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主题教育 > 让孩子拥有一双金耳朵教案(全文完整)

让孩子拥有一双金耳朵教案(全文完整)

时间:2022-06-14 12:30:06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孩子拥有一双金耳朵教案(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让孩子拥有一双金耳朵教案(全文完整)

 

 让孩子拥有一双“金耳朵”

 嵊州市五爱幼儿园

 陈玉蓉 【摘要】

 】:

 倾听习惯是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重中之重,它是孩子摄取知识的有效保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张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课堂是孩子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对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只有真正学会倾听,才能实实在在将语文学习进行到底。

 【关键词】

 幼儿 学会倾听 意义 对策 【正文】

 《幼儿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使孩子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流,发展合作精神。”这里的“倾听”是指“把感官、感情和智力综合起来,寻求其含义和理解的智力和情感过程。”倾听与听到不同。听到是一处生理过程,是声波在耳膜上的震动,是电化脉冲从内耳向大脑中枢听力系统的信号传递。听到只是入了耳,但不入心。而倾听是累人的,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倾听必须集中注意力,而且要让听到的内容和自己的认识和知识结构进行比照,从而与所听的内容发生冲撞或融合,只有发生了冲撞和融合,别人的讲话才对你有意义。好的倾听不仅能听懂对方的语言文字,而且能穿透文字,理解对方表达的感受。

  由此可见,倾听习惯是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的重中之重,它是孩子摄取知识的有效保证,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基础。学会倾听能使孩子利用别人的智慧,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使自己不断加厚知识积累,也能使孩子萌发灵感,触类旁通,同时还能使孩子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一、透视课堂 扣问倾听 在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成长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我们的课堂比以往活跃了,孩子们的个性张扬了,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了。但在活跃的背后,我们也看到这样一些不和谐的情景:

 镜头一:课堂上,小手林立,孩子们踊跃发言,气氛很是活跃。一个孩子的发言还没有结束,其他同学就迫不及待地举起小手,“我来,我来”的叫声不绝于耳。但是,他们都只顾着自己表达,而没有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以至于一再重复别人发言的内容。

 镜头二:课堂上常常有这种孩子: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做自己的事;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他思绪飞扬,心儿早已飞出课堂;做作业,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强调,他却根本没听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镜头三:课堂上孩子们都会努力表现,双手平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老师或黑板一动不动。可当叫到他时,他却一无所知。其实,这就是一种“假”听,如果他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老是会有时间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孩子之所以这样,是为了引起老师地注意,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与表扬。

  以上镜头在我们的课堂上频繁出现,显然,这都是因为孩子不认真倾听引起的。其实,“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取得外界讯息的关键,是学习的基础。王尚文教授曾经说过:听,是学习的精髓。的确,孩子只有真正在课堂上倾听,聆听教师的讲课,聆听他人的发言,才能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索,才能更好地参与课堂活动,也才能产生与他人智慧撞击的火花。那么该如何在语文课堂上培养孩子的倾听意识和倾听能力呢?

  二、感知倾听 理解倾听的重要性

  (一)用富有情趣的氛围 暗示倾听的重要性 孩子年龄小,心理发育不成熟,要让他们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光靠干巴巴的说教是达不到效果的。我们可以利用教室的有限空间,给孩子以长久的暗示。例如:在教室的阅读角上,贴上有关倾听的名言:“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听也是读,用耳朵读”……又如:在教孩子字时,我发现“聪”的构字很有意思,于是就萌生了将“聪”引进课堂引导孩子重视倾听的想法。我将一个大大的“聪”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孩子:聪明的孩子首先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因为“聪”字把大大的耳朵放在第一位,会动耳倾听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其次呢,聪明的孩子会动手、动口和用心,其中“用心”是基础,放在“聪”字的右下角,而“聪”字右上角那两点,不正像一双勤劳的小手吗?它告诉我们要先做再说,多做事少说话,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以这样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暗示、引导孩子善于倾听。

 (二)趣味语言渲染 强化倾听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普遍的现象:教师的注意力往往只集中在那些正在 “说”的孩子身上,而常常冷落了更大一部分正在“听”的孩子。因此,我常常有意坐到“听众”中间和孩子们一起听,让他们明白“倾听”的重要性。在倾听孩子发言的时候,我注意环顾四周,以了解孩子听的情况,并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表扬,对听得不认真的及时提醒。“大家看,×××

 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自己的想法,多棒啊!”“ ×××真厉害,这么小的区别都被他听出来了,他有一双金耳朵!”“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孩子,也同样喜欢专心倾听的孩子。”……小年龄的孩子模仿意识强,往往表扬的是一个,受益的是一大片。教师的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把小家伙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一个比一个听得认真。

 三、变无趣为有趣 引导孩子爱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长时间的“倾听”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年龄的孩子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作为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从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孩子不爱或不会倾听的原因有:①孩子对活动的内容、形式不感兴趣;②孩子爱自我表现,对其他伙伴的回答不感兴趣。③愿意去听,可是不知该听些什么?如何对症下药,在课堂中解决这些症结,培养孩子的倾听兴趣,使孩子们喜欢倾听呢?

  (一)情味语言作向导 引导孩子爱听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都以自我为中心,爱表现自己,而且小年龄的孩子由于年龄的限制,自制力较差,绝大部分孩子喜欢别人听自己读,缺乏耐心去听别人读。在这样的时候,教师应该以巧妙的语言,给孩子明确的导向,让孩子知道在别人读书的时候自己应该做什么。

 比如:一位教师教学《小铃铛》一文时,设计这样的片断:

 师:这个故事里会出现了哪些小动物? 生 1:(教师依次出示图片启发幼儿)有小花猫、小花狗、小白兔、小山羊。

 师:你喜欢它们吗?它们可是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啊,你听,它们发生了什么事呢?

 生 2:小花猫的铃铛真漂亮,这些小动物都很喜欢,他们想戴一下小铃铛,可是小花猫不愿意。

 生 3:后来,小花猫遇到了危险,是小动物们救了它。它愿意和好朋友一起分享东西了。我们有好的玩具时,也要大家一起玩。

 师:说得多好啊!你不仅有一双金耳朵,还有一个金头脑呢!

 在这个案例中,“听”者因为有了明确的兴趣指向,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到整体把握这一要求上来,在倾听的状态下完成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二)巧妙情境来引路 在倾听中想象品悟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孩子对事物的指向性注意是比较短暂的,要求孩子长时间的保持高度注意去倾听也是不太现实的。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就要让孩子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

 把教学内容巧妙地寓于各种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以激发孩子主动品味语文的兴趣。新教材中,引入了很多孩子喜闻乐见的内容,作为教师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感性材料,结合多媒体或其他有趣的教学方式,才能极大的激发孩子的倾听欲望。

 《克利的微笑》这一课,为了让孩子理解真诚的微笑能给大家带来快乐,教师作了如下设计:

 师:(出示笑脸标志)看到了笑脸你想到什么?教师小结后,引出主题:有一条名叫克利的鳄鱼,它也喜欢微笑,一起来听听他的故事,看看故事的名字是?《克利的微笑》 生:(还没等老师发问,有的孩子就有些忍不住,想马上发表看法了。)

 师:别急!稍等!不说,把你体会到的先放心里,等一下老师会给你们机会发言的。(教师接着讲)动物们喜欢他吗? 为什么呢?有什么办法能让动物们喜欢上他呢?你们来帮克利想想办法? 生:用布把嘴巴遮起来。

 生:笑的时候尽量别把牙齿露出来。

 生:动物遇到危险时,去帮助它们。

 师:刚才你想说的是这些话吗? 生:是的。

 师:你瞧,他们都是你的知己呢!

 这样的语文教学,因为联系孩子的生活情境,读的和听的孩子都会有相同的感受,那么听者就会认真地去听别人是否表达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不让孩子说破,而是去听别人的表达,也是因为低段的孩子不能把这些重要的词句完全把握,那么让大家来共同琢磨品味词句,在听中不断补充自己的见解,丰富自己的想象,从而达到理解文本,在咬文嚼字中品出文本的意蕴。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读的孩子感到自己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听的孩子也懂得了欣赏、理解别人,一举多得。

  四、教给方法 使孩子会听

  (一)细化要求 用心用情倾听 以往,我们一直要求孩子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孩子们对此认识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比如:听别人说话时,要眼睛直视对方,聚精会神地听清楚听明白,在别人还没讲完时,不要着急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听完以后要想一想,他说的或问的是什么?如果自己没有听清楚,可以再问一问,如果听清楚了,自己会回答,再说出自己的意见。具体来说,在课堂教学中,在孩子听时,首先要将孩子的

 注意力导向语言文字的层面,让孩子在字里行间琢磨体会语言文字的美妙。其次,引导孩子注意同学说话或读书时的语气,思考这种语气是要表现什么,老师和同学是强调了哪些字词句,从而突出这种体会。使孩子在长期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语感。再次,边听边思考,如有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让孩子在心里猜想要发言的同学会说些什么。再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最后想想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和自己的答案有没有联系。或者在他们的答案上加以改进,使自己的回答更完美。如果别人的读书或回答让你满意或高兴,请你的眼睛看看他,对他笑一笑,时刻与老师、同学同思共想,在情感上与大家产生共鸣。慢慢的孩子知道在别人读书或回答问题时要用心去对待,要用情去参与。

  (二)适时提醒 促使努力倾听 持久性和自控性差,遗忘快,是小年龄的孩子的年龄特点。你刚跟他提醒过,他转眼就忘了。这就是大人们常说的“左耳进,右耳出”。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仅要从孩子实际出发,形式多样地组织学习活动,而且还要注重适时提醒。

 遇到一些新课的重要之处或孩子的精彩发言后,我会马上示意孩子进行复述或点评。如:刚才他说的一个很精彩的词语是什么?你能说说吗?这样能促使那些分心的孩子集中注意力,对孩子也是一种及时的提醒,有利于孩子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地养成。这一形式,较适合需孩子长时间持续倾听的学习活动。

  (三)听说结合 养成倾听习惯 听和说是密不可分的有机结合体,听的目的不只是听,倾听能力更多是通过说话表现出来,有了专注的听,才会有准确的说。而“说”不是只給自己听,因此,我在教学实践中,注重将听与说结合起来,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倾听的好习惯。如在教学《收集东收集西》中,孩子过于关注自己想的办法而忽略了听别人的内容,以致生生互动较少,我就设计了一个“你说我听”的活动。先让一部分孩子说说自己想的办法,另一部分孩子听。然后请听的一方汇报:“我听懂了××想收集的是…”但双方交际并没有在这一层面上终止,紧接着,汇报者还要征询原说话者的意见:“请问我说得对不对?”促使原讲话的一方也认真倾听,根据汇报者的表述,做出相应的对答。这样一来,孩子的倾听有了目标,交际的双方不断地发出信息,听者和说者的地位又随着交流的需要不断转换,成为真正互动的口语交际。此外,我经常让孩子以“小评委”的身份,对其他孩子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及时表扬会听、会评的同学,让孩子体味到学会倾听的喜悦,产生不竭的动力,从而更加注意倾听。当然在评价时,要引导他们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然后再有礼貌地进行指正、

 补充。

 (四)树立榜样 激发倾听兴趣

  孩子地模仿性强,向师性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给孩子树立可感的榜样是十分必要的。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面对一个个鲜活的孩子,可曾用心去体会孩子的发言?可曾要求自己认真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当孩子在发言的时候,你是否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孩子发言的质量如何,绝不在孩子发言地时候做其他事;是否做到了让孩子把话说完,不轻易打断孩子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课后与孩子谈心、受理孩子的“告状事件”时,是否注意耐心听取孩子的陈述,给孩子一个展现个人思维的机会。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孩子倾诉自己的感受,使孩子得到表达的机会,享受表达的愉悦。教师内心地倾听,能让孩子觉得自己得到了教师的器重、认可和尊重,能激起孩子的发言欲望。更重要的是,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孩子说话的习惯,无疑是对孩子一种无言的教育

  一位老师在给孩子上课时,“一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坐在第一排的一个小女孩又轻又急切地说:“老师说错了!”正是这句话给了这位老师一个良好的机会。当老师把一颗鲜红的五角星贴在她的额头时,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无比惊讶和羡慕。于是,老师告诉孩子们:倾听是最好的学习方式之一。老师把一个大大的“听”字写在黑板上,孩子们惊叹“好大的听字!”此刻,这位老师不仅把听字写在了黑板上,同时也把上课要认真仔细地听写进了孩子们的心里。

  (五)争分夺秒 提高倾听质量 口头语言毕竟不同于书面语言,它有很强的时效性,当一个人的话音落下,有人能抓住其中的大意,甚至是话中隐含的种种深意。也有人只是一知半解,抓住其中的一鳞半爪。那么我们该做的是提高孩子倾听的质量。孩子的好奇心是很强烈的,他们的好胜心同样不示弱。让孩子意识到这样的机会只有一次,错过了就不再来。因此有时在课堂上也可以用一用这样...

推荐访问:教案 耳朵 拥有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