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主题教育 >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8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8篇

时间:2022-02-22 01:22:14 浏览次数: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8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篇1

说实在,没这本书我目前还真不知道傅雷是谁,仿佛傅雷就应该和他的家书绑定在一起似的,曾国藩除了家书人我还是知道一些的,傅雷的话,还真的是“写家书的傅雷”这个印象。

以前听说这本书的时候,版本不同,最无语的就是书中时有时无的英文单词,心里不满道这个人怎么爱卖弄自己的学识,特别是当他听闻儿子的好消息时连说了几个“wonderful”真是让我联想到围城里一个也爱说英文的老先生。

不过这次买的版本英文是有注释的,于是读起来也并不只是不满和无语了。更何况这次不能是随便看看,要写读后感。

家书从1954年到1966年,正是傅聪准备出国留学波兰参加比赛到傅雷夫妇愤而弃世。傅雷对孩子的家教很严格,而且他有句话,真理第一……爱情第二(中间忘了),这是在傅聪有女友时写的。先不说爱情第二,一九五三年正月,就贝多芬小提琴奏鸣曲哪一首最重要的问题,傅聪与父亲争论激烈,傅雷认为儿子太狂妄,”才看过多少书!“,傅雷坚持己见,导致双方严重冲突。在傅雷勃然大怒的情况下,倔强的傅聪毅然离家出走,住在父亲好友毛楚恩家一月余。后因傅雷姑父去世,父亲觉得人生在世何其短促,父子何必如此认真,感慨万千,遂让傅敏陪同母亲接傅聪回家,双方才和解。

这次事件让我深深感受到傅雷家风果然不同,离家出走的理由都和艺术有极大的关系。

书中一些傅雷有关弹钢琴的评价,从字面上可以看出钢琴家琴艺的精湛,但是,普通人的话,真的`能听出什么音色,技巧,“真正的萧邦“吗,看来这只是内行人的共鸣。这些靠听觉的东西用文字写出来还真是更能理解一点。

在傅聪有了女友后,傅雷又开始给两人写起了信,并教育儿子要好好“培养“弥拉,因为作为艺术家的妻子是有些不同的。这么关心两个青年人的初步生活,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后来,弥拉虽然没达到傅雷理想,还是挺合格的。

总感觉傅雷的教育方式对培养艺术家来说是很有用的,而且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艺术家,因此让傅聪断断续续上了几年小学,主要在家督教。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在今天还能不能实行。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篇2

夜静春山空,沏一杯香茶,伏案夜读,有如清风拂面。

在漫长的岁月中,初中只不过是一瞬间,书香弥漫的地方,自信满满,内心愉悦。傅雷庭训,犹如惊蛰之春雷,唤醒了我的斗志。

“人生本是没穷没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路程还长,这只不过是个开场,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翻开书的一刹那,我仿佛看到傅雷拿着笔,一笔一划地写下这些文字,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形象的话语,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儿子傅聪的教导与关爱。

年轻人往往容易高估自己,傅雷在儿子取得国际大奖时,不让其自满和骄傲抬头,告诫儿子事业鼎盛,一定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心,才不会走下坡路。爱国才能成才,这是傅雷老先生对儿子的谆谆教诲。

他从小事发现了儿子的不足:儿子不注意自己来信的字体大小,有时甚至写在邮票上。他写信告诉儿子,在生活中不要那么大大咧咧,要注重细节。在看过儿子的表演后,注意到儿子的演奏姿势,就在信中多次提到,希望儿子纠正,力求完美。

傅聪在父亲严厉的训导下,不负父望,终成著名的音乐家。

《傅雷家书》是傅雷老先生作为翻译家德才兼备的折射。严父之爱有如一碗烈酒,入口辛辣,细品醇香。同时,它也反映出父子二人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艺术的通感,使父子俩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世界上最高的、最纯洁的快乐,莫过于欣赏艺术,更莫过于欣赏自己孩子的手和心传出来的艺术!”

《傅雷家书》不仅是一部艺术初学者必备的最好读物,更是一部教子成龙的经典教科书。我要劝爸爸也读读这本书,对我提出更高的要求。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是莘莘学子的每日之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学以致用,这是我的感悟。不知不觉已过去一个时辰,我合上“经典”,品一口香茗,郑重写下座右铭:“行善积德以常乐,读书历练以自强。”

放下笔,我虔诚地双掌合什,对夜空许下诺言:“我绝不会让父母‘望女成凤’夙愿落空。”

感恩《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篇3

你可曾在喧嚣﹑繁杂的世界里寻过爱的足迹呢?或许,在傅雷给儿子写的封封书信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傅雷家书》包含了傅雷这位伟大的父亲对儿子的苦心孤诣,这份跨越千山万水的爱,让我在文字中领会到了父爱如山,深沉而伟大;也如水,细腻而温柔,就这样涓涓之爱流淌在父与子之间……

“上海已经秋凉了,你那的气候如何?地理书上说波兰是大陆气候,寒暑都在极端。你现在穿些什么衣服。”这哪里是一位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问候,这分明是傅雷在对一个近在身前的儿子日常关心。质朴的语言里,包含着一份如山的爱。“注意:钢丝上有小条子,注明号数,切勿丢掉,否则以后不易分清。钢丝弹性很足,有弹伤眼睛、身、手的危险。你自己千万不可随便拉开,一定要让动手做的人收场。望你牢记在心,万万千千!”傅雷对儿子的爱像空气,无处不在,通过书信,飘越过国界线,爱充斥着儿子的生活。

“……寄你的书里,《古诗源选》《唐五代宋词选》《元明散曲选》你可仔细看,而且要多看几遍,隔些日子温温,无形中可以增加文学史及文学体裁的知识。”傅雷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他还是一位特殊的教育家,学者,对儿子要求严格,在学业上,艺术方面亦是如此。望子成龙之心如此强烈。

天下哪位父母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我的母亲,对我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要求十分严格,她能以身作则,给我树立一个完美的榜样。她的学历并不高,但是母亲的言谈举止总能让我受益匪浅。母亲会以自己的方式教育我和弟弟,也像傅雷对傅聪那样,爱在点点滴滴,教在星星点点。

刘瑜在书中对孩子说:“愿你有好运气,如果没有,愿你在不幸中学会慈悲;愿你被很多人爱,如果没有,愿你在寂寞中学会宽容。”

看,不管是伟人还是平凡父母,对子女的爱都如星辰大海,不容沉浸。

青春易逝,随岁月一同蹉跎的何止吹弹可破的面容,那些懵懂如水的回忆,也会慢慢消逝,我们无需作答,只要在父母的涓涓爱意中成长便可。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篇4

在这本《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孜孜不倦的教导,同时我仿佛感受到了自己的父母正在与我交流,不时地提醒我、鼓励我、教导我……

给我印象很深的是傅雷一家人的优秀,无论是在艺术上的造诣,还是对国家民族的荣辱感,对人格尊严的的高度要求,这些都从书中字里行间体现了出来。

这是在上世纪前期的中国,国力不足来满足学生的高效学习,但是傅雷翻译了很多的世界名著,在艺术上也体现很深的造诣。傅聪弹了一手好钢琴,多次在国际大赛上获奖,并努力钻研多种语言……这需要多强的毅力才能实现呀!我得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给我感受最深的是傅雷对儿子的爱,他与儿子的书信往来一直不断,每一封都体现了傅雷对儿子的牵挂,他的每一封家书都十分认真地完成,毫无草草了事的意思,这使我看到了傅雷成熟稳重的一面,也看到了傅雷对儿子深深的爱。

傅雷在这些家书中强调了一些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等一系列问题,其中,傅雷对儿子的日常行为十分看重,如傅雷在家书中说“你车上的信十分有趣,可见只要有实情、实事,不会写不出好信”,爸爸经常告诉我写文章要透露出真情实感,老师也强调写实,我突然觉得他们就在我的面前。

傅雷对儿子的习惯也非常看重,如“孩子:我忙得很,只能和你谈几桩重要的事。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大衣兜里,或是裤兜里。这两件都不符合西洋的礼貌……”这些语句中看出傅雷注重别人对儿子的印象,但傅雷更注重的是“爱国”,有这一段话“你得抓住时间,抓住机会提高警惕,非苦修苦练,不足以报效国家,对得住同胞。着重自己就是看重国家。”这些话语,令我感触很深。

《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对耐心的父母;一对艰辛的父母;一对坚韧的父母。《傅雷家书》它不仅是傅雷夫妇写给傅聪的一封封家书,更是天下所有父母对孩子不倦的教诲!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篇5

教育分为很多种,有如狂风暴雨一般把你淹没地,有如小鸡啄食一般灵动而有趣的,也有如傅雷对傅聪所做的一般。

读傅雷寄给傅聪的家书,我们读到了许多,有他对傅聪的思念,有他对傅聪的期望,更多的则是经验,人生的经验。他就如一本书,总能给傅聪许许多多的帮助,当然这不是本绝对的书,它又留给傅聪无数的空隙,让他在生活中能将这本书完善,让他在这本书中找到自己面临的问题最终的答案。

这本书也是有原则,有坚持的。比如它所承载的人生信条,最基本的原则,等等。他在告诉傅聪,有些事要由你判断,但有些却不得改变。当然这不是没道理的坚守,因为这本书早已替他承受了后果。

他同时承载这一个精神——平等与独立。从这本书的正文开始是,这两种精神就在文字间开花,何处不平等,何处不独立。傅聪的远行,家书中仅仅是劝诫的劝诫,无疑都在体现傅雷对傅聪的态度——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与他平等的态度去与他交谈。虽然他是傅聪的父亲,但他深知儿子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人,自己不能以自己的要求去规范他。

但这也不意味着放手。在他的影响下,傅聪独立而全面的成长着。他有着自己的见解与父辈的经验,所以他不仅没在任何方面有重大的缺失,反而是健全的。但现在呢?那无数的熊孩子不就是一些对人生认知有缺的孩子吗?那些迂腐不求改变的人不是从小缺失自由与独立的后果吗?

有人会把这推给教育。应试教育固然有一些错误,但你们身为家长,而且已经知道应试教育的不足,为什么不如傅雷一般的教育傅聪呢?

也许他们差的只是一份重视,一份时间,一封信。信作为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交流方式,必然有其优点。也许傅雷的信中便体现了一种或更多种优点,而且有一点是再明显不过的,那就是适宜交谈。在信中,人们往往能真正的交谈,透过层层面具的交流,心对心的交流。傅雷无疑在有意无意之间完美的利用了优点。当然不只信信有这点优点,许多的文体都有这种优点。

那也就是说,做家长的,对于孩子精神方面教育的缺失,其实是可以做到的?

教育有许多种,能让人们所坚持的,大概就只有潜移默化了把。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篇6

看过全文,犹如跟傅雷老师对话一样,一个生动形像的傅雷展现在眼前,似乎傅雷就是我的父亲,在对我进行谆谆教导。对傅雷老师最深的印象,就是傅雷老师的爱子情深,管教有方。以前我曾经看过刘庸老师写的《肯定自己》,也是对儿子的告戒,从字里行间里面体现出了刘庸老师对儿子的疼爱。两本书表现的都是对儿子的疼爱以及管教的方法。而他们本质上却有不同的地方。《傅雷家书》告诉我们的是怎样把握自己的心态,怎样把自己的学业、事业发展完善,而《肯定自己》告诉我们的更多的是开放的思想,以及独立的观念。

接触傅雷老师的《傅雷家书》我就体会到了,一种中国传统的但又包含先进的思想。我很欣赏傅雷老师告诉儿子的学习方法,但我不是很喜欢傅老师对儿子情感的宣泄,与刘庸相比,傅雷明显得比较含蓄、保守。

从书中我体会了父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为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一个舒适的场所学习,用功努力,能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他们辛苦了!而我们还总是不懂道理,逆反的心理一天比一天强盛,置父母的苦口婆心于不顾,一意孤行。其实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没有才能、水平,以后如何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

我想,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的苦心,努力学习,回报他们!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篇7

本学期令我收获最深的一本书就是《傅雷家书》。

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但父亲对我的成绩并不是很注重,反倒更注重我问人处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父亲常常给我讲起以前的故事,虽然我不是很能理解父亲苦苦婆心的教诲,但是我知道父亲只是想让我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父亲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但是父亲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我这个年龄没有经历过的。所以我知道,现在应该好好听取父亲的教诲并且深深的记住,身体力行的去实现。

他虽然不是像傅雷一样伟大的人物,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值得我一生去敬仰、佩服、学习的人。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感悟篇8

无意间再读《傅雷家书》,不禁发出一声感慨:年少无知,一本曾不屑一顾而错过的好书。

初次接触傅雷先生的信是一本杂志上的节选,不是关于家庭细碎,而是谈论着艺术的种种。读罢,了然无味,倘若是我该把《傅雷家书》束之高阁吧。不禁认为别人是在附庸风雅。

再见到它便是不久前了,在图书馆遇到后翻看几页引起了我的兴趣。乍一看,挺厚的一本书,抱着能读多少是多少的心态我把它给借走了。此刻的感觉是:十年间,父子二人丢失的那么多书信,究竟还会有多少我们看不见的情真意切。

对于傅聪而言,傅雷先生亦父、亦师、亦友。相隔千万里,傅雷以不一样身份谈论着关于彼此的事情。作为父亲,收到傅聪信时,他欣喜、宽慰;无信时,心生失望无奈。傅雷先生似乎从来不会为向儿子表示自我父爱的脆弱而感到羞耻,请求傅聪不要吝啬自我的笔墨多多来信。作为学者,他对傅聪叮嘱道“多多介绍国外风土人情,莫要让我落后于这个时代”,期望能够成为他艺术领域的一个对手,赤诚之心现于纸上。

傅雷先生谈论初恋,告诫傅聪“期望热情能永久持续简直是愚妄”;讨论人生,叹息到“不知珍惜是人之常情,但不能因为是人之常情而宽恕自我的这种愚蠢”;提及家教,先生坦诚“我过去的错误要是能使你避免同样的错误,我的罪过也能够减轻几分;你受过的痛苦不在不再施之于他人,你也不算白白吃苦”;想到年迈体衰,坦然说到“草木零落,有兔死狐悲之感,而你们年富力强,蓓蕾初放,私心艳羡,岂笔墨所能尽宣。”

人父,所能做的莫过于此吧。而当父母年迈,心有余而力不足时,他们期望将自我的孩子交给他们的人生伴侣,渴望亲眼见证下一代的成长,然后变成爷爷、奶奶。傅雷先生亦如此,怀着感动为孙子想好了名字,却未能与之有哪怕一面之缘,不幸在__的摧残中随着历史逝去了。

一份份家书写于病榻中、写于书桌上、写于火车上,为了能漂洋过海寄去相思。这些日常笔墨却无意打动了我们。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愿先生在另一个世界安好。

推荐访问:家书 读书笔记 感悟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及感悟 傅雷家书阅读感悟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5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赏析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0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6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15篇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20篇 傅雷家书的读书感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