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范文大全 > 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时间与主题优秀4篇(精选文档)

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时间与主题优秀4篇(精选文档)

时间:2023-10-11 10:25:05 浏览次数:

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时间与主题优秀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时间与主题一大:1921年7月23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党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时间与主题优秀4篇,供大家参考。

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时间与主题优秀4篇

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时间与主题优秀篇1

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时间与主题

一大:1921年7月23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再上海举行。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确定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任务是: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再广州举行。讨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对国公合作的方针和办法做出了正式的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这种形式实现国公合作。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党的第四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内容作了更加完美的规定: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封建的经济关系。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期待这次大会能清醒判断当前局势,回大人们最焦虑的如何从危难中挽救革命的问题。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再莫斯科举行。确定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民主革命,总任务是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民主专政,并规定了工农民主专政的10大纲领。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再延安举行。通过详尽的讨论,一致通过关于政治、军事、组织方面的报告,通过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新的党章,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再北京举行。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九大:1969年4月1日-24日在北京举行。讨论和通过了党中央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通过了党中央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选出新的中央委员会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宣告历时十年的文革结束,提出这一时期的总任务:为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总结拨乱反正的经验,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制定了新的完善的党章。

十三大:1987

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时间与主题优秀篇2

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时间与主题

一大:1921年7月23日,先在上海,最后一天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讨论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问题。

二大:1922年7月16日至23日再上海举行。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确定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任务是:消除内乱,打到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打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三大:1923年6月12日至20日再广州举行。讨论孙中山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问题,对国公合作的方针和办法做出了正式的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以这种形式实现国公合作。

四大:1925年1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举行。党的第四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工农联盟问题。对中国民主革命内容作了更加完美的规定:在反对国际帝国主义的同时,还要反对封建的军阀政治和封建的经济关系。

五大: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期待这次大会能清醒判断当前局势,回大人们最焦虑的如何从危难中挽救革命的问题。

六大: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再莫斯科举行。确定中国革命的性质仍然是民主革命,总任务是建立反帝反封建的农民民主专政,并规定了工农民主专政的10大纲领。

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再延安举行。通过详尽的讨论,一致通过关于政治、军事、组织方面的报告,通过政治决议案,军事决议案和新的党章,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再北京举行。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九大:1969年4月1日-24日在北京举行。讨论和通过了党中央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选出了新的中央委员会

十大:1973年8月24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通过了党中央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选出新的中央委员会

十一大:1977年8月12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宣告历时十年的文革结束,提出这一时期的总任务:为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十二大:1982年9月1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总结拨乱反正的经验,制定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正确纲领,制定了新的完善的党章。

十三大:1987

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时间与主题优秀篇3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基本情况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历史的必然

历史告诉我们,农民阶级的两大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因自身的局限而功败垂成,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努力(洋务运动)因制度腐朽而望洋兴叹,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因软弱和妥协而饮恨京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因自身局限而望袁兴叹。

二、历届全国党代会概况

1、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7月23日至8月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出席代表共13 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代表全国 50多位党员。一大选出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2、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二大选出由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3、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党员420人。三大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组成中央局。

4、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党员994人。四大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5、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80多人,代表党员57967人。五大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陈独秀为总书记。

(2)党的五大闭幕后,武汉政府所辖地区的危机越来越严重,反共事件不断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鲍罗廷和陈独秀等仍企图以让步来拉住汪精卫集团。党内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不满越来越强烈。7月中旬,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指示,中共中央实行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

三、张太雷五人组成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6、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为了认真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革命斗争的路线和任务,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84人。六大选举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工人出身的向忠发(1931年6月22日被捕)被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他虽被选为中央主要负责人,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7、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瑞金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1934.10.16.—1935.10.19.)。

(3)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1935.1.15.—1.17.)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5)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6)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三个师: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委罗荣桓;第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委关向应;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委陈浩。全军共

4.5万多人。接着,在南方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全军共1.03万人。红军改编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国共两党军事上的合作,推动了全国抗战和国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7)1938年9月至11月,党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全会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党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重申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战。会议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8)1940年8月20日夜至12月5日,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9)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0)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1)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4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七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8、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三大战役”的胜利:连续发动了辽沈(1948.9.12.—11.2.,历时52天,歼敌47万)、淮海(1948.11.6.—1949.1.6.,历时66天,歼敌55.5万人)、平津(1948.11.29.—1949.1.31.,历时64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三大战役。

(2)渡江战役的彻底胜利: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人民解放军迅即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举行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刘邓等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于4月20日夜至21日,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彻底摧毁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二十二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4)抗美援朝:(1950.10.19.—1953.7.27.)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帝国主义扩大侵略的野心,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世界上的分量。帝国主义从此不敢轻易欺侮和侵犯中国,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选出14名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由上述6人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纠“左”过程中的曲折

1958年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共产”风、浮夸风、高指标和瞎指挥等“左”的错误)。

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题由纠“左”变为反右。8月2日至16日举行党的八届八中全会通过决议,认定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犯了“具有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性质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随即在全党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反右倾”斗争。

(7)“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和政治上“左”的错误的发展 在严重困难面前, 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表明:三年来造成严重后果的“大跃进”运动实际上已被停止,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新轨道。

9、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10、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11、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 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2、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3、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4、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15、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16、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7、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资料1: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发动政变为止,结果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 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资料2: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79亿元;1978年,3645亿元。2002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0.03万亿元增加到47.3万亿元,年均增长10.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

历届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时间与主题优秀篇4

中国共产党历届全国代表大会基本情况

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成为历史的必然

历史告诉我们,农民阶级的两大运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因自身的局限而功败垂成,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努力(洋务运动)因制度腐朽而望洋兴叹,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因软弱和妥协而饮恨京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辛亥革命因自身局限而望袁兴叹。

二、历届全国党代会概况

1、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7月23日至8月3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最后一天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出席代表共13 人,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可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代表全国 50多位党员。一大选出由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2、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二大选出由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高君宇、邓中夏组成的中央执行委员会。

3、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30多人,代表党员420人。三大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谭平山、毛泽东、罗章龙组成中央局。

4、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1月11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20人,代表党员994人。四大选出新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彭述之、蔡和森、瞿秋白组成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总书记。

5、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在革命的紧要关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在武汉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80多人,代表党员57967人。五大选举陈独秀、张国焘、蔡和森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陈独秀为总书记。

(2)党的五大闭幕后,武汉政府所辖地区的危机越来越严重,反共事件不断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鲍罗廷和陈独秀等仍企图以让步来拉住汪精卫集团。党内对陈独秀右倾错误的不满越来越强烈。7月中旬,根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的指示,中共中央实行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

三、张太雷五人组成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6、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为了认真总结大革命失败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革命斗争的路线和任务,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代表142人,其中有表决权的84人。六大选举苏兆征、向忠发、项英、周恩来、蔡和森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工人出身的向忠发(1931年6月22日被捕)被选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兼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主席。他虽被选为中央主要负责人,但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7、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1931年11月7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在瑞金举行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被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2)1934年10月16日,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长征:1934.10.16.—1935.10.19.)。

(3)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1935.1.15.—1.17.)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5)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6)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9月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三个师:第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委罗荣桓;第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政委关向应;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委陈浩。全军共

4.5万多人。接着,在南方八省边界地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除琼崖红军游击队外,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下辖四个支队,全军共1.03万人。红军改编后迅速开赴抗日前线。国共两党军事上的合作,推动了全国抗战和国共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7)1938年9月至11月,党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全会总结抗战以来的经验教训,确定党在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的基本方针和任务,重申必须独立自主地领导人民进行抗战。会议基本上纠正了王明的右倾错误,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8)1940年8月20日夜至12月5日,晋察冀军区、第129、第120师在八路军总部统一指挥下,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

(9)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0)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1)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召开。出席大会的正式代表544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全国121万党员。七大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选举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为中央书记处书记,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兼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主席。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是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8、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三大战役”的胜利:连续发动了辽沈(1948.9.12.—11.2.,历时52天,歼敌47万)、淮海(1948.11.6.—1949.1.6.,历时66天,歼敌55.5万人)、平津(1948.11.29.—1949.1.31.,历时64天,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52万余人)三大战役。

(2)渡江战役的彻底胜利: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命令,人民解放军迅即向尚未解放的广大地区举行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由总前委书记邓小平统一指挥的刘邓等领导的第二野战军和陈毅、粟裕、谭震林等领导的第三野战军,在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中原军区部队配合下,得到江北人民的支援和江南游击队的策应,于4月20日夜至21日,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发起渡江战役,百万雄师分三路强渡长江,彻底摧毁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军占领南京,延续二十二年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宣告覆灭。

(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事件,也是二十世纪世界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4)抗美援朝:(1950.10.19.—1953.7.27.)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帝国主义扩大侵略的野心,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世界上的分量。帝国主义从此不敢轻易欺侮和侵犯中国,为我国新民主主义改革和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5)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026人,代表全国1073万党员。选出14名政治局委员,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为副主席,邓小平为总书记,由上述6人组成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6)“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纠“左”过程中的曲折

1958年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共产”风、浮夸风、高指标和瞎指挥等“左”的错误)。

1959年7月2日至8月1日在庐山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主题由纠“左”变为反右。8月2日至16日举行党的八届八中全会通过决议,认定彭德怀、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犯了“具有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性质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随即在全党范围内展开大规模的“反右倾”斗争。

(7)“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和政治上“左”的错误的发展 在严重困难面前, 1961年1月,八届九中全会正式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这表明:三年来造成严重后果的“大跃进”运动实际上已被停止,国民经济开始转入调整的新轨道。

9、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10、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11、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 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2、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13、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4、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15、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16、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17、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资料1:戊戌变法指1898年(农历戊戌年)以康有为为首的改良主义者通过光绪皇帝所进行的资产阶级政治改革。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发动政变为止,结果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 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历时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资料2:195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679亿元;1978年,3645亿元。2002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0.03万亿元增加到47.3万亿元,年均增长10.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平均3.9%的增速,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升,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7703元增加到2181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476元增加到6977元。

推荐访问: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 历届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