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主题教育 > 新批评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什么(3篇)

新批评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什么(3篇)

时间:2023-05-03 15:20:27 浏览次数:

篇一:新批评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什么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论大众文化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影响

  作者:张贞

  来源:《文学教育》2015年第12期

  内容摘要: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受到大众文化的深刻影响,一方面充分提倡尊重文本、尊重受众、尊重市场的平民精神,以及批评文体的平民化转向;另一方面也无法避免媚俗化和距离感缺失等问题。

  关键词:大众文化

  文学批评

  平民性

  世俗化

  文学批评从来不是一项依附于文学作品、人云亦云的活动,相反,按照蒂博代所援引的布伦蒂埃的说法,文学批评要承担起判断、分类和解释的功能。尤其是在世纪转型之交的当代中国,新的文学现象层出不穷,如何对良莠混杂的文学文本进行筛选、评判和阐释,成为当代文学批评责无旁贷的任务。在文学生产日益繁多、文学传播愈加便捷的当今社会,为了更好地行使这一功能,文学批评必须坚守独立的精神和价值判断准则,引领公众一起去大浪淘沙,去筛选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挖掘文学作品的审美魅力、探索文学创作的发展前景、总结文学创作的时代规律。立足当代中国社会语境,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公民素质的普遍提升,文学批评逐渐受到大众文化的深入影响,呈现出平民性和世俗性两种发展趋势。

  从前者来说,近年来文学批评开始提倡尊重文本、尊重受众、尊重市场的平民精神。一方面,在充分落实文本细读的基础上进行文学批评成为批评主体的共同追求。正如韦勒克所言,“历史上每个批评家都是通过接触(正如弗莱本人一样)具体艺术作品来发展他的理论的,这些作品是他得去选择、解释、分析并且还要进行评价的。批评家的意见、等级的划分和判断由于他的理论而得到支持、证实和发展,而这些理论也从艺术作品中吸取养分并得到例证的支持,从而变得充实和言之成理。”①在经过大量西方文学理论概念术语的冲洗之后,新世纪以来的批评主体开始意识到立足本土文学实践、解析本土文学文本的重要性:西方文论“的理论预设涵盖世界文学,可是他们对东方,尤其是对中国古典文学和理论却一无所知,他们的知识结构和他们的理论雄心是不相称的。西方文论失足的地方,正是我们的出发点,从这里对他们的理论(从俄国形式主义到美国新批评,从文学虚无主义的解构主义到结构主义,从读者中心论到叙述学)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批评,在他们徒叹奈何的空白中,建构起文学文本解读学,驾驭着他们所没有的理论和资源,与他们对话,迫使他们和我们接轨,在文学文本的解读方面和他们一较高下,也许这正是历史摆在我们面前的大好机遇。”②甚至是一些致力于理论研究、以作品为例来证明所预设理论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的学院派批评主体,虽然很少对具体的作家作品发言,但其内在的批评标准则是“只要选中一部作品来阐释,就等于是承认那部作品有着批评和研究价值,否则对没有价值的作品甚至都不屑一顾,对之保持沉默就等于对之否定,无须去耗费笔墨”③,这就意味着批评主体是在充分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来进行筛选的。相对于曾经依靠晦涩的理论术语来支撑门面、抬高身份的追求,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学批评呼吁的是立足文本、贴近生活的批评精神。这种转变,显然来自平民意识的崛起。如果说曾经有段时间,文学

篇二:新批评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什么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新批评理论述评王宏飞沈阳师范大学摘要:新批评是英美现代文学史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影响颇深。本文依据赵毅衡编撰的《新批评文集》,从新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新批评对诗歌语言的研究、细读法以及这一理论的局限着手,对新批评进行研究述评。关键词:新批评;本体论;诗歌语言;细读法[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9)-14-047-01新批评这一文学理论得名于美国著名的批评家兰色姆,他所写的《新批评》,这本书的许多观点来自于理查斯和艾略特。新批评可以说是英美现代文学史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影响深远。这一理论之所以叫新批评,是由于对旧批评进行了反驳,其中的旧批评有两个:一是作者中心论,把文学研究变成作家生平、传记和考订,作品反而成了作家传记的零件;二是把文学作品当做时代经济、宗教、政治状况的图解。新批评以文学文本词语及其关系为中心,倡导文本细读的批评理论,从文本内部着手研究。一、新批评的理论与方法新批评的理论是指文学和现实之间的关系、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作品的内在构成等问题的理论;方法论指的则是新批评的指导方针。两者显然是相互联系的,方法论是从基本理论推演出来的。[1]新批评比较注重对文学文本本身进行形式主义批评,认为文学的本质就是文学作品,文学研究应该以作品研究为中心,从而对作品的构成、语言、意象等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研究。新批评将“本体论”作为它的批评术语,兰色姆在《世界的形体》中首次提出了文学批评应着眼于诗的“本体”理论,进行局部的和整体的研究。这种研究不关心阅读者的个人感受、作者的背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形势等外部问题,而是主张应该进入作品内部,全面又细致地对作品的内容、形式、结构等进行整体把握和分析。新批评的这种理论和方法有助于人们从总体上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二、新批评的诗歌语言研究新批评理论主要适用于诗歌这种文学作品类型,在诗歌的语言研究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新批评家是把诗与文学作品等同来看待的。诗人在创作时设法找到新的形象以表达体会到的感情,最后逐步把这一行行模糊组合起来的词汇构成诗歌。瑞恰慈又把语境的范围从传统的“上下文”意义扩展到最大限度,不仅是共时性的“与我们诠释每个词有关的某个时期中的一切事情”,而是历时性的“一组同时复现的事件”。[2]艾伦?泰特的“张力”说,是根据形式逻辑中的外延行语义学的诠释。外延指的是词的本义,内涵则指词的引申义。“张力说”将外延与内涵的前缀“ex”和“in”去掉,创造出新词“张力(tension)”,并指出诗歌的意义在其张力,研究诗的张力就是研究其丰富的语言。“反讽”这一手法也普遍应用在诗歌的语言之中,实际上,诗的语言就是反讽语言。瑞恰慈认为,“反讽”能使通常相互冲突排斥的对立面达到平衡。新批评将诗歌的感染力归结为修辞结构的胜利,要想读懂一首诗的真正意义,首先要做的,就是学会识别诗中的反讽手法。诗人常常用反讽的手法揭示诗中的意象,从而营造意境。三、细读法所谓细读法,就是要求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从细节着手,耐心揣摩、仔细推敲文学作品的语言和结构。[3]主张对作品进行仔细推敲,从语言及其结构中寻找线索,对作品中出现的每一个词语都反复研读、推敲。新批评的细读法主要适用于诗歌批评,由于一首诗是一个独立主体,它的内在结构具有张力,语言充满反讽、悖论和含混,因此适用细读法。新批评的追求目标是在文本的“内部”,但是又不能涉及情感,这样看来似乎对诗歌的语言更有可研究性。新批评是一种立足于文本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批评方法,它要求运用隐喻、反讽、含混、悖论、张力等概念和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尽可能详细的分析和理解,从而将作品中的真正含义和神韵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来。诗人总是把平常的现象写得不平常,如丁尼生的诗歌《泪水,无端的泪水》的头一节:泪啊,无端的泪,我不知道它为了什么泪啊,它来自神圣的绝望的深渊这里“无端的”和眼泪的痛苦含义有着冲突,“绝望的深渊”是表明绝望的情感,和前面不知道为什么也是不相容的,这就有反讽的意味,而“神圣的”和“绝望的深渊”也有冲突,这也是一种反讽。又如古诗《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的首联:“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读起来像是在交代这样一个事实:黑夜即将过去,情人不在身旁。但是稍微推敲一下就会发现一个悖论:来是空言,可得知是没来,既然没来又何来的去呢?第二句解开谜题,梦为远别,去绝踪应该是在梦里。作为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新批评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细读法这一方法过于专注对文本的自身研究,导致其忽略了文学与社会、政治、历史等方面的联系,比较孤立、片面,不仅割断了作品与社会历史的联系,还破坏了文学研究的整体性,不利于文学规律的总结和创作实践,从而这一理论从六十年代开始走下坡路,最终被其他理论超越。注释:[1]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2页。[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303页。[3]王一川,《文学批评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66页。参考文献:[1]朱炎皊,《新批评的理论、方法及其在文学欣赏中的应用》,安徽文学,2008年第4期.[2]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12页.[3]赵毅衡,《新批评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4月,第303页.[4]王一川,《文学批评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66页.47(extension)与内涵(intension)的概念,用以对待诗进

篇三:新批评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什么

  

推荐访问:新批评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什么 中国文学 批评 影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