分认识“平安高于一切”的思想,指出了平安工作要深化人心,到岗尽责,平安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学校要形成校园平安人人有责,大家时时想平安,到处抓平安的良好工作局面。二、学校有平安管理工作组织机构,工作踏实。我校始终非常重视平安工作,长期以来形成了校领导班子总揽全

  局、统一协调,各部门参与、密切协作的工作格局,形成了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根据教育中心对学校平安工作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并与学校各部门、班主任、生活老师签订了《平安工作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各责任人的职责,加大了对各部门及全体老师的平安工作的检查力度,不断规范教育教学管理、后勤管理、老师队伍管理及各项活动管理,实行了平安事故责任追究制。

  三、专心检查,督促整改(一)近日学校准时组织相关人员,根据通知要求的检查内容对学校涉及平安的各个方面进行自查。1、学校平安管理制度建设及落实方面自查制度是落实的保证,我校力求做到完善规章,明确岗位,职责分明,严厉纪律,责任到人。制订并不断完善了各项平安管理制度和多项应急预案,建立了平安工作档案。学校实行了领导、老师值班制度,制定了学校平安检查督导制度,通过建章立制使学校平安教育活动制度化。2、门卫管理方面自查我校有具体的门卫值班管理制度,对来校人员、车辆进行出入登记,落实良好;配备了警用器械,在校园内重点进行夜间巡逻;从周一到周日,每天有校级领导带班,中层领导值班,在学生就餐及入寝等易发生平安事故的重点时间段进行值班。有力的保障了校园内全天候无平安事故发生。3、校舍平安情况自查

  我校全部教学楼为新建,危墙已拆除重建,三间瓦房为危房,已封闭停止使用。教学楼楼梯设有上下楼平安提示。

  4、学校周边平安情况自查我校周边不存在网吧,报刊点,非法小卖部等能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的场所,学校周边平安状况良好。5、学生乘车平安管理情况自查我校不存在租用不具备校车营运资格车辆现象,同时定期组织开展以交通平安、乘车平安为主题的班会,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章,平安乘车,平安返家。(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我校大门紧邻公路,学生上下学人员较多,存在交通隐患。学校加强平安教育。总的说来,学校无论是领导还是平凡老师对平安工作重视程度较高,平安教育进行得比较扎实,平安措施也比较到位,我们在今后的工作连续努力,力求把平安工作做得尽善尽美。小学自查报告6依据全市平安工作紧急会议和教育局学校平安工作紧急会议的精神,深刻吸取“2·15”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惨痛教训,切实强化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扎扎实实做好学校平安工作,依据教育局的安排和要求,我校飞快进行了一次平安工作大检查,现把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制造一个平安稳定的良好教育教学环境是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的先决条件,为更好制造这个条件,学校建立了平安工作领导小组,有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各室负责人和班级组长为组员。专心制定计划,并详细实施。切实加强对校园综治、创安工作的领导。学校自创建以来,始终特别重视学校平安工作,并把其列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学校一件大事来抓。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年初,校长和各班班主任签定创安工作责任状,真正做到领导重视,制度落实,措施得力。“2·15”惨剧发生后,学校在第一时间,利用国旗下讲话向学生通报了事件的简洁经过,并要求学生从小自觉培养美好品德,养成良好习惯,主动抵制不良习气,远离邪教和迷信,活泼向上、健康成长!要求班主任利用此一事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同时在班级中出一期反对邪教和保持平安的黑板报专刊。学校也特地召开了行政会,通报了市教育局的紧急会议精神,布置了对学校平安的检查工作。

  二、准时检查,查找隐患。2月16日,总务处会同食堂负责人对全校的平安工作进行了一次排查。2月17日,学校平安工作领导小组在校长的带领下,从消防平安、交通平安、饮食平安、环境平安、活动平安、身心平安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化、细致地自查。1、消防平安方面:学校有紧急疏散通道,消防设施的配备符合要求,饮水机等电器设备的使用规范。2、交通平安:学生使用的自行车车况良好,能常常对学生进行

  交通平安学问的教育,学校四周的道路上设立了醒目的“前方学校,留意避让”标志,校门口设立了下车推行线。

  3、饮食平安:为了预防“禽流感”,多次组织食堂工作人员学习有关的文件,并对近期采购的食物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特殊是对于禽类的肉、蛋严格掌握。学校饮用水水源达到卫生标准。

  4、环境平安:学校不存在危房;活动器具、栏杆、楼道、照明等符合平安要求;没有发觉老师存在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学校平安保卫措施得到落实。

  5、活动平安:学校举办外出或群体活动制订平安预案,并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学校要求学生参与节假日、双休日的有关活动坚持了自愿的原则,保存着家长同意的有关凭证;学校作息时间调整及临时转变学生上学、放学时间,能预先告知家长。

  6、身心平安:学校制定了“非典”防治的预案,学校坚持一学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并能把检查情况准时通知家长。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按规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当然,在自查中我们也发觉了一些问题。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1、校门前有6个窨井盖被偷,在海宁卫校前即文苑南路有一个横亘在公路中央的的窨井盖缺损半块,这些给学生的交通平安带来了严峻的隐患。我校早在2月初就向市规划建设局反映,后来又向海宁日报社进行了反映,海宁日报社记者王超英特地到校采访,进行报导。但问题还未解决,我校将连续反映。

  2、学校基建尚未结束,在检查中发觉校内道路中也有窨井盖缺损现象,已通知施工单位尽快解决。同时加强对校内基建工人的教育,防止意外事情发生。

  3、学校走廊、楼梯等地砖较滑,学生在去专用教室、从操场回教室时有跑步的现象,极易发生平安事故。已要求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平安教育,严禁在教室、走廊、连廊等跑步、滑行。

  4、发觉有部分学生的自行车没有学校停车标志,经了解,一部分学生的停车证已遗失,一部分学生的自行车在校外被盗,也有部分学生确实是没经过学校批准而私自骑车的,已会同班主任进行教育。

  5、发觉有部分骑车上学的同学,交通平安意识淡薄,有并驶、追逐等现象,学校将特地对骑车上学同学进行一次平安教育。

  6、校内基建工人,食堂送菜人员进出校门没有下车,且车速较快,极易发生平安事故,要求保安人员严格门卫制度。

  7、试验室的部份药品已过保质期,已经进行了清理。8、学校食堂和部分购物点没有签定协议,已经进行了补签,明确了对方的职责。

  

篇七: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小学教材使用自查报告

  依提木孔园艺场小学教材使用分析自查报告

  对小学人教版教材语文自查一总体的情况

  老师普遍认为,低年级教材编写的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编排注重整合,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本。而高段语文教材对对学生而言,许多课文那一理解,尤其是口语交际给民族学生带来的难度较大。习作中的题材不符合我们新疆学生。但总体来说,老师们反映:这套教材还是相当不错的。二、低段教师对教材的反应情况:1、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一)识字量是否偏多,一些字是否偏难。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见仁见智,毁誉参半。我们普遍

  认为,一年级识字量偏大,学生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且大多数教师反映,学生感到识字吃力的主要问题不是在当堂的初步认识上(当堂认识字的问题不大),而在于巩固跟不上,导致回生问题严重。巩固跟不上的原因有三:一是认读字在教材中出现的几率不高;二是农村孩子的课外识字环境不如城市;三是一年级下册开始,课文篇幅加长,花在识字方面的时间难免有所减少。所以我们认为,提前识字是很好的,但是所要认识的字不要太难,识字量要把握好一定的度。

  (二)写字教学是否得当对于教材中写字部分的编排,教师普遍持肯定和欢迎的态

  度。一年级上册与下册比较,写字教学的难度一下超过一上,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写字量猛增;二是写的字复杂起来,主要以合体字为主;三是一下教材去掉了描红,师生一时适应不了,作业中经常出现笔顺错误的现象。2、关于课文教学

  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

  (一)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原因有二:一是篇幅长,有些篇幅过长如《失物招领》,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小伙伴》都比较难学;二是课文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孩子们不容易理解,不感兴趣,如《火车的故事》。

  (二)教材中规定一些该读轻声或变调的词语应标原调,其配套练习却标上改变后的声调,让孩子感到模糊。

  (三)、《揠苗助长》图上的农民伯伯穿着鞋袜在田里拔苗与现实不符合,禾苗不可能往高里拔一大截,更不可能第二天都枯死了,而且禾苗应该是种在水田里,可插图却是旱地;《丑小鸭》一课,图文不对应,文中描写丑小鸭的毛灰灰的,身子瘦瘦的,可图上的丑小鸭的毛是淡黄色的,身子并不瘦。《三个儿子》中,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说明已经离开井边很远了,可在课文中仍画了井和妈妈们同行。《玩

  具柜台前的孩子》文中讲柜台前挤满了人,插图中只有两个小朋友在买玩具。《爱迪生救妈妈》与现实生活很不符合,显得假。3、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

  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一下的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我们身边的垃圾”;再如一下第一单元的“春天在哪里”──因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是冬天!

  (二)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

  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关于语文园地教学

  (一)“语文园地”需动笔项目是否太少(二)“我会认”中的识字回生率比课文中的高

  教师普遍感受到学生较喜欢“我的发现”这一板块,学生参与发现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了识字的方法。但

  “我会认”的生字,学生记忆的回生率远高于课文中的识字,原因主要是脱离语言环境,没有上下文的联系,学生只有短暂记忆。总之,我们希望这套教材能越办越好。5、百家争鸣

  通过调查、访问和亲自实践,许多教师觉得这套教材如果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将会锦上添花。

  1、识字量过大随文识字,编排得很恰当,但面对刚入学的孩子400字那太难了,特别是农村民族孩子,家里没人辅导,有时候因各种因素,只能走马观花。任务实在繁重。2、上册内容过多汉语拼音4单元,课文6单元(20课)内容实在太多,孩子刚从幼儿园到一年级,要有一个梯度,如此繁重的学习内容教师也累,学习更累,据很多教师反映,一年级上册功课常常要“赶”,“不赶”的话,教不完,如果因为这样的话,那适得其反。三、高段年级教师反应情况:(一)教学问题1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又得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花较少时间。

  2字的轻声教学让老师模糊不清。如,《寓言两则》课文中“窟窿”中“窿”标轻声,“盘缠”的“缠”标原调,而此处两字都应该读轻声,老师解释得勉强。(二)、关于课文教学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1)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篇八: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文档

  依提木孔园艺场小学教材使用分析自查报告

  对小学人教版教材语文自查一总体的情况

  老师普遍认为,低年级教材编写的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编排注重整合,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本。而高段语文教材对对学生而言,许多课文那一理解,尤其是口语交际给民族学生带来的难度较大。习作中的题材不符合我们新疆学生。但总体来说,老师们反映:这套教材还是相当不错的。二、低段教师对教材的反应情况:1、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一)识字量是否偏多,一些字是否偏难。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见仁见智,毁誉参半。我们普遍

  认为,一年级识字量偏大,学生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且大多数教师反映,学生感到识字吃力的主要问题不是在当堂的初步认识上(当堂认识字的问题不大),而在于巩固跟不上,导致回生问题严重。巩固跟不上的原因有三:一是认读字在教材中出现的几率不高;二是农村孩子的课外识字环境不如城市;三是一年级下册开始,课文篇幅加长,花在识字方面的时间难免有所减少。所以我们认为,提前识字是很好的,但是所要认识的字不要太难,识字量要把握好一定的度。

  .

  文档

  (二)写字教学是否得当对于教材中写字部分的编排,教师普遍持肯定和欢迎的态

  度。一年级上册与下册比较,写字教学的难度一下超过一上,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写字量猛增;二是写的字复杂起来,主要以合体字为主;三是一下教材去掉了描红,师生一时适应不了,作业中经常出现笔顺错误的现象。2、关于课文教学

  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

  (一)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原因有二:一是篇幅长,有些篇幅过长如《失物招领》,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小伙伴》都比较难学;二是课文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孩子们不容易理解,不感兴趣,如《火车的故事》。

  (二)教材中规定一些该读轻声或变调的词语应标原调,其配套练习却标上改变后的声调,让孩子感到模糊。

  (三)、《揠苗助长》图上的农民伯伯穿着鞋袜在田里拔苗与现实不符合,禾苗不可能往高里拔一大截,更不可能第二天都枯死了,而且禾苗应该是种在水田里,可插图却是旱地;《丑小鸭》一课,图文不对应,文中描写丑小鸭的毛灰灰的,身子瘦瘦的,可图上的丑小鸭的毛是淡黄色的,身子并不瘦。《三个儿子》中,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说明已经离开井边很远了,可在课文中仍画了井和妈妈们同行。《玩

  .

  文档

  具柜台前的孩子》文中讲柜台前挤满了人,插图中只有两个小朋友在买玩具。《爱迪生救妈妈》与现实生活很不符合,显得假。3、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

  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一下的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我们身边的垃圾”;再如一下第一单元的“春天在哪里”──因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是冬天!

  (二)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

  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关于语文园地教学

  (一)“语文园地”需动笔项目是否太少(二)“我会认”中的识字回生率比课文中的高

  教师普遍感受到学生较喜欢“我的发现”这一板块,学生参与发现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了识字的方法。但

  .

  文档

  “我会认”的生字,学生记忆的回生率远高于课文中的识字,原因主要是脱离语言环境,没有上下文的联系,学生只有短暂记忆。总之,我们希望这套教材能越办越好。5、百家争鸣

  通过调查、访问和亲自实践,许多教师觉得这套教材如果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将会锦上添花。

  1、识字量过大随文识字,编排得很恰当,但面对刚入学的孩子400字那太难了,特别是农村民族孩子,家里没人辅导,有时候因各种因素,只能走马观花。任务实在繁重。2、上册内容过多汉语拼音4单元,课文6单元(20课)内容实在太多,孩子刚从幼儿园到一年级,要有一个梯度,如此繁重的学习内容教师也累,学习更累,据很多教师反映,一年级上册功课常常要“赶”,“不赶”的话,教不完,如果因为这样的话,那适得其反。三、高段年级教师反应情况:(一)教学问题1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又得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花较少时间。

  .

  文档

  2字的轻声教学让老师模糊不清。如,《寓言两则》课文中“窟窿”中“窿”标轻声,“盘缠”的“缠”标原调,而此处两字都应该读轻声,老师解释得勉强。(二)、关于课文教学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1)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2.重视练习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朗读要求的层次性,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重视范读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

  .

  文档

  示范作用。另外,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读完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3.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一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练习复述课文。

  4.重视引导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多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惑,展开合作学习。

  (2)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三)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

  .

  文档

  原因有四:一是篇幅长,尤其是从上学期开始的课文,有些篇幅过长(如三上第七单元);二是生字量大,教师教学要确保识字写字的落实,课文的品读自然服从前者;三是有些课文或者意境很美,理解难度较或者课文内容时代感不强、离学生距离较远(如三下的第七单元),导致学生学习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

  (四)部分课文的朗读难度大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集体读时的

  “唱读”“盲读”现象比较严重──有口无心,嘴上跟着老师读,可眼睛常常没跟上所要读的字。(五)、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口语交际很难做到面向全体教师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学生个性差异,

  有些学生本身就爱表达、比较活跃,而有些却比较内向;二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只有40分钟,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是不可能的;三是大班化教学使口语交际教学面向全体成了一句空话。

  (2)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

  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有的孩子知识面比较

  .

  文档

  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

  (3)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说好”与“乐说”“说好”与“乐说”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处理一对矛盾。要

  让学生“说好”,就要加强评价,甚至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句式来表达。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避免约束学生的表达。久而久之,“敢说”可能就会受到抑制。

  另外,教师普遍建议将“口语交际”作为独立的板块从“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这样可以引起教师的重视,提高教学效果。(六)、关于语文园地教学一.“语文园地”的编排模式化。二.园地与园地之间在形式上的差别不大。三.单元主题不明显。三年级着力培养学生“三读”(初读、略读、精读)能力,养成读书习惯。以句段为重点、从篇着眼,从段入手,侧重练习八种构段法(连续、递进、先概括后具体或相反、先总述后分述或相反、先点后面或相反、先记叙后抒情或相反、先概括次记叙后抒情、对比),文章开头五法(交代四素、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描写引入、抒发感情)和结尾五法(事情结尾、点明主题、展示未来、抒发感情、描写)的读写训练。虽然在积累的段篇和口语交际中有所体现,但教师建议能否将主题贯穿整个园地。以上意见与看法均源于教学一线的实践,广大教师普遍为这套教材叫好!“吹毛求疵”是因为爱它,希望它更好!

  .

  文档

  (七)、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根不上《新课标》要求。《新课标》规定小学六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5万字,这个数字对于农村学生现有的学习环境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其重要原因是农村学生大多被托付给长辈亲戚照顾,这些代理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又整日忙于农活,没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意识、方法,他们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根本认识不到,愿意跟学生花钱买“课外读物”的家长只占到11.2%;另外,学校图书室图书存在数量不足、种类单一、年代久远,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需要。(八)小学语文新教材(新课标人教版)存在哪些弊端?1、内容编排偏多。小学语文新教材,以五、六年级的教材为例,每册一般是八个单元,内容偏多,造成教学时间紧迫,尤其是要应对考试,时间更显得紧迫。我认为小学语文教材每册应编排六至七个单元的内容,比较适宜。2、适应性差。小学语文新教材一旦投入使用,不是让教材适应学生,而是让学生适应教材,这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再说,教材中的所选的课文,绝大多数是成人的作品,很少有与学生同龄的小作者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我们在教学中为理解课文内容曾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再者,那些成人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学生也很难学到手,对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学生愿意自己花钱去买小学生作文集来帮助自己写作文的原因。

  .

  文档

  3、实践性差。语文应该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与生活紧密相联,可以说生活有多广,语文的空间应有多广。但是,在现实中由于语文新教材的内容过多,加上要训练的东西过多,再加上考试的逼迫,教学时间非常紧迫,有许多语文活动都很难开展起来,使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大打折扣。为了现实的功利性——考什么就教什么,老师只能带领学生疲于奔命,直捣“黄龙府”了,哪里还顾得实践活动?4、趣味性差。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虽然经过了编者的精挑细选,但是编者总是以单元的主题来编排课文,总是着眼于某篇文章与单元主题的一致性,从而忽视了文章的趣味性,忽视了学生是否感兴趣。说实话,有些课文,我作为老师都感到没有趣味可言,更何况那些小学生了。比如,六年级上册中阿累所写的《一面》,邓启耀所写的《老人与海鸥》等。正是因为小学语文教材存在以上种种弊端,导致了语文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冲破樊篱,解决难点问题之所在。

  (九)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课文及调整试行实施方法六年级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有12篇,上册《詹天佑》《彩色的翅膀》《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的人》;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圆梦在今朝》。对以上课文进行具体的分类就不难发现,不适合农村孩子学习的教材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的应对办法是:

  .

  文档

  1.城市特有的景观或城市常见的生活场景:这类课文对农村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有些内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他们也许从他人口中有些许印象,或是自己少有的亲身阅历。但这些都在农村孩子心中仅是模糊的印象,对于教材的理解产生了极大的障碍。2.著名的异地风景或风土人情:在人教版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关于介绍著名自然景观的文章。如《雅鲁藏布大峡谷》《大瀑布的葬礼》,这类文章其反应的壮观的、震撼的自然景观是农村学生不曾见识和领略过。就算是配有插图,仍无直观的感受。但这类课文的语言内容十分精彩,教师可着力对字里行间文字的揣摩和品味,对课文所描述的场景进行想象联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适当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感受。3.具有厚重文化背景的课文内容:这类文章在教材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课文内容渗透着厚重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如《为人民服务》《十六年前的回忆》《詹天佑》。这对于农村学生知识面不广的情况下,教学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面对这类文章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课文阅读材料的补充,也可引导学生在家里向老人打听有关资料,使学生在充满了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进行课文学习和理解。4.经典名著的节选片断: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但对于小学生来说鉴赏能力有限。尤其是在农村学生阅读面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经典名著节选的课文教学时

  .

  文档

  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对节选内容不知“前”不知“后”。一方面给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阻碍。另一方面学生对著名作家的语言风格和谋篇布局没有一定的认识。如《景阳冈》一课就节选于《水浒传》。倘若学生对《水浒传》没有基本的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当时写作背景的了解。就会有许多的疑惑,如武松为什么出现在景阳岗?武松在前面的故事里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这些问题都会困扰学生,也会影响学生对这一节选内容的模糊。另外,这是古白话的写作方式,与我们现在的表达和纯文言文的表达都有区别,这样就增加了学生阅读学习的难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因此在面对这类文章时,可预期对学生进行完整书目的推荐阅读,或是了解故事梗概,熟悉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5.关于科幻类课文:这类文章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也许是最有难度的。因为他们能够接触的科幻类资料很少。但是他们对此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面对这类文章时,教师不应该将课文内容机械地抛给学生,让学生犹如在阅读与自己无关的“说明书”一样。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和合理的推测,并适时补充资料和推荐学生通过科教频道等电视节目了解更多的科幻知识。

  (十)各教学板块内容的困惑1、课文阅读教学(1)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

  .

  文档

  原因有四:一是篇幅长,尤其是从六上下半学期开始的课文,有些篇幅过长;二是生字量大,教师教学要确保识字写字的落实,课文的品读自然服从前者;三是有些课文或者意境很美,理解难度较大,或者课文内容时代感不强、离学生距离较远,导致学生学习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2)部分课文的朗读难度大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集体读时的“唱读”“盲读”现象比较严重──有口无心,嘴上跟着老师读,可眼睛常常没跟上所要读的字2、关于口语交际教学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六下的“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再如六上第一单元的“走进大自然”——因为自从1998年以来,漳州市全面禁止学校组织春游、秋游,孩子们只能被关在教室里,哪有走进大自然的机会!(2)口语交际很难做到面向全体

  .

  文档

  教师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学生个性差异,有些学生本身就爱表达、比较活跃,而有些却比较内向;二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只有40分钟,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是不可能的;三是大班化教学使口语交际教学面向全体成了一句空话。(3)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说好”与“乐说”我们在调研时发现,“说好”与“乐说”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处理一对矛盾。要让学生“说好”,就要加强评价(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说“怎样说不行,怎样说行”,但总不能连“怎样说好,怎样说不好”也不说),甚至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句式来表达。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避免约束学生的表达。久而久之,“敢说”可能就会受到抑制。另外,教师普遍建议将“口语交际”作为独立的板块从“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这样可以引起教师的重视,提高教学效果。四、总体思考

  我认为本组教材的选择是虽然是经过编者的认真选取,但由于教育存在的地区差异、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教育意识的强度相差甚远等造成了本组教材部分课文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这种教育的差距随

  .

  文档

  着学生年龄、年级的上升越来越明显,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语文成绩与学生年级的上升成反比。农村家庭的特殊性造成农村教育的特殊:农村教育基本上靠教师“单打独斗”,在面对这些不适合学生学习的课文,教师该怎样把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教师应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载体。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就应熟悉教材,翻阅相关教学材料,思考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知识点,不适合学生的课文怎样弥补,教学的进度如何安排、哪一类课文学生缺乏兴趣,生字词详细规划,教学设计、作业设计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对教材一定要烂熟于胸。备课时还要站在学生角度换位思考自己的教案,特别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面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如在调查中发现,散文是最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一类课文,其原因与学生的阅读面关系极大,学生能接触到的散文基本上来自我们的语文课本,想在在这方面进行突破笔者认为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是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散文极富语言美,教师坚持每个周利用早读、活动课、班会课声情并茂的给学生朗读几篇散文,学生会受到教师朗读的感染也融入其中;二是散文不可细讲只能品读、读出意境。三是抓住最美、最关键的语句多层次的品读想象交流、记录、绘画。四是利用电视的资源,中央台有散文朗诵的节目,并且还配有相应的画面,这种方式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2、课外阅读刻不容缓

  .

  文档

  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阅读积累缺乏,其课外阅读量达不到课表的规定,可以说是远远不够,所以学生的认知水平跟不上教材的编排。教师都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也处在知而未行的状态;可以说教育的投入与教材的编者的意图脱节,要解决这问题可从下面两方面进行。(1)发动家长。

  如果农村学生也能拥有像城市学生一样拥有丰富的课外阅读读物,那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将大大减少。但在农村,家长普遍都没什么文化不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他们关心孩子学习的结果,少关心孩子学习的过程,不懂语文的“积累”有什么用。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多给家长宣传,但不要抱有太大希望,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读书,使家长看到真真切切的效果他们才会主动帮助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农村的学生并不缺少零花钱,但学生基本上都用来购买零食、小玩具了。如何使学生把这些零花钱用到课外读物的的购买上呢?可从教师上课的形式与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上进行。日常教学要不断打破学生原有认知,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经常举行各种课外阅读活动等。当然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购书,还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3、教学方法创新这一点非常重要,较多的农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面对学生理解不了的课文就直接告诉学生,课堂效率自然不高。用语文的魅力去征服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语文是动态的但却被教师教死了,该怎样做呢?

  .

  文档

  就是要让语文课“活”起来、“动”起来,这也符合人性的本态。在遇到“散文、诗歌”时上成朗读比赛,遇到“议论文”可以上成辩论赛,遇到“文言文”可以上成表演课,遇到“说明文”时刻以上成“导游课”,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一直端端正正的坐着,多活动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适当的放松,说说、画画、唱唱、跳跳都是可以的。上课的地点也可以搬到操场上。总之形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如说明文《鲸》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一是教师先用简笔画画一头“错误”的鲸,二是让学生读完课文后给黑板上的鲸改错,三是让学生把正确的鲸画下来并写出鲸的特点,四让学生上台介绍鲸。在作业的设计上力求做到精而简,使训练落到点上。4、树立开发教学资源的意识,尽可能的利用各种资源

  课文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是由学生认知水平有限、阅读量不够等原因造成,当出现了与学生认知不符的课文时,就需要教师尽可能的去发掘学生身边的的一切资源。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一种本领。(1)寻找身边的类似物以代替不适合的课文。语文是一门最具生命律动的学科,他的资源非常丰富。(2)没有教学用具教师与学生自制教具。教学资源的的匮乏不等于没有办法,比如教师可以自制简单的教学挂图,也可以设计一幅课文的简笔画,但因为“麻烦”而被教师省去。虽然这样的做法简单,但把课堂的效益也给省掉了。学生看课本的插图与看挂图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自制教学挂图时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保护学生自己的理解鼓励他们原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

  文档

  如五年级下册的《草原》一课中的优美词句学生理解不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画出来。总之,面对这些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动用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变难为易、变不适合为适合。五、对教科书的修订改进建议。

  1、建议用彩色版面印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课后及积累运用训练点少些。3、课时减少了,课文份量太重,教师、学生压力大,也不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建议编排6个单元的教材量为宜,这是教师普遍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4、建议作文片断训练保留。5、多一些练习题的设计。6、多编排一些描写校园生活和学会做人的文章。7、识字量太多了。(七)关于编写的教辅书

  我省小语从关心小语教师的角度考虑,编写了与教材同步的教辅书这是好事,是服务师生的一件好事。但为了保证教辅书的可用性,实效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采用彩色排版激发学生兴趣。2、建议标题应充满人文,具有激励性。3、建议题型要灵活多样,不要死板老套,多点创新。

  .

  文档

  4、建议题量要适当,不要大山压来,最好题量每课不超过5道题。

  5、题的难度不宜深,要根据课标,不钻牛角尖。特别阅读解答部分,拓展题应予激趣思维为主。

  6、建议设计的题应于培养能力为主,不要和课后重复。对小学人教版教材数学自查1、教材的优势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旨在“体现时代要求„„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教材正是这样一套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的教材。它从以社会为本、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观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教材观。下面以人教版《数学》新教材中几个页面为例谈谈几点浅见。

  1呈现的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地以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他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而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新教材对内容呈现做了较大的调整与变化教学内容的布局按照学习的主题进行规划内容的呈现方式采用了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表格、文字等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

  .

  文档

  好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以使得学生对于教材没有枯燥、恐惧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例如,新教材呈现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内容的布局以探究“乘法意义”为主题。先从一幅图开始,以“图形”方式呈现了学生拼图的实践活动。别出心裁的在图中蕴含着“不同加数相加”、“相同加数相加”的拼图以及5个学生的对话。直观体现出让学习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感受并概括出相同加数的实际意义让学生感受当相同加数比较多时用加法表示不方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相同加数的加法”的心理“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教师及小精灵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板演

  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用陈述的语言“告诉”学生像这样加数相同的算式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从而以“文字”的形式引出乘法。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又有较好的可接受性和启发性,师生、生生之间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也得到了体现增强了教材的阅读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学会学习。

  2提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体验、理解。翻开人教版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来源于学生熟悉生活的素材。对数学学习而言,素材与数学符号或数学语言相比,有着不确定性、原始性。但是,生活实际中的素材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

  .

  文档

  到的、感受到的它是最基本、最生动的。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为此,新教材的学习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素材更好地体验、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很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统一,要求学生说一说怎样算为什么要这样算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得出用多种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的加法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让学生自然而然选择较高思维水平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

  3重视探索与交流活动的安排,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也并非是简单模仿、记忆以及大量演练习题来实现。它更多地通过数学活动、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为此,新教材改变了过去“权威”的姿态,改变了过去“…..就是….”“当我们遇到…..通常就…..”等陈述方式向学生“讲述”所有的数学。重视探索与交流活动的安排,增加了探索性的内容。并且围绕着探索活动,设置一系列“…..为什么….”之类的富有启发的问题。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

  .

  文档

  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在交流中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面积单位”的内容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用“对话”的方式和图片的方式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和探索交流的活动,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由于它们的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出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此时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讨论交流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让学生通过用剪一剪、拼一拼或者用硬币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自主探索在交流中发现“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进而自然地引出“面积单位”。这样的安排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交流的空间。目的不仅是将知识点填入学生脑海,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探索活动中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单位”。在交流中经历多角度、多形式、多策略地认识“面积的单位”的过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留下广阔的拓展空间有利于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新教材从素材的选择、内容的编排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教材无论如何更新,它总是留下不足的方面。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才能真正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为此新教材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

  .

  文档

  容的基础上给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为教师留下广阔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教师充分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适当地增加校本化的内容、人本化的内容。使教材更符合自己的学生实际真正地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师10只苹果,每个盒子装4只,最少需要几个盒子?小胖说:需要2个盒子。小亚说需要3个盒子。你们认为谁说得对。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人认为小胖对,有的认为小亚对。正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提出让大家一起动手来装一装进行验证。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小亚说得对,从而引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会出现答案=商+1的情况。师:用11元钱去买5元一支的笔,最多买几支?个别学生由于受上题的影响,也用商+1得到最多买3支。然后又一次引起同学们的争论,最后学生们得出在实际生活中还会出现答案=商的情况。最后学生归纳出装盒、乘车、分组等情况是要用,答案=商+1,而买东西、分物品等情况要用答案=商。2、教师的备课情况。

  1教师能够在上课前准备了相关教具,鼓励学生准备好学具。教师能够依据学校情况因漏旧简。

  2教师每堂课后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能够让教师时刻关注自己在上课中的优缺点,从而指导今后的上课。另外,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素养。

  3在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上欠缺。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教师的备课影响较小。备课内容不能较好适应学生。

  .

  文档

  3、作业布置情况。学生的作业主要有课堂、课外书面作业,课内口头作业,课外调查、课外阅读等形式。教师对于学生的书面作业采取批阅的形式,其他作业进行定时抽查和督促的形式。4、使用后效果使用此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提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教材的情景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这套教材还是比较深受学生喜欢的教材。7、教师的困惑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比较活泼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漂亮书本。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教学用书也减少了以往详尽的教材分析,这都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但也增加了教师“吃透”教材的难度,使不少教师表现出了对教材的迷茫。(1)新教材的知识点多而分散,每一册都安排一些,看起来好象在纵向上是连贯的,但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学生往往学了这一册的3、4课时到下一册时又忘得差不多了。(2)有的教学内容编排不合理不便于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比如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教学,应该安排在笔算乘法之后,而人教版实验教材却安排在笔算乘法之前。教师们普遍反映,这样安排学生,在学习此内容的时候。大多数都想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周长的计算,

  .

  文档

  但由于学生没有学过笔算乘法。在长、正方形边长数据大于9时,学生想用简便方法计算就会遇到困难。(3)教材比较适合城市学生。教材考虑更多的是城市儿童的生活经验

  比如教材中的许多情景图更多的是来自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农村学生较少有这方面的经验。(4)教材数与代数单元内容知识量较大,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5)教材用解决问题代替了原来的应用题,分散于各章节,信息形式变化多样,有些图信息量太大,开放性较大为教师提供自主发挥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把握教材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6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重视估算,注重让学生说算理提倡算法多样化,课堂上到处都是“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是怎么想的?”“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虽然让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他们经常会想出与众不同的想法但由于课堂上要关注的问题很多。使得许多必要的练习没有时间完成,导致课堂上一部分学生不会算,教师不得不花较多时间给他们补课。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算法,学得扎实可课标中的有关理念与要求又难以落实。

  以上自查只是对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民族学生,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的不同,及地域的不同造成,本次自查是根据本校特点而进行分析。

  .

  

篇九: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依提木孔园艺场小学教材使用分析自查报告

  对小学人教版教材语文自查一总体的情况

  老师普遍认为,低年级教材编写的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编排注重整合,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本。而高段语文教材对对学生而言,许多课文那一理解,尤其是口语交际给民族学生带来的难度较大。习作中的题材不符合我们新疆学生。但总体来说,老师们反映:这套教材还是相当不错的.二、低段教师对教材的反应情况:1、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一)识字量是否偏多,一些字是否偏难.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见仁见智,毁誉参半.我们普遍认

  为,一年级识字量偏大,学生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且大多数教师反映,学生感到识字吃力的主要问题不是在当堂的初步认识上(当堂认识字的问题不大),而在于巩固跟不上,导致回生问题严重。巩固跟不上的原因有三:一是认读字在教材中出现的几率不高;二是农村孩子的课外识字环境不如城市;三是一年级下册开始,课文篇幅加长,花在识字方面的时间难免有所减少。所以我们认为,提前识字是很好的,但是所要认识的字不要太难,识字量要把握好一定的度。

  (二)写字教学是否得当对于教材中写字部分的编排,教师普遍持肯定和欢迎的态

  度。一年级上册与下册比较,写字教学的难度一下超过一上,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写字量猛增;二是写的字复杂起来,主要以合体字为主;三是一下教材去掉了描红,师生一时适应不了,作业中经常出现笔顺错误的现象。2、关于课文教学

  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

  (一)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原因有二:一是篇幅长,有些篇幅过长如《失物招领》,《手

  捧空花盆的孩子》,《小伙伴》都比较难学;二是课文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孩子们不容易理解,不感兴趣,如《火车的故事》。

  (二)教材中规定一些该读轻声或变调的词语应标原调,其配套练习却标上改变后的声调,让孩子感到模糊。

  (三)、《揠苗助长》图上的农民伯伯穿着鞋袜在田里拔苗与现实不符合,禾苗不可能往高里拔一大截,更不可能第二天都枯死了,而且禾苗应该是种在水田里,可插图却是旱地;《丑小鸭》一课,图文不对应,文中描写丑小鸭的毛灰灰的,身子瘦瘦的,可图上的丑小鸭的毛是淡黄色的,身子并不瘦。《三个儿子》中,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说明已经离开井边很远了,可在课文中仍画了井和妈妈们同行.《玩

  具柜台前的孩子》文中讲柜台前挤满了人,插图中只有两个小朋友在买玩具。《爱迪生救妈妈》与现实生活很不符合,显得假。3、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

  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一下的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我们身边的垃圾";再如一下第一单元的“春天在哪里”──因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是冬天!

  (二)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

  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关于语文园地教学

  (一)“语文园地”需动笔项目是否太少(二)“我会认”中的识字回生率比课文中的高

  教师普遍感受到学生较喜欢“我的发现”这一板块,学生参与发现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了识字的方法。但

  “我会认”的生字,学生记忆的回生率远高于课文中的识字,原因主要是脱离语言环境,没有上下文的联系,学生只有短暂记忆。总之,我们希望这套教材能越办越好。5、百家争鸣

  通过调查、访问和亲自实践,许多教师觉得这套教材如果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将会锦上添花.

  1、识字量过大随文识字,编排得很恰当,但面对刚入学的孩子400字那太难了,特别是农村民族孩子,家里没人辅导,有时候因各种因素,只能走马观花.任务实在繁重。2、上册内容过多汉语拼音4单元,课文6单元(20课)内容实在太多,孩子刚从幼儿园到一年级,要有一个梯度,如此繁重的学习内容教师也累,学习更累,据很多教师反映,一年级上册功课常常要“赶”,“不赶”的话,教不完,如果因为这样的话,那适得其反。三、高段年级教师反应情况:(一)教学问题1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又得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花较少时间。

  2字的轻声教学让老师模糊不清。如,《寓言两则》课文中“窟窿"中“窿”标轻声,“盘缠”的“缠”标原调,而此处两字都应该读轻声,老师解释得勉强。(二)、关于课文教学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1)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2.重视练习朗读和默读。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朗读要求的层次性,朗读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在指导读书的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入境、入情,自悟、自得,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要重视范读的作用,充分发挥教师的示

  范作用。另外,要通过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学会默读.要求一边默读,一边思考,读完要交流感受,质疑问难,组织讨论。

  3.注重培养阅读能力。一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练习复述课文。

  4.重视引导合作与交流。在进行课文教学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独特感受,多给学生质疑问难和充分发表见解的机会。可以围绕体会词、句的表达作用,揣摩最基本的表达方法,以及多数同学共同感兴趣的其他问题,大家提出的疑惑,展开合作学习。

  (2)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渐渐习得基本的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指导略读课文的学习,可以先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自己认真读课文.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的或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全班学生讨论、交流。略读课文,不必把每句每段都搞清楚。

  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三)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

  原因有四:一是篇幅长,尤其是从上学期开始的课文,有些篇幅过长(如三上第七单元);二是生字量大,教师教学要确保识字写字的落实,课文的品读自然服从前者;三是有些课文或者意境很美,理解难度较或者课文内容时代感不强、离学生距离较远(如三下的第七单元),导致学生学习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

  (四)部分课文的朗读难度大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集体读时的

  “唱读”“盲读”现象比较严重──有口无心,嘴上跟着老师读,可眼睛常常没跟上所要读的字.(五)、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口语交际很难做到面向全体教师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学生个性差异,

  有些学生本身就爱表达、比较活跃,而有些却比较内向;二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只有40分钟,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是不可能的;三是大班化教学使口语交际教学面向全体成了一句空话。

  (2)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

  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有的孩子知识面比较

  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

  (3)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说好”与“乐说”“说好”与“乐说"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处理一对矛盾.要让

  学生“说好”,就要加强评价,甚至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句式来表达。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避免约束学生的表达。久而久之,“敢说”可能就会受到抑制。

  另外,教师普遍建议将“口语交际”作为独立的板块从“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这样可以引起教师的重视,提高教学效果。(六)、关于语文园地教学一.“语文园地"的编排模式化.二.园地与园地之间在形式上的差别不大。三.单元主题不明显.三年级着力培养学生“三读”(初读、略读、精读)能力,养成读书习惯。以句段为重点、从篇着眼,从段入手,侧重练习八种构段法(连续、递进、先概括后具体或相反、先总述后分述或相反、先点后面或相反、先记叙后抒情或相反、先概括次记叙后抒情、对比),文章开头五法(交代四素、开门见山、提出问题、描写引入、抒发感情)和结尾五法(事情结尾、点明主题、展示未来、抒发感情、描写)的读写训练。虽然在积累的段篇和口语交际中有所体现,但教师建议能否将主题贯穿整个园地。以上意见与看法均源于教学一线的实践,广大教师普遍为这套教材叫好!“吹毛求疵”是因为爱它,希望它更好!

  (七)、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根不上《新课标》要求。《新课标》规定小学六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达到305万字,这个数字对于农村学生现有的学习环境来说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其重要原因是农村学生大多被托付给长辈亲戚照顾,这些代理监护人文化程度低又整日忙于农活,没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意识、方法,他们对于“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根本认识不到,愿意跟学生花钱买“课外读物”的家长只占到11.2%;另外,学校图书室图书存在数量不足、种类单一、年代久远,不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阅读需要。(八)小学语文新教材(新课标人教版)存在哪些弊端?1、内容编排偏多。小学语文新教材,以五、六年级的教材为例,每册一般是八个单元,内容偏多,造成教学时间紧迫,尤其是要应对考试,时间更显得紧迫。我认为小学语文教材每册应编排六至七个单元的内容,比较适宜。2、适应性差。小学语文新教材一旦投入使用,不是让教材适应学生,而是让学生适应教材,这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再说,教材中的所选的课文,绝大多数是成人的作品,很少有与学生同龄的小作者的文章,学生理解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而我们在教学中为理解课文内容曾花费了多少时间和精力。再者,那些成人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技巧与写作方法,学生也很难学到手,对学生的作文水平的提高没有多大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学生愿意自己花钱去买小学生作文集来帮助自己写作文的原因。

  3、实践性差。语文应该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它与生活紧密相联,可以说生活有多广,语文的空间应有多广。但是,在现实中由于语文新教材的内容过多,加上要训练的东西过多,再加上考试的逼迫,教学时间非常紧迫,有许多语文活动都很难开展起来,使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大打折扣.为了现实的功利性—-考什么就教什么,老师只能带领学生疲于奔命,直捣“黄龙府”了,哪里还顾得实践活动?4、趣味性差。语文新教材中的课文虽然经过了编者的精挑细选,但是编者总是以单元的主题来编排课文,总是着眼于某篇文章与单元主题的一致性,从而忽视了文章的趣味性,忽视了学生是否感兴趣。说实话,有些课文,我作为老师都感到没有趣味可言,更何况那些小学生了.比如,六年级上册中阿累所写的《一面》,邓启耀所写的《老人与海鸥》等。正是因为小学语文教材存在以上种种弊端,导致了语文教学长期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冲破樊篱,解决难点问题之所在。

  (九)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课文及调整试行实施方法六年级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有12篇,上册《詹天佑》《彩色的翅膀》《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有的人》;下册《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为人民服务》《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跨越百年的美丽》《千年圆梦在今朝》。

  对以上课文进行具体的分类就不难发现,不适合农村孩子学习的教材内容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采取的应对办法是:1.城市特有的景观或城市常见的生活场景:这类课文对农村学生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有些内容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他们也许从他人口中有些许印象,或是自己少有的亲身阅历。但这些都在农村孩子心中仅是模糊的印象,对于教材的理解产生了极大的障碍。2.著名的异地风景或风土人情:在人教版语文教材选编了大量的关于介绍著名自然景观的文章.如《雅鲁藏布大峡谷》《大瀑布的葬礼》,这类文章其反应的壮观的、震撼的自然景观是农村学生不曾见识和领略过。就算是配有插图,仍无直观的感受.但这类课文的语言内容十分精彩,教师可着力对字里行间文字的揣摩和品味,对课文所描述的场景进行想象联想。在平时的教学中可适当引导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感受。3.具有厚重文化背景的课文内容:这类文章在教材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课文内容渗透着厚重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如《为人民服务》《十六年前的回忆》《詹天佑》。这对于农村学生知识面不广的情况下,教学是具有一定难度的。教师在面对这类文章时,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课文阅读材料的补充,也可引导学生在家里向老人打听有关资料,使学生在充满了历史背景的前提下进行课文学习和理解。

  4.经典名著的节选片断:经典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但对于小学生来说鉴赏能力有限。尤其是在农村学生阅读面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经典名著节选的课文教学时就有了一定的难度。学生对节选内容不知“前”不知“后”.一方面给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阻碍。另一方面学生对著名作家的语言风格和谋篇布局没有一定的认识.如《景阳冈》一课就节选于《水浒传》。倘若学生对《水浒传》没有基本的故事情节的了解和当时写作背景的了解。就会有许多的疑惑,如武松为什么出现在景阳岗?武松在前面的故事里是个什么样性格的人?这些问题都会困扰学生,也会影响学生对这一节选内容的模糊.另外,这是古白话的写作方式,与我们现在的表达和纯文言文的表达都有区别,这样就增加了学生阅读学习的难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因此在面对这类文章时,可预期对学生进行完整书目的推荐阅读,或是了解故事梗概,熟悉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5.关于科幻类课文:这类文章对于农村学生来说,也许是最有难度的。因为他们能够接触的科幻类资料很少。但是他们对此充满了好奇心和想象。面对这类文章时,教师不应该将课文内容机械地抛给学生,让学生犹如在阅读与自己无关的“说明书"一样。教师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进行猜想和合理的推测,并适时补充资料和推荐学生通过科教频道等电视节目了解更多的科幻知识。

  (十)各教学板块内容的困惑

  1、课文阅读教学(1)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原因有四:一是篇幅长,尤其是从六上下半学期开始的课文,有些篇幅过长;二是生字量大,教师教学要确保识字写字的落实,课文的品读自然服从前者;三是有些课文或者意境很美,理解难度较大,或者课文内容时代感不强、离学生距离较远,导致学生学习感到吃力,课堂气氛沉闷.(2)部分课文的朗读难度大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的难度比较大,尤其是集体读时的“唱读"“盲读”现象比较严重──有口无心,嘴上跟着老师读,可眼睛常常没跟上所要读的字2、关于口语交际教学通过课程标准的学习,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六下的“科技发展利大还是弊大";再如六上第一单元的“走进大自

  然”--因为自从1998年以来,漳州市全面禁止学校组织春游、秋游,孩子们只能被关在教室里,哪有走进大自然的机会!(2)口语交际很难做到面向全体教师在这方面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学生个性差异,有些学生本身就爱表达、比较活跃,而有些却比较内向;二是一节口语交际课只有40分钟,让所有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是不可能的;三是大班化教学使口语交际教学面向全体成了一句空话。(3)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一对难以调和的矛盾:“说好”与“乐说"我们在调研时发现,“说好”与“乐说”是教师在教学中难以处理一对矛盾。要让学生“说好",就要加强评价(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说“怎样说不行,怎样说行”,但总不能连“怎样说好,怎样说不好"也不说),甚至要求学生运用一定的句式来表达。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很难避免约束学生的表达。久而久之,“敢说”可能就会受到抑制.另外,教师普遍建议将“口语交际"作为独立的板块从“语文园地”中分离出来,这样可以引起教师的重视,提高教学效果。四、总体思考

  我认为本组教材的选择是虽然是经过编者的认真选取,但由于教育存在的地区差异、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教育意识的强度相差甚远等造成了本组教材部分课文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这种教育的差距随着学生年龄、年级的上升越来越明显,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语文成绩与学生年级的上升成反比.农村家庭的特殊性造成农村教育的特殊:农村教育基本上靠教师“单打独斗”,在面对这些不适合学生学习的课文,教师该怎样把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尝试。1、教师应对教材有整体的把握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载体。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就应熟悉教材,翻阅相关教学材料,思考教学的重难点、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知识点,不适合学生的课文怎样弥补,教学的进度如何安排、哪一类课文学生缺乏兴趣,生字词详细规划,教学设计、作业设计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对教材一定要烂熟于胸。备课时还要站在学生角度换位思考自己的教案,特别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面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如在调查中发现,散文是最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的一类课文,其原因与学生的阅读面关系极大,学生能接触到的散文基本上来自我们的语文课本,想在在这方面进行突破笔者认为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是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散文极富语言美,教师坚持每个周利用早读、活动课、班会课声情并茂的给学生朗读几篇散文,学生会受到教师朗读的感染也融入其中;二是散文不可细讲只能品读、读出意境。三是抓住最美、最关键的语句多层次的品读想象交流、

  记录、绘画。四是利用电视的资源,中央台有散文朗诵的节目,并且还配有相应的画面,这种方式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2、课外阅读刻不容缓问题的根源在于学生的阅读积累缺乏,其课外阅读量达不到课表的规定,可以说是远远不够,所以学生的认知水平跟不上教材的编排.教师都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也处在知而未行的状态;可以说教育的投入与教材的编者的意图脱节,要解决这问题可从下面两方面进行。(1)发动家长。

  如果农村学生也能拥有像城市学生一样拥有丰富的课外阅读读物,那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将大大减少。但在农村,家长普遍都没什么文化不知道阅读的重要性,他们关心孩子学习的结果,少关心孩子学习的过程,不懂语文的“积累”有什么用。教师可以利用家长会多给家长宣传,但不要抱有太大希望,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读书,使家长看到真真切切的效果他们才会主动帮助学生购买课外读物.

  (2)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农村的学生并不缺少零花钱,但学生基本上都用来购买零食、小玩具了。如何使学生把这些零花钱用到课外读物的的购买上呢?可从教师上课的形式与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上进行。日常教学要不断打破学生原有认知,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经常举行各种课外阅读活动等。当然一定要指导学生如何购书,还要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3、教学方法创新

  这一点非常重要,较多的农村教师教学方法陈旧,面对学生理解不了的课文就直接告诉学生,课堂效率自然不高。用语文的魅力去征服学生的全部注意力,语文是动态的但却被教师教死了,该怎样做呢?就是要让语文课“活"起来、“动”起来,这也符合人性的本态。在遇到“散文、诗歌”时上成朗读比赛,遇到“议论文”可以上成辩论赛,遇到“文言文”可以上成表演课,遇到“说明文”时刻以上成“导游课”,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一直端端正正的坐着,多活动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得到适当的放松,说说、画画、唱唱、跳跳都是可以的。上课的地点也可以搬到操场上。总之形式可以使多种多样的。如说明文《鲸》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一是教师先用简笔画画一头“错误”的鲸,二是让学生读完课文后给黑板上的鲸改错,三是让学生把正确的鲸画下来并写出鲸的特点,四让学生上台介绍鲸.在作业的设计上力求做到精而简,使训练落到点上。4、树立开发教学资源的意识,尽可能的利用各种资源

  课文不适合农村学生学习是由学生认知水平有限、阅读量不够等原因造成,当出现了与学生认知不符的课文时,就需要教师尽可能的去发掘学生身边的的一切资源。这应该是语文教师的一种本领。(1)寻找身边的类似物以代替不适合的课文。语文是一门最具生命律动的学科,他的资源非常丰富。(2)没有教学用具教师与学生自制教具。教学资源的的匮乏不等于没有办法,比如教师可以自制简单的教学挂图,也可以设计一幅课文的简笔画,但因为“麻烦”而被教师省去.

  虽然这样的做法简单,但把课堂的效益也给省掉了。学生看课本的插图与看挂图效果是不一样的。在自制教学挂图时一定要让学生参与进来,保护学生自己的理解鼓励他们原创,这样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如五年级下册的《草原》一课中的优美词句学生理解不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画出来.总之,面对这些不适合农村学生的课文,教师一定要积极动用自己的智慧,尽可能变难为易、变不适合为适合。五、对教科书的修订改进建议。

  1、建议用彩色版面印刷,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课后及积累运用训练点少些。3、课时减少了,课文份量太重,教师、学生压力大,也不利于开发课程资源,建议编排6个单元的教材量为宜,这是教师普遍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4、建议作文片断训练保留。5、多一些练习题的设计。6、多编排一些描写校园生活和学会做人的文章。7、识字量太多了。(七)关于编写的教辅书

  我省小语从关心小语教师的角度考虑,编写了与教材同步的教辅书这是好事,是服务师生的一件好事。但为了保证教辅书的可用性,实效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兴趣,特提出以下建议:

  1、建议采用彩色排版激发学生兴趣。

  2、建议标题应充满人文,具有激励性。3、建议题型要灵活多样,不要死板老套,多点创新。4、建议题量要适当,不要大山压来,最好题量每课不超过5道题。5、题的难度不宜深,要根据课标,不钻牛角尖.特别阅读解答部分,拓展题应予激趣思维为主。6、建议设计的题应于培养能力为主,不要和课后重复。对小学人教版教材数学自查1、教材的优势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旨在“体现时代要求„„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数学课程教材正是这样一套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的教材。它从以社会为本、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教材观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教材观.下面以人教版《数学》新教材中几个页面为例谈谈几点浅见.1呈现的形式丰富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不能假设孩子们都非常清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并自觉地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数学也不能单纯地以教师或家长的“权威"去迫使他们这样做.事实上我们需要做的是让孩子们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喜欢数学从而主动地从事数学学习。而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起到至关重要的意义。为此,新教材对内容呈现做了较大的调整与变化教学内容的布局按照学习的主题进

  行规划内容的呈现方式采用了多样的形式如图片、游戏、表格、文字等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好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以使得学生对于教材没有枯燥、恐惧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学会学习。例如,新教材呈现的“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内容的布局以探究“乘法意义"为主题.先从一幅图开始,以“图形”方式呈现了学生拼图的实践活动。别出心裁的在图中蕴含着“不同加数相加”、“相同加数相加”的拼图以及5个学生的对话。直观体现出让学习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感受并概括出相同加数的实际意义让学生感受当相同加数比较多时用加法表示不方便,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来表示相同加数的加法”的心理“矛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对话”的形式呈现了教师及小精灵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板演在分类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用陈述的语言“告诉”学生像这样加数相同的算式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从而以“文字"的形式引出乘法。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又有较好的可接受性和启发性,师生、生生之间和课本之间的交流对话也得到了体现增强了教材的阅读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快速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促进了学生学会学习.

  2提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体验、理解.

  翻开人教版教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来源于学生熟悉生活的素材.对数学学习而言,素材与数学符号或数学语言相比,有着不确定性、原始性.但是,生活实际中的素材是学生自己在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它是最基本、最生动的.而且,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学习素材的感受与兴趣。为此,新教材的学习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或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能借助直观形象的素材更好地体验、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究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很注重算理与算法的统一,要求学生说一说怎样算为什么要这样算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在学生得出用多种方法计算两位数加两位的加法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对多种算法进行优化。让学生自然而然选择较高思维水平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能力。

  3重视探索与交流活动的安排,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教育的价值并非单纯地通过积累数学事实来实现。也并非是简单模仿、记忆以及大量演练习题来实现。它更多地通过数学活动、数学知识的自我组织等活动来实现.为此,新教材改变了过去“权威"的姿态,改变了过去“…..就是….”“当我们遇到…..通常就…。."等陈述方式向学生“讲述"所有的数学.重视探索与交流活动的安排,增

  加了探索性的内容.并且围绕着探索活动,设置一系列“….。为什么…。"之类的富有启发的问题。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交流的空间。使学生能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在交流中经历多角度认识问题、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多种策略思考问题。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面积单位”的内容教材首先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用“对话”的方式和图片的方式设计了一系列“矛盾冲突"和探索交流的活动,两个长方形靠观察很难看出哪个大-—由于它们的形状不同,用重叠的方法也很难比较出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尝试用间接比较方法。即用其他图形作标准来比较。此时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讨论交流发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接着教材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用什么样的图形表示面积单位比较合适”。让学生通过用剪一剪、拼一拼或者用硬币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自主探索在交流中发现“选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进而自然地引出“面积单位”。这样的安排提供给学生足够的探索、交流的空间。目的不仅是将知识点填入学生脑海,而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探索活动中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面积的单位"。

  在交流中经历多角度、多形式、多策略地认识“面积的单位”的过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留下广阔的拓展空间有利于教师创造性使用教材。

  新教材从素材的选择、内容的编排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教材无论如何更新,它总是留下不足的方面。而教师教育智慧的发挥,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的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才能真正使教材显示出它的生机与活力。为此新教材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为教师留下广阔的空间。这样,有利于教师充分地利用教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资源,适当地增加校本化的内容、人本化的内容。使教材更符合自己的学生实际真正地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新教材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师10只苹果,每个盒子装4只,最少需要几个盒子?小胖说:需要2个盒子。小亚说需要3个盒子。你们认为谁说得对。学生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有的人认为小胖对,有的认为小亚对。正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候,教师提出让大家一起动手来装一装进行验证.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小亚说得对,从而引出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会出现答案=商+1的情况。师:用11元钱去买5元一支的笔,最多买几支?个别学生由于受上题的影响,也用商+1得到最多买3支。然后又一次引起同学们的争论,最后学生们得出在实际生活中还会出现答案=商的情况.最后学生归纳出装盒、乘车、分组等情况是要用,答案=商+1,而买东西、分物品等情况要用答案=商。2、教师的备课情况。

  1教师能够在上课前准备了相关教具,鼓励学生准备好学具。教师能够依据学校情况因漏旧简。

  2教师每堂课后有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能够让教师时刻关注自己在上课中的优缺点,从而指导今后的上课。另外,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素养.

  3在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上欠缺。学生的生活经验对教师的备课影响较小。备课内容不能较好适应学生。3、作业布置情况。学生的作业主要有课堂、课外书面作业,课内口头作业,课外调查、课外阅读等形式。教师对于学生的书面作业采取批阅的形式,其他作业进行定时抽查和督促的形式。4、使用后效果使用此教材的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善于发言,思维敏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提问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教材的情景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材安排的探究活动多,学生喜欢做,这套教材还是比较深受学生喜欢的教材。7、教师的困惑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比较活泼生动。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喜欢这种图文并茂的漂亮书本。教材从材料的选择到呈现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些教学用书也减少了以往详尽的教材分析,这都给教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但也增加了教师“吃透”教材的难度,使不少教师表现出了对教材的迷茫。

  (1)新教材的知识点多而分散,每一册都安排一些,看起来好象在纵向上是连贯的,但由于知识点的分散学生往往学了这一册的3、4课时到下一册时又忘得差不多了。(2)有的教学内容编排不合理不便于教师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比如三年级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教学,应该安排在笔算乘法之后,而人教版实验教材却安排在笔算乘法之前.教师们普遍反映,这样安排学生,在学习此内容的时候。大多数都想用简便的方法进行周长的计算,但由于学生没有学过笔算乘法。在长、正方形边长数据大于9时,学生想用简便方法计算就会遇到困难。(3)教材比较适合城市学生。教材考虑更多的是城市儿童的生活经验

  比如教材中的许多情景图更多的是来自城市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农村学生较少有这方面的经验。(4)教材数与代数单元内容知识量较大,基本计算练习题目设计较少,学生很难达到计算的熟练程度,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相对较差,两极分化现象明显。(5)教材用解决问题代替了原来的应用题,分散于各章节,信息形式变化多样,有些图信息量太大,开放性较大为教师提供自主发挥空间的同时也给教师把握教材带来了困难和压力。

  6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注重情境的创设,重视估算,注重让学生说算理提倡算法多样化,课堂上到处都是“还有不同的算法吗?”“你是怎么想的?”“你喜欢怎么算就怎么算".新理念下的计算教学虽然让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他们经常会想出与众不同

  的想法但由于课堂上要关注的问题很多。使得许多必要的练习没有时间完成,导致课堂上一部分学生不会算,教师不得不花较多时间给他们补课.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算法,学得扎实可课标中的有关理念与要求又难以落实。

  以上自查只是对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民族学生,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的不同,及地域的不同造成,本次自查是根据本校特点而进行分析。

  

篇十: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依提木孔园艺场小学教材使用分析自查报告

  对小学人教版教材语文自查一总体的情况

  老师普遍认为,低年级教材编写的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编排注重整合,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本。而高段语文教材对对学生而言,许多课文那一理解,尤其是口语交际给民族学生带来的难度较大。习作中的题材不符合我们新疆学生。但总体来说,老师们反映:这套教材还是相当不错的。二、低段教师对教材的反应情况:1、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一)识字量是否偏多,一些字是否偏难。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见仁见智,毁誉参半。我们普遍

  认为,一年级识字量偏大,学生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且大多数教师反映,学生感到识字吃力的主要问题不是在当堂的初步认识上(当堂认识字的问题不大),而在于巩固跟不上,导致回生问题严重。巩固跟不上的原因有三:一是认读字在教材中出现的几率不高;二是农村孩子的课外识字环境不如城市;三是一年级下册开始,课文篇幅加长,花在识字方面的时间难免有所减少。所以我们认为,提前识字是很好的,但是所要认识的字不要太难,识字量要把握好一定的度。

  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二)写字教学是否得当对于教材中写字部分的编排,教师普遍持肯定和欢迎的态

  度。一年级上册与下册比较,写字教学的难度一下超过一上,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写字量猛增;二是写的字复杂起来,主要以合体字为主;三是一下教材去掉了描红,师生一时适应不了,作业中经常出现笔顺错误的现象。2、关于课文教学

  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

  (一)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原因有二:一是篇幅长,有些篇幅过长如《失物招领》,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小伙伴》都比较难学;二是课文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孩子们不容易理解,不感兴趣,如《火车的故事》。

  (二)教材中规定一些该读轻声或变调的词语应标原调,其配套练习却标上改变后的声调,让孩子感到模糊。

  (三)、《揠苗助长》图上的农民伯伯穿着鞋袜在田里拔苗与现实不符合,禾苗不可能往高里拔一大截,更不可能第二天都枯死了,而且禾苗应该是种在水田里,可插图却是旱地;《丑小鸭》一课,图文不对应,文中描写丑小鸭的毛灰灰的,身子瘦瘦的,可图上的丑小鸭的毛是淡黄色的,身子并不瘦。《三个儿子》中,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说明已经离开井边很远了,可在课文中仍画了井和妈妈们同行。《玩

  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具柜台前的孩子》文中讲柜台前挤满了人,插图中只有两个小朋友在买玩具。《爱迪生救妈妈》与现实生活很不符合,显得假。3、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内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

  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一下的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我们身边的垃圾”;再如一下第一单元的“春天在哪里”──因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还是冬天!

  (二)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

  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关于语文园地教学

  (一)“语文园地”需动笔项目是否太少(二)“我会认”中的识字回生率比课文中的高

  教师普遍感受到学生较喜欢“我的发现”这一板块,学生参与发现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了识字的方法。但

  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我会认”的生字,学生记忆的回生率远高于课文中的识字,原因主要是脱离语言环境,没有上下文的联系,学生只有短暂记忆。总之,我们希望这套教材能越办越好。5、百家争鸣

  通过调查、访问和亲自实践,许多教师觉得这套教材如果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将会锦上添花。

  1、识字量过大随文识字,编排得很恰当,但面对刚入学的孩子400字那太难了,特别是农村民族孩子,家里没人辅导,有时候因各种因素,只能走马观花。任务实在繁重。2、上册内容过多汉语拼音4单元,课文6单元(20课)内容实在太多,孩子刚从幼儿园到一年级,要有一个梯度,如此繁重的学习内容教师也累,学习更累,据很多教师反映,一年级上册功课常常要“赶”,“不赶”的话,教不完,如果因为这样的话,那适得其反。三、高段年级教师反应情况:(一)教学问题1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加强范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又得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花较少时间。

  最新可编辑word文档

  2字的轻声教学让老师模糊不清。如,《寓言两则》课文中“窟窿”中“窿”标轻声,“盘缠”的“缠”标原调,而此处两字都应该读轻声,老师解释得勉强。(二)、关于课文教学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1)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篇十一: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

  -

  依提木孔园艺场小学教材使用分析自查报告

  对小学人教版教材语文自查一总体的情况

  老师普遍认为,低年级教材编写的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编排注重整合,呈现方式灵活多样。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学本。而高段语文教材对对学生而言,许多课文那一理解,尤其是口语交际给民族学生带来的难度较大。习作中的题材不符合我们新疆学生。但总体来说,老师们反映:这套教材还是相当不错的。二、低段教师对教材的反应情况:1、关于识字写字教学

  (一)识字量是否偏多,一些字是否偏难。关于这个问题,一直以来见仁见智,毁誉参半。我们普遍认为,

  一年级识字量偏大,学生学习中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且大多数教师反映,学生感到识字吃力的主要问题不是在当堂的初步认识上(当堂认识字的问题不大),而在于巩固跟不上,导致回生问题严重。巩固跟不上的原因有三:一是认读字在教材中出现的几率不高;二是农村孩子的课外识字环境不如城市;三是一年级下册开始,课文篇幅加长,花在识字方面的时间难免有所减少。所以我们认为,提前识字是很好的,但是所要认识的字不要太难,识字量要把握好一定的度。

  -

  -

  -优质专业-

  -

  -

  (二)写字教学是否得当对于教材中写字部分的编排,教师普遍持肯定和欢迎的态度。一年级上册与下册比较,写字教学的难度一下超过一上,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写字量猛增;二是写的字复杂起来,主要以合体字为主;三是一下教材去掉了描红,师生一时适应不了,作业中经常出现笔顺错误的现象。2、关于课文教学教师反映,学生普遍喜欢新教材中的课文,这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基础,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课文教学中的意见和问题,主要有:(一)学生学习部分课文感觉有难度原因有二:一是篇幅长,有些篇幅过长如《失物招领》,《手捧空花盆的孩子》,《小伙伴》都比较难学;二是课文离孩子们的生活较远,孩子们不容易理解,不感兴趣,如《火车的故事》。(二)教材中规定一些该读轻声或变调的词语应标原调,其配套练习却标上改变后的声调,让孩子感到模糊。(三)、《揠苗助长》图上的农民伯伯穿着鞋袜在田里拔苗与现实不符合,禾苗不可能往高里拔一大截,更不可能第二天都枯死了,而且禾苗应该是种在水田里,可插图却是旱地;《丑小鸭》一课,图文不对应,文中描写丑小鸭的毛灰灰的,身子瘦瘦的,可图上的丑小鸭的毛是淡黄色的,身子并不瘦。《三个儿子》中,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说明已经离开井边很远了,可在课文中仍画了井和妈妈们同行。《玩

  -

  -

  -优质专业-

  -

  -

  具柜台前的孩子》文中讲柜台前挤满了人,插图中只有两个小朋友在买玩具。《爱迪生救妈妈》与现实生活很不符合,显得假。3、关于口语交际教学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普遍反映在语文五项学习容中,口语交际是最难教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无话可说教师普遍反映,教材中的口语交际话题较为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有话可说、爱说。尤其是一下的话题都与该组课文专题有关,有了阅读课和相应课前准备的基础,大部分学生都乐于开口说话,与人交流。但也有少部分话题脱离学生实际,学生感到无话可说或有纸上谈兵的感觉。如“我们身边的垃圾”;再如一下第一单元的“春天在哪里”──因为学生学习这部分容时还是冬天!(二)想说“好”的困难很大在鼓励学生“敢说”“乐说”的基础上,教师尽力要求学生“说好”。但难度很大,主要问题有三;一是农村孩子见识面比较窄;二是学生词汇不丰富;三是思维不够活跃;四是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乐于“说”,而不善于“听”;五是交际性、互动性很难体现。4、关于语文园地教学(一)“语文园地”需动笔项目是否太少(二)“我会认”中的识字回生率比课文中的高教师普遍感受到学生较喜欢“我的发现”这一板块,学生参与发现的积极性很高,而且在发现的过程中学会了识字的方法。但“我会

  -

  -

  -优质专业-

  -

  -

  认”的生字,学生记忆的回生率远高于课文中的识字,原因主要是脱离语言环境,没有上下文的联系,学生只有短暂记忆。总之,我们希望这套教材能越办越好。5、百家争鸣

  通过调查、访问和亲自实践,许多教师觉得这套教材如果在以下方面加以完善,将会锦上添花。

  1、识字量过大随文识字,编排得很恰当,但面对刚入学的孩子400字那太难了,特别是农村民族孩子,家里没人辅导,有时候因各种因素,只能走马观花。任务实在繁重。2、上册容过多汉语拼音4单元,课文6单元(20课)容实在太多,孩子刚从幼儿园到一年级,要有一个梯度,如此繁重的学习容教师也累,学习更累,据很多教师反映,一年级上册功课常常要“赶”,“不赶”的话,教不完,如果因为这样的话,那适得其反。三、高段年级教师反应情况:(一)教学问题1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要加强写和指导,要注意提示容易写错的笔画、笔顺,特别是那些不容易写好的字。写字贵在精,而不在多。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由于教学时间有限,又得提高学生的成绩,在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和运笔方法花较少时间。

  -

  -

  -优质专业-

  -

  -

  2字的轻声教学让老师模糊不清。如,《寓言两则》课文中“窟窿”中“窿”标轻声,“盘缠”的“缠”标原调,而此处两字都应该读轻声,老师解释得勉强。(二)、关于课文教学

  从本册开始,课文分精读和略读两种类型。精读是认真仔细地研读,有时甚至需要咬文嚼字,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精读不同,略读只要求粗知文章的大意,不要求字斟句酌。

  (1)精读课文。精读课文是教材的主体,是进行语文训练的主要凭借。在教学中

  要注意以下几点:1.加强词句的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联系上下文,借

  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适当安排一些词句的练习,引导学生接触各种语言现象,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背诵、摘抄等形式,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积累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新鲜语言材料,同时培养对好词佳句的敏感,养成积累词句的习惯。

  

推荐访问:小学编制使用自查报告 自查 编制 小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