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主题教育 >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平均数︳西师大版(3)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8.2平均数︳西师大版(3)

时间:2022-04-09 14:13:13 浏览次数:

《平均数》教案 教学内容: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西师大的内容,它是在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才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学情分析:
在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描述统计的特征量就是“平均数”,他们在这之前对“平均数”虽然不理解,但对“平均”的含义早在二年级就认识了。而且,通过简单的统计图表的学习,学生已初步具有调查、统计的意识;
也初步具有“移多补少”使两数相等的能力。因此,让学生学习平均数的知识,不要仅仅是为了使学生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更重要的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活动,发展分析、综合的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并向同学交流有关统计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教具:课件、例1的统计图 学具: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 浏览信息,引出平均数 1、 分享信息 (1)四年级学生平均每周上5节数学课。

(2)十岁儿童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36厘米。

(3)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5岁。

2、感知平均数 先引导学生发现了“平均”一词,再说明信息中的数据都是平均数,并揭示今天的课题。(板书:平均数)
3、进行质疑 提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想问什么问题。

二、 探究交流,认识平均数 1、 教学例题1 (1)请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从图中得到什么信息。

(2)提一个与平均数有关的问题。

预设学生回答: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3)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4)同学们汇报求平均数方法。

方法一:移多补少法 问:为什么要把小红的1个移给小兰,把小明的2个移给小亮呢? 生:小兰和小亮收集的水瓶比较少,小红和小明收集的水瓶比较多,求平均数也就是要使他们每个人收集的同样多,所以要把多的移给少的。

利用课件感受移多补少的方法,并说明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法。

问:这个同样多的数是什么?(13)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平均数13表示什么?(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到13个水瓶。)
方法二:计算的方法 问:第一步求什么?为什么要除以4? 生1:求出4个人收集的总瓶数。因为有4个人,所以要除以4。

生2:求出4个人收集的总瓶数。因为要把总瓶数平均分成4份,所以要除以4。

总结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5)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问:平均数13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不是)那它是怎样求出来的?(通过移多补少法、计算的方法求出来的。)
让学生观察这4个实际的数量和求出来的平均数13进行对比,发现:1、每个人实际收集的数量,有的比平均数多,有的比平均数少。2、平均数在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间,也就是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

(6)练习:完成课本92页做一做练习。

判断:体育组男生队的5名队员在学校举行的一分钟踢毽比赛中获得的平均成绩是17个。那么,这5名队员每人实际踢毽的个数一定都是17个。( )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是我们经过数据的处理而得出的,并不能表示每个人的实际数据。每个人的实际数据有可能比平均数高,也有可能比平均数矮,还可能恰巧与平均数相等。

2、 教学例2 (1)
承接这上面判断2的情境,引出体育组的女生队也来参加踢毽比赛,请学生当一次小裁判,看看哪队的成绩好。

男生队姓名 王小飞 刘 东 李 雷 谢明明 孙 奇 踢毽个数 19 15 16 20 15 女生队姓名 杨 羽 曾诗涵 李 玲 张 倩 踢毽个数 18 20 19 19 (2)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小组内交流方法,教师巡视。

(3)
教师反馈巡视情况,写出两种情况“85>76”“17﹤19”,请学生说说对这两种比较方法的理解。

生:85>76表示比较两队的总数,这样比不公平,因为人数不相等。17﹤19表示比较两队的平均数,这样比较就合理。

(4)
请学生分别说说男生队、女生队的平均数如何求,并板书计算过程。

(5)
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平均数进行比较。

出示把这两个统计表做成的两个条形统计图,让学生理解每个人实际踢毽的个数都接近于平均数,由此得出“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三、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二年级第一小组的口算比赛的成绩,让学生比较男生的成绩好还是女生的成绩好。

序号 1 2 3 4 5 6 7 对题数 男生 20 18 19 19 19 — — 女生 16 20 18 20 15 17 20 (1)
预设学生会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在此引导学生观察男生的数据,发现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更快,而女生的平均数用计算的方法比较好。

(2)
根据每个人的实际对题数与平均数的对比,让学生说说给这组同学的建议。

(3)
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有助于科学地指导我们学习,并渗透加强口算能力的思想。

2.回过头看看本节课一开始的信息资料,其中有一条说目前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5岁,有一位74岁的老爷爷看了就落泪了,请学生从平均数的专业角度劝告他,由此引导学生适当做运动,合理饮食,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四、布置作业,课堂总结 1、布置实践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

9-10岁儿童身高正常值 性别 男孩 女孩 身高/cm 135 136 (1)搜集本班同学的身高数据,并分别计算出男、女生的平均身高。

(2)与9-10岁儿童身高的正常值进行对比,你发现了什么问题?能根据你发现的问题给同学们提出一些建议吗? 2、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师总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仅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而且理解了平均数的含义,知道它在生活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积累了很多新的学习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当中解决更多的问题。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 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85>76 17﹤19 男生队的平均数 总数÷份数=平均数 女生队的平均数 17﹤19 答:女生队成绩好。

推荐访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