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范文大全 > 构建以社区为基础协同育人体系 家校协同育人事迹材料

构建以社区为基础协同育人体系 家校协同育人事迹材料

时间:2022-04-01 13:11:56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构建以社区为基础协同育人体系 家校协同育人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

构建以社区为基础协同育人体系 家校协同育人事迹材料

龙源期刊网 http://www.wendangku.net/doc/5fcfdd74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c3.html

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协同育人体系

作者:韩荣寨

来源:《江苏教育·班主任》2019年第07期

【摘要】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区三方的教育合力。江苏省无锡市惠山

区华锐实验学校通过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协同育人体系,为流动儿童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他们争取优质教育资源,尽快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协同育人;家校合作;教育环境;社区力量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5-0061-03

【作者简介】韩荣寨,江苏省无锡华锐教育集团(江苏无锡,214100)董事长、华锐教育研究院院长。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社区三方的教育合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家校合作只局限于学校与家庭之間的单方实施或双边的信息传递,而没有构建起以社区为基础的家庭、学校、社区三方共育体系。因为缺失社区的教育力量,我们的家校合作共育变成了教师与家长结成“同盟军”致力于“抓成绩”,学生无法从学校的“小天地”走向社会的“大舞台”。

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家校共育体系,是我们当前“大德育”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从社会层面探索“立德树人、全程育人”的重要抓手。作为一所专门招收城市流动儿童的民办学校,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华锐实验学校从2012年创办伊始,就致力于为流动儿童打造“优质、普惠”的教育模式,并针对流动儿童的特殊性,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家校共育体系。

一、与社区共建“第三课堂”

流动儿童最缺乏社会归属感。很多流动儿童随父母在城市生活多年,甚至一出生就生活

在城市,他们对自己的家乡缺少乡土情感,而在城市中又处于边缘状态,他们长期游离于乡村与城市之间,成为没有归属感的“空心人”。

所以,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需要完备的“三大课堂”。“第一课堂”在教室,教师按照国家课程标准授课,保证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二课堂”在校园,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校

内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三课堂”在社区,让基层街道妇联、团委等牵头组织的各方

教育力量参与进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协作的能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学校与社区共建的“第三课堂”,“第三课堂”让社区成为流动儿童情感归属的家园,这对帮助流动儿童尽早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我们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归属感,与当地钱桥街道苏庙社区共建“第三课堂”——阳光驿站·蒲公英课堂。每天下午学生放学之后,我们安排优秀教师在苏庙社区活动中心进行志愿

推荐访问:家校协同育人事迹材料 育人 协同 构建 构建以社区为基础的协同育人体系 社区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体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