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事迹材料 > 中国爱国人士的事迹7篇

中国爱国人士的事迹7篇

时间:2022-02-18 03:05:19 浏览次数:

中国爱国人士的事迹7篇

中国爱国人士的事迹篇1

邱少云(1931——1952),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出生于四川铜梁县(1997年后属重庆市)关建乡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那年被国民党抓去当兵,194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赴朝鲜作战。

1952年10月,为打击在上甘岭的美国和南朝鲜军队,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第29师第87团第9连战士邱少云被选派参加潜伏部队,并担任了发起冲击后扫除障碍的爆破任务。12日上午,敌机向其所在的潜伏区进行低空扫射,并投掷燃烧弹。飞迸的燃烧液燃遍他全身。为了不暴露潜伏目标,邱少云任凭烈火烧焦身体一动不动。他双手深深地插进泥土里,身体紧紧地贴着地面,直至壮烈牺牲。

战后,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文艺工作团赠给特等功臣邱少云烈士锦旗上写道:“献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伟大战士邱少云永垂不朽”。志愿军第15军全体指战员献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祖国人民的光荣”。四川省人民政府和四川省-分会给邱少云烈士家属的锦旗上写道:“光荣之家”。四川省军区司令部、政治部给邱少云烈士的家属的锦旗上写道:“伟大人民的战士,英雄不朽的功绩”。为了表彰邱少云崇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顽强的革命意志,被中国共产党志愿军某部委员会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于1952年11月6日给他追记特等功,1953年6月1日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同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人民议会常务委员会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勋章、一级国旗勋章,并将邱少云的名字刻在金化西面的391高地石壁上:“为整体、为胜利而牺牲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中国爱国人士的事迹篇2

刘胡兰,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人(现已更名为刘胡兰村)。1945年进中共妇女干部训练班,1946年被分配到云周西村做妇女工作,并成为中共候补党员。1946年秋,国军大举进攻解放区,文水县委决定留少数武工队坚持斗争,大批干部转移上山。当时,刘胡兰也接到转移通知,但她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这位年仅不到14岁的女共产党员,在已成为敌区的家乡往来奔走,秘密发动群众,配合武工队打击敌人。

云周西村的反动村长石佩怀,为阎锡山军派粮派款、递送情报,成为当地一害。1946年12月,刘胡兰配合武工队队员将石佩怀处死。阎锡山匪军恼羞成怒,决定实施报复行动。1947年1月12日,阎军突然袭击云周西村,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镇静地把奶奶给的银戒指、八路军连长送的手绢和作为入党信物的万金油盒——三件宝贵的纪念品交给继母后,被气势汹汹的敌人带走。刘胡兰在威逼利诱面前不为所动,被带到铡刀前,眼见匪军连铡了几个人,怒问一声:“我咋个死法?”匪军喝道:“一个样”。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刘胡兰牺牲时,尚未满15周岁。

中国爱国人士的事迹篇3

淞沪会战时期,上海宝山重镇大场失守后,我军侧背失去了屏障,主力部队不得不撤向苏州河以南。10月26日,团副谢晋元奉命指挥八十八师五二四团一营掩护主力撤退。任务完成后,上级命令谢晋元率部守闸北的卫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是中南银行、金城银行、大陆银行和盐业银行四家银行的仓库,称为“四行仓库”,位于上海市区的泥城桥北堍,是一幢七层钢筋水泥大楼,三面厚墙,仅南面有窗,钢筋混凝土结构,可抵御抗日寇本的中型山炮轰击。

当时四行仓库西面的乌镇路与北面的国庆路已被日寇占领;南面是苏州河,东面是公共租界,此时谢晋元营实为“四行孤军”。

谢晋元进驻四行仓库后,迅速组建工程队,设计一种分解式的钢筋水泥碉堡,再利用原有房屋、残墙及沙袋、钢板构建工事联结,做成一道道互相支援、火力交叉的纵深防御网。他要求营、连长仔细检查工事建筑是否坚固。一天中午,敌人突然向我军驻地猛轰,炮弹如暴雨般落下,掩蔽部附近一座的四层楼房被炸成平地,我军阵地却没有伤亡,有效地狙击敌人疯狂进攻。事后,孙云副班长说:“还是谢长官有经验,否则我们这一班人全牺牲了。”

趁打退敌人之机,谢晋元连忙指挥部队拉铁丝网,堆沙包,设火力点等。在修筑工事过程中,发现大楼南端连着一家烟纸店,店内有电话,且出店门有曲折小道与租界相通。这是孤军与外界联系的渠道。

谢晋元在战斗间隙,谢晋元写信给孙元良师长,表示他抱着为国捐躯“必死决心”跟敌人战斗。

在谢晋元率军跟敌人激战后的间隙,女童子军杨惠敏不顾白天日军的严密监视,扯起一面大幅国旗,跳进苏州河泅过去,潜入四行仓库,把国旗送到谢晋元孤军手中。29日清晨,四行仓库屋顶上一面大幅国旗迎风飘扬。当时闸北一带只有太阳旗在飘动,这面的中国国旗在仓库大楼楼顶升起,外引人注目,隔河观望的上海市民无不拍手欢呼,顿时欢声雷动。甚至不少市民从市郊等地赶来,向国旗欢呼致敬,为四行孤军助威,许多人热泪滚滚,久久不忍离去。迎风招展的国旗不仅震奋了我军官兵的心,而且震奋上海市民团结抗敌的决心。不久,上海乃至全国响彻《歌八百壮士》:

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

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

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

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我们的国旗在重围中飘荡。

在一次谢晋元部打退敌人的时刻,《立报》记者樊放趁机潜入四行仓库要采访谢晋元。当时,谢晋元正在紧张进行作战布署,连忙激动地叫副官转达他的话:“请向上海市和全国同胞致意,感谢同胞们的深切关怀和慰问。为了中华民族,我们将不惜打到最后一枪一弹,流尽每个人的最后一滴血,誓与日寇战斗到底!这是一个中国人的气节,请同胞们放心!”

日军决心拔除四行仓库这颗眼中钉,多次重兵攻击,甚至使用连排炮击。谢晋元部队居高临下,机枪、排枪、手榴弹等一齐开火,一次一次击溃敌人进攻,阵地前日军鲜血染红黑土,伤兵凄号,敌尸枕藉。谢晋元向上级报告战况时说:“据了望哨报告,毙敌在八十名以上,二十八日晨六时许,职亲手狙击毙敌二名,租界民众观看者拍掌欢呼。”

经过四天四夜的惨烈战斗,日军集中兵力、火力猛烈攻击,但我四行仓库守军岿然不动。在短短4天里,在四行仓库这块弹丸之地,我军击退敌军数十次进攻,毙敌200多人,伤者无数,我军仅阵亡7人,伤56人。

日军见硬攻不行,便转而威胁英、法租界-,限令他们命“四行孤军”48小时内退出四行仓库,否则日军将冲入并占领租界。英、法等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威逼蒋介石政府下令谢晋元守军撤出四行仓库。

1937年10月29日,谢晋元预感到形势严峻,写下了遗书:“晋元决心殉国,誓不轻易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倭寇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10月30日晚谢晋元接蒋介石的手令:“珍重退入租界,继续为国努力。”

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谢晋元只能筹划如何安全撤退。第二天,敌人趁我军撤退时,以飞机大炮猛烈攻击四行仓库,并派兵狙击。谢晋元以3挺机枪掩护,率部迅速冲出重围,退入英租界。部队退入英租界后,被英军解除武装,送往胶州公园“孤军营”。

后来,日本人买通内部叛徒杀害了谢晋元,时年仅33岁。上海人民为了纪念民族英雄谢晋元,建立了晋元中学,还建造了晋元路。

中国爱国人士的事迹篇4

杨靖宇(1905-1940),1929年春到东北,化名张贯一,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在抚顺又两次入狱,备受日本警察署的严刑拷打,始终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和从事的活动。日军看到抗联势力的不断壮大,感到十分恐惧,在1938年下半年调集重兵对抗联进行“围剿”,并以万元巨金悬赏杨靖宇头颅。

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杨靖宇率抗联战士与日军作战40多次,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抗联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战士们只好以草根、树皮充饥,甚至将衣中棉絮掏出来吞咽。日军曾千方百计诱其投降,但杨靖宇坚定地表示:“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头颅不惜抛掉,热血可以喷洒,而忠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动摇的。”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

中国爱国人士的事迹篇5

曾国藩是中国历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都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变得不知所终。

感悟:伟大的成功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的,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中国爱国人士的事迹篇6

现在,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都有以张自忠命名的街道。因为张自忠是为国捐躯的将军,是“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经常教育部下:军人只有以必死的决心去战胜敌人,才能对得起国家和自己的良心。

1940年5月,国民党军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军在湖北襄樊一带抗战。大洪山一战,他们消灭了1000多名日寇。日军疯狂报复,派重兵包围过来。张自忠和士兵们坚决抵抗,他手举步枪高喊:“弟兄们,一定把敌人消灭!”一天过去了,阵地还在,他们却一天没吃东西。第二天,敌人用飞机大炮轰炸。张自忠几次率军反击,没有成功。部下劝他突围,他说:“我要撤了,这一带就保不住了。我要用身体来保卫湖北西部河山!”后来他们被困在杏儿山上,无法冲出去。张自忠左肩受了伤,他说:“我是不打败仗的,败只有死,我不能对不起部下。只有誓死不退,才能抗敌保国。”

日军冲了上来,张自忠身中数弹,仍然立在山头,坚持抵抗。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胸部,血喷不止。他倒在地上对副官说:“我这样死得好,对得起国家,对得起民族……心里平安。”说完,他又顽强地站起来,向敌人扑过去,敌人的子弹又射中他的腹部和头部。张自忠为国尽忠了,他是在抗战中牺牲的中国军人中职务的一个。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样的人。

中国爱国人士的事迹篇7

因为年代太久远,姜尚姜子牙的生卒年不可靠。传说他活了100岁,这毕竟是传说。不过说姜太公大器晚成那是肯定没问题的。很有代表性,也很有传奇性,不过可能没几个人有这样的运气。当然自己的实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姜尚在辅佐周文王期间,为强周灭商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内外政策。周文王死后,武王姬发继位,拜姜尚为国师,尊称师尚父。姜尚继续辅佐周国朝政。武王十一年,武王举兵伐纣,在牧野大获全胜。周朝建国之后,姜尚因灭商有功,被封于齐,都城营丘(今日临淄市临淄北)。

中国有句老话“太公八十遇文王”。很可能夸张了。不过我记得在那里看过,说姜尚72岁被拜为国师,可信度就高些。无论是八十遇文王,还是七十而拜相也好,足以勉励我们每一个人。

推荐访问:爱国人士 中国 事迹 中国的爱国人士和事迹 关于爱国的人士的事迹 中国爱国事迹 中国爱国名人的事迹 你还知道哪些爱国人士的事迹呢 著名爱国人士的爱国事迹 从古至今的爱国人士的事迹 中国有哪些爱国人物事迹 中国有哪些爱国人士的事迹 中国爱国人士的事迹简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