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主题教育 > 人类媒介演化五次“魔术化效应”

人类媒介演化五次“魔术化效应”

时间:2022-07-05 08:55:02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类媒介演化五次“魔术化效应”,供大家参考。

人类媒介演化五次“魔术化效应”

 

 人类媒介演化的五次“魔术化效应” ——Five "Magic Effects" of Human Media Evolution 作

 者:

 陆地/藏新恒

 作者简介:

 陆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重庆交通大学巴渝学者讲座教授;藏新恒,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

 原发信息:

 《新闻爱好者》(郑州)2021 年第 20212 期 第 10-15 页

 内容提要:

 人类媒介的发展经历了自然媒介、人工媒介和电子媒介三大阶段,其中每个阶段又对应着不同形态、不同功能的媒介。但是,媒介的形态和功能如何演进到了今天的状态?为何后来的媒介能够挤掉、覆盖甚至取代前面的媒介?古今媒介的进化有无一个简明扼要的共同规律?作者以全新的研究视角,揭示了“魔术化”程度的由低到高就是人类媒介进化的共同规律,并经历了五个特征明显不同的发展阶段,为媒介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洞彻未来的窗口。

 Five "Magic Effects" of Human Media Evolution

 关

 键

 词:

 媒介发展/魔术化效应/进化

 期刊名称:

 《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

 2021 年 10 期

 在人的面对面交往中,视、听、嗅、味、触五种感官都能够传达或者接收特定的信息。随着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仅凭人类的感官

 系统很难传递和保存特定的信息。因此,人类不断地尝试利用体外化的技术和物质来改善信息传递的速度、效果和范围,一代又一代的新媒介也就应运而生。

  从传播学的角度观察,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信息传播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自然也是一部媒介发展的历史。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媒介,但后来的媒介总是要超越前面的媒介。为什么媒介总是后来居上?人类媒介的演化和替代有没有什么共同的规律或密码?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思考,笔者认为,魔术化效应就是人类媒介进化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普遍规律。所谓媒介的魔术化效应,就是媒介因技术发展和形态变化所展现出来的特殊功能和魅力。自人类诞生以来,媒介的魔术化效应总共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各有显著的功能和不同的特征,每个阶段都是对前一个阶段的进化和强化。

  一、语言的诞生带来信息传播的第一次魔术化效应——史前自媒体时代的存在

  人类最早的传播活动应当是肢体行为和声音,但是,肢体行为和声音内涵的不确定性与传递范围的有限性,使其传播信息的能力十分有限。距今约 35000 年-50000 年前,有着确切含义且约定俗成的人类语言相继诞生了。与随意的动作和含混的声音相比,语言的产生①和使用,不但是人类抽象思维能力的一次大转变,也是人类信息传播能力的大跃进。由于其大大提升了信息识别和传播的复杂性、精确性和广泛性,因此,语言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人类传播的正式开端,也是人类媒介发展的第一

 次魔术化效应,也可以称为人类信息传播的第一次技术革命。其最显著的传播特征有二:一是信息与传播者的同一;二是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和精准性大大提高。

  据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出版的《语言学与语言交际手段指南》一书上提供的数据,当今世界已知语言共有 5651 种,公认的独立语言有 4200种,其中 100 万以上人口使用的有 19 种。使用人数最多的语种是汉语,使用国家最多的语种是英语(30 多个国家)。在一个国家内使用语种最多的是印度,有 845 种。世界上约有 500 种语言得到了人们较为深入的研究,有 1500 种几乎无人研究过,占全世界四分之三的语言没有文字。[1]汉语被很多国家的人认为是世界上最难说、最难学的语言,但是,中国人自己并没有觉得汉语有多难学,中国孩子说话的年龄也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孩子迟或表达困难。相反,中国人听到法语、俄语、阿拉伯语、波斯语、乌尔都语、缅甸语等往往觉得音节含混,难记难学。但是,不管听上去多么难听难记的语言,在使用者的内部群体中都能起到比较充分的交流和传播信息的作用。哪怕一句也听不懂,我们每个人仍然能够感觉和承认语言的奇妙。我们在旅行过程中,有一个最大的障碍也是最大的乐趣就是不断能听到自己不懂但仍然感到好奇的各种语言。正是语言的差异性和确定性兼具的特性,才使人类社会乃至民族、国家得以形成。有人如果能够流利地说一种或者几种不同的语言,这个人就会让人感到很有才能,很有学问,当然也很受人尊敬。假如一个人能够听得懂飞禽走兽的语言,这个人更会让人崇拜不已。这就是语言比动作和简单的声音更有魔力也更

 有传播应用价值的地方,也就是其魔术性特征的一面。但是,语言诞生后的数万年里,都是与个体或群体的存亡相伴随的,既体现出史前自媒体信息与传播者同一性的一面,也体现出个体信息存储和传播局限性的一面。

  二、文字的诞生带来媒介传播的第二次魔术化效应——信息与传播者的分离

  语言虽然奇妙,但并未突破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人们依然需要依靠图画、结绳、飞鸟、擂鼓、烟火(烽火)等方式保证信息的留存时间和传播范围。[2]大约在 5200 年前,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地区和埃及先后出现了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文字的出现使得信息的确定性和传播空间大大提高,也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甚至是上下埃及统一的条件。[3]其实,文字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文明的必要条件的地步。中国的 5000 多年文明之所以不被欧美国家的学者承认,主要原因就是中国只发现了公元前1500 年前后商朝的甲骨文字,夏朝的文字和遗物都没有被确切地发现。如果说语言的产生是人类的第一次信息传播技术革命,那么,文字的产生就是人类的第二次信息传播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

  文字作为信息媒介的魔术化效应在于:文字的发明不但使人类找到了记录语言的重要方式②,也是人类首次系统地将信息和传播者(信息发出者)分离开,而且理论上不受距离的限制。此后,承载文字的媒介经历了从自然的岩石(刻符)③、甲骨(文)④、简牍⑤到人造的陶器⑥、青铜器⑦⑧、布帛⑨的一系列变化,便捷性和信息的传播能力也不断提高。汉灵帝熹平

 四年(公元 175 年)蔡邕建议朝廷在太学门前竖立《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公羊传》《论语》等七部儒家经典的石碑,共20.9 万字,分刻于 46 块石碑上,每碑高 175 厘米、宽 90 厘米、厚 20厘米,容字 5000.碑的正反面皆刻字,历时 8 年才全部刻成,成为当时读书人的经典,以至于很多人争相抄写甚至拓印。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但由于甲骨不常见,陶铜石太重,布帛又太贵,因此,竹简便成为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信息记载媒介。实际上,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册”字,象征着两捆简片系一道书绳,而金文中的“典”字则表示“册”在桌几上。1972 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竹简 4942 枚,内容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晏子》《守法守令十三篇》《元光元年历谱》等先秦古籍及古佚书,为研究中国历史、哲学、古代兵法、历法、古文字学、简册制度和书法艺术等提供了可贵的资料。但竹简使用起来非常麻烦。相传在汉武帝时,文人东方朔向皇帝上了一个奏本,用了 3000 多片竹简,派了两个大力士才抬进宫。成语“学富五车”用来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倒是信息匮乏时代的真实写照。在今天看来,“五车”不管是指读的书还是写的书,都没有多少信息,因为一片竹简写不了几个字。此外,竹简时间长了还会受到虫蛀,不能长时间保存。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古巴比伦则在泥板上记录文字,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就刻在泥板上。

  三、纸的发明带来媒介传播的第三次魔术化效应——从旁观时代到捧读时代

 从使用成本、便利和传播的角度看,上述各种媒介都不理想。五千年前的埃及纸莎草很早就用来写字记录信息,古代埃及的历史多亏有了纸莎草的记载才得以被后人所知。但是,纸莎草并不是真正的纸,只是一种纤维的黏合物,而且原料只有尼罗河畔才有。真正的纸张直到东汉元兴元年(公元 105 年)以后才出现。宦官蔡伦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麻头、破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出了具有现代意义的纸张,人类从此才算真正找到了比较理想的信息媒介。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迅速传向华夏四方,公元三到四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主要的书写材料,它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⑩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遵循周边传播的规律,造纸术于公元四世纪最先传入中国的藩属国朝鲜和越南,七世纪传入日本,八世纪传人阿拉伯,十二世纪以后才由阿拉伯人经西班牙传到欧洲内陆。从 1200 年到1400 年,几乎经过了 200 年的时间,欧洲才完成了从使用昂贵的羊皮纸到使用现代纤维纸的过渡。[4]

  纸张的出现,使得人类记录信息的效率和获得信息的数量大增。晋朝初年,官府有书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五卷。南北朝时期,梁元帝在江陵有书籍七万多卷:隋朝嘉则殿中藏书有三十七万卷,是我国古代国家图书馆最高的藏书记录。除了官府藏书,私人藏书也越来越多。比如,东汉名士郭太(128-169 年),有书五千卷;西晋文学家张华(232-300 年)搬家的时候,用了三十辆车来专门装书。大约在西晋以后,中国人获取信息的方式

 逐渐从原来“旁观为主”(碑刻、钟鼎文等,如东汉著名的“熹平石经”)的时代进入了“捧读为主”(书籍)的时代。

  纸张的出现淘汰了原来五花八门的信息记录介质,但是,在纸上抄写仍然费时费工,还容易出错。现代意义的传播媒介是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而悄然登场的。作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在我国出现实非偶然。它与我国三种古老独特的印刻、碑石拓印、布帛印染三大技术和纸墨的普及相互启发、相互融合密切相关。历史记载,战国(公元前 475-前 221 年)时期即有铜印出现。先秦时期官印、私印已经大量出现。晋代著名炼丹家葛洪(公元 284-363 年)在他著的《抱朴子》一书中曾提到过一个四寸见方的大木印上有 120 个字。这其实已经是一块小型的雕版了。到了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技术已经出现。1900 年,敦煌千佛洞里发现一本印刷精美的“金刚经”,末尾题有“咸通九年(公元 868 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11)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日期记载的印刷品。经五代到宋代,雕版印刷进入全盛时期,甚至出现了彩印。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版效率低下,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或者雕版发现了错别字,整块版片就成了废物。活字印刷制版的出现正好弥补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可重复使用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或拆版,大大加快了制版时间,而且活字比雕版占用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活字印刷的记载首见于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

 的《梦溪笔谈》。公元 1041-1048 年,平民出身的毕昇发明了泥活字和陶活字印刷术。宋元以后,活字印刷术得到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世上又逐渐有了木活字、铁活字、铜活字印刷术。(12)(13)活字印刷极大地提升了文字复制的效率,但不知何故,中国传统印刷中活字书始终未占主流,主导方式依旧是雕版印刷。13 世纪末,金属活字出现在朝鲜半岛:16 世纪末,日本用活字刊行《古文孝经》《劝学文》。大约在 13 世纪前后,蒙古人和阿拉伯人将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带到了欧洲。1440 年左右,德国商人约翰内斯·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将当时欧洲已有的多项技术整合在一起,“发明”了铅活字印刷,并使用转轴印刷,印的是纸和羊皮纸。古登堡的印刷术使得印刷的速度大为提高,印刷量剧增(50 年中用这种新方法印刷了 3 万种印刷物,共 1200 多万份印刷品),文字印刷品变得非常便宜,书籍等信息媒介的印刷出版物随之出现,欧洲的文盲也因此大量减少。(14)16 世纪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之所以能够在全德意志各地拥有一批追随者,就是他聪明地利用了图书出版印刷机构广为散发他的小册子。“钟和书籍与大炮、远洋船只一样对 1500 年后欧洲在全球居主导地位起了促进作用。书籍培育出的习惯促使欧洲人高效率地工作并准确地制订计划;书籍的普及大大增强了进步思想的交流与传播。”(15)随着印刷术和水陆交通的逐步完备,书籍甚至新闻性的定期出版物在欧洲开始出现。(16)[6]但由于生产和投递的限制,这一时期的出版物多为周刊,价格高、传播范围有限,时效也差,尚不属于现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16)但是,人类信息的传播媒介却从此从五花八门的介质进入了基本以纸

 媒为主的捧读时代。纸媒最大的魔术化效应特征有三:信息媒介从作品转化为产品;消费从旁观进化到捧读;传播效果演化到了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四、电的发明带来媒介传播的第四次魔术化效应——从捧读时代到播看时代

  随着航海术的发展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时代的来临,国际贸易日益发达,对信息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古登堡活字印刷术的出现立即开启了欧洲信息传播的新时代。15 世纪末,欧洲各国印刷商开始出版活页印刷品,报道国内外重大事件。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乃至维也纳、奥格斯堡、科隆、汉堡、但泽等城市都出现了信息传播中心和定期或不定期的新闻出版物。1605 年,荷兰安特卫普创刊了不定期的半月刊《新闻报》,1617年改为周刊,随后又改为周三刊。1610 年以后,德意志的科隆、法兰克福、柏林、汉堡、斯图加特先后出现新闻类的周刊。1626 年,荷兰已有140 种新闻出版物。西班牙、瑞士、瑞典、丹麦、比利时等国家在 17 世纪中叶也先后出现了类似的定期出版物。1631 年 1 月,法国第一个周刊《各地见闻》在巴黎创刊。但是,标...

推荐访问:演化 媒介 魔术 人类媒介演化的五次 媒介演化的人性化趋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