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范文大全 >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时间:2022-11-02 09:30:26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供大家参考。

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浅述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文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已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较少依赖他人而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独立获取语文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随着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县局下发的“六四五”教学框架和“联读导学”教学模式均要求教师积极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无论是合作学习,还是探究学习,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倡导自主学习应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教学理念。

  从我担任一个学年的课改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自主学习状况并不理想。大多数同学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课堂上很少有人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即使少数学生在自主学习,也只是浮于表面而收不到实效。究其原因就是在长期的传统教学中,都是强调“教师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怎样学”,课堂成为教师自我展示的舞台,教师不敢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自主学习,担心影响教学进度而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学习的惰性,在学习上对老师有了依赖性,那种想要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精神需求消失殆尽。

  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我认为应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入手,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并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使小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一、激发兴趣,树立信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 自主学习兴趣是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地创设一种情趣盎然、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努力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要学会宽容,鼓励学生在学习上的发现,允许学生在学习中犯错,学习同伴之间要学会相互尊重、赏识。只有在这样一种 宽松的心理环境下学习,学生才能消除紧张的学习心理,保持心情的舒畅,迅速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乐于主动学习,敢于质疑。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农村的小学生社会交往活动少,生活视野比较封闭,个性心理较内向,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差。在经过长期的传统教学洗涤之后,学生根本无法接受自主性学习,面对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感觉力不从心,毫无自信可言。为此,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听我讲”的传统思想束缚,用信任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在课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可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放手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课文,感悟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阅读中回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的每个成员应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脑。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反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要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这种评价应以肯定、表扬为主,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主学习的动力,牢固地树立起自学的信心。

  二、授之以渔,掌握方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自主学习的热情还不够,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刚开始学生的能力不够,自主学习流于形式而收不到实效。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教师应积极引导,通过各种途径的训练让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1、语文预习的方法 课前预习是学生主动学习行为。学生通过预习,不仅能了解课文内容,扫除了阅读障碍,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基础,还能强化了学习动机,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县局制定的学案导学要求,我坚持撰写预学案,并提前两到三天发给学生,让学生按预学案的提示有充分的时间去预习。预学案中提出了学习要求,规定了学习范围、内容,明确了学习时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从预学案的提示中逐步领悟到最基本的预习方法,明白了课前预习主要完成三个任务:一是学习生字、新词等,为理解课文作好铺垫;二是通读感知,即了解课文大致内容,说出这篇课文写了什么事,主要人或事是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三是要学生收集与课文学习有关的材料。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能力,我要求学生预习做到 “四个提倡”, 即提倡“三问”:问自己、问字典、问别人;提倡边读边想,在书上进行标注;提倡写预习笔记;提倡自己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课,使学生的预习质量不断提高。

  2、语文质疑的方法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善于提问。质疑可以使学生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课标》中,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县局下发的“六步、四疑、五悟”教学框架明确提到了课堂教学须有学生寻疑和质疑的环节。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的地方很多,如结合文章课题质疑,抓住文章的空白处质疑,根据文章的写作特点质疑,从修辞手法处质疑……课堂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适时、灵活地作出选择。

  《穷人》这篇课文有处看似矛盾的地方:桑娜是无私、善良的,但她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之前内心十分矛盾。教学时,我抓住这个矛盾之处引导学生质疑,重点分析桑娜矛盾心理?大多数同学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交流,体会到桑娜的心理非常的真实。因为她自己家的生计都难以保障,所以面对这两个孤儿时才会非常矛盾、犹豫,最后她的无私战胜了自私。这种心理符合真实的情况,也更能反映出她的伟大。

  3、根据语文知识的规律性进行学习的方法 所有学科的知识看似纷繁复杂,但总有其规律性和内在联系,教师如果能归纳其规律性并教给学生,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们在教学学生认识“江”字的意义时,就要告诉学生“三点”表示“水”,是由书写时演变而来的。凡带“三点“的字都与“水”有关。学生依次类推,很快就可以掌握一大批字的大概意思。如带“扌”与动作有关,带“忄”的与心理活动有关,带“辶”的与运动有关。这样就教会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识字方法,逐步奠定了学生自学识字、辨字、辨义的基础。

  再如,语文教材篇目繁多,但只要理清文体,还是万变不离其宗的。记叙文的学习,围绕其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及结果进行,掌握其中心思想,叙述顺序、表达方式;说明文的学习则要掌握主要特点、种类和说明方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和弄清说明的顺序;应用文的学习,则要牢记其 写作格式,把握写作要领。当学生掌握了这些文体的写作常识后,对于以后的自学、阅读、写作都受益无穷。

  4、课后自主复习的方法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要指导学生根据遗忘规律及时复习、多次复习。每学一个新知识就要让学生及时复习以阻止识记后立即发生的快速遗忘,并通过多次复习达到长久保持的目的。如生字的识记,在每一课学完后就及时巩固,一个单元学完后再次复习,期中期末测试时再进行集中复习,这样一般能收到很好的识记效果。

  其次,要教给学生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复习并不等于单纯重复,机械重复活动不仅容易使使大脑疲劳。运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则会使学生感到新颖生动,激发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复习效果。还是以生字识记为例,除了采用看拼音写词语、听写等常见方法外,还可采用找朋友(形近字辨析)、请你当医生(纠正错别字)、开火车(生字组词接龙)等多种方法,学生往往在玩中生动活泼地复习巩固了知识。

  三、坚持训练,养成习惯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保障 应试教育的质量观是以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而素质教育的质量观既包括了知识,还应包括学生的能力以及学习品质。自主学习习惯就是课改形式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品质,它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有了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去完成教师安排的的各项任务,能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而不至于中止自学,甚至是自己发现学习内容。小学生要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比较多,涉及到学习活动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自主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同学之间相互切磋琢磨的习惯,坚持阅读、积累的习惯、勤于动笔和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反思自身学习的习惯…… 习惯属于养成教育内容,而养成教育决非朝夕之功,必须坚持不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应从每个学习环节抓起,目标明确,严格要求,同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督促、鼓励。另外,还需要采取持久的训练,如:坚持写日记、写周记,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等。语文自主学习习惯的训练,要科学安排,要求做到适量、适度;同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围绕教学目标,设计 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调动学生的兴趣,提高训练的质量;训练也不只是局限于课堂,可以向课外延伸,把课内获得的自学能力运用到课外语文学习的实践中,如开展课外阅读,讲故事,社会调查等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循环中进一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教学的一个方向,是新课程标准真正进入课堂的一把标尺。让学生乐于、善于自主学习是当前课改形式下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只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重视自主学习方法的引导,通过适量训练,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能主动学习,独立思考,不断获取新知识。

  

推荐访问:标签 小学生 自主学习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