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主题教育 > 科技创新政策规划4篇

科技创新政策规划4篇

时间:2023-05-01 09:45:03 浏览次数:

篇一:科技创新政策规划

  

  “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

  “十四五”时期,国家科技创新规划重点强调促进技术创新、科技创新组合、转化科技成果、推动科技体制创新、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等五大方面的工作。

  “十四五”时期,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战略思路是:突出科技创新主动性,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经济的根本保障;突出强国宏图,抓紧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突出重点领域,支持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用途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突出短少关键环节,抓好重要科技创新环节;突出科技服务全要素,加强科技创新投入、人才、机构、规则等全要素服务。

  “十四五”时期,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重点工作包括:突出技术创新,加快普遍性技术改造和工业革新,推动创新型国家和社会绿色发展;突出产学研全链路融合,加大重大技术创新工程扶持,加快强势学科发展等;突出普及人才培养,强化科技创新人才支持体系;突出改革体制机制,推进科技体制创新,加强科技创新激励体制,营造科技创新良好环境;突出国际合作,深化与世界先进国家科技创新合作,提升中国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

篇二:科技创新政策规划

  

  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为深入实施创新兴市创新,根据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市《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市紧抓争创创新型城市建设机遇,以提升全市科技创新能力为目标,聚力推进创新体系构建、创新平台搭建、创新产业提升、创新主体培育、创新人才集聚五大工程,全面完成“十三五”期间科技发展各项指标任务,科技创新引领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一)大力推进进位赶超,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

  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幅连续二年全省第一。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达到55.15亿元,其中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到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96.6%;2015—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8.1%,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由2015年度的1.23%提高到2019年度的2.83%,由全省倒数第一提升到全省第2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5年的39家提高到2020年的296家,是“十二五”末的7.6倍,年均增长50%,增幅全省第一,总数由全省倒数第一提升到第八位。“十三五”期间,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由1.23%增长到3.14%,增长1.91个百分点。

  (二)大力推进平台建设,创新支撑作用得到增强

  科技园区建设取得重大成效。农业科技园获科技部批复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均实现零的突破。特钢材料与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纳入省“1+30+N”创新创业共同体体系,大学科技园获批建设省级大学科技园。成立科技创新研究院,初步

  构建“1+7+N”技术转移体系。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418家,其中级15家,是“十二五”末的7.5倍;省级122家,是“十二五”末的5倍;市级281家,是“十二五”末的2.3倍。

  (三)大力推进科技计划创新,科技投入增长机制初步建立

  科技计划体系进一步优化。创新科技计划由单一后补助方式为前端引导为主方式,集中财力加大对事关我市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共性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础研究等支持。创新项目形成机制,建立科技专项指南制度和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项目形成机制。探索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面向全国、全省、全市寻求最优研发团队、最优解决方案。改变财政科技资金资助方式,将后补助转向前端引导,设立市级财政科技资金,2020年经费预算达到5000万元。

  统筹整合全市科技创新资金。出台《市技创新资金整合实施方案》,推进市级财政科技创新资金整合,每年预算规模不低于2亿元,突出支持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专项,解决“卡脖子”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增强产业源头和原始创新能力,激励创新平台发挥聚集人才、引领创新作用,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创新主体培育、壮大。科技金融成效初显,发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设立市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十三五”期间共办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37笔,贷款金额13860万元。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实施各类、省科技项目97项,争取科技经费2.37亿元,其中重点跟踪的17项省重大科技项目计划总投资92135万元,完成投资42582.7万元,共申请专利195项,其中发明专利128项;授权专利75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53个市级重点研发专项计划总投资91380万元,完成投

  资43213万元,共申请专利219项,其中发明专利111项;授权专利120项,其中发明专利35项。超高强韧汽车钢关键技术研发填补省内超高强韧汽车用钢空白,ESP高强度汽车大梁用钢产品刷新国内极薄规格热轧高强钢纪录。智能电液传动与控制单元关键技术填补国内高端智能电液控制技术空白,智能高地隙多功能田间管理装备实现高端农机装备国产化。研究开发了深远海养殖技术和海洋智能装备,我国第一艘大型养殖工船在我市投入使用。全市登记科技成果414项,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市级科技奖励218项。

  (四)大力推进科技合作,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科技开放合作持续深入,主动融入科技开放合作大局,推进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促进科创资源共享、共用,互通合作。举办创新挑战赛、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高层次人才对接洽谈会等大型产学研交流对接活动。与60余所高校院所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大学、工业大学、理工大学、交通大学、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7家高校在建立研究院,建设7家高校技术转移中心,引进300余项技术成果,累计建设院士工作站45家。

  (五)大力推进科技人才培养,资源集聚效应不断显现

  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不断集聚。先后引进40多个和地区的海外高层次人才1500余名,发放1038个B类以上的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居全省第7位,16人获、省、市“友谊奖”。积极培育和省重点人才工程人选,22个项目入选省级以上人才工程。科技特派员队伍不断壮大。“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注册科技特派员304名,选派到297个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开展科技服务活动。建设8个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备案5家星创天地和34家农科驿站,围绕特色农业引进新品种、新技术200余项,建立示范基地40多个,技术服务8000余人次,培育科技致富能手80余名。转化应用农业科技成果80余项,有力地带动了农业技术创新发展和乡村产业振兴。

  (六)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建设,优化创新发展环境

  全面启动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获批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新资源指数上升至全省第7位。科技创新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完善《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科技创新财政扶持政策》和《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配套制定《市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市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关于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健全技术转移体系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形成了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的“1+N”政策体系。以省级科技统计调查监测体系试点为契机,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科技统计调查监测体系,开发建设了市科技统计调查监测平台,及时掌握全市科技创新情况,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科技管理干部队伍壮大,新设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创建创新型城市办公室。截至“十三五”末,全市研发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0亿元。科技创新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通过省科技厅备案新型研发机构18家,成立技术转移机构14家,培育技术经纪人200人,建成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9家。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市科技创新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产业链创新链结合不够紧密。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不强,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数量少,缺乏创新型领头企业,省科技创新重点任务攻坚列出的237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中我市仅有3家,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企业中我市仅2家,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态势远未形成。二是创新驱动的源头供给不足。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科研院所数量较少,省属驻市高校以文体艺学科为多,缺乏理工类学科,“中”

  字头科研院所还是空白,市属科研院所仅有2家;高端载体、平台少,科研成果转化应用的渠道不畅,机制不顺。三是创新人才队伍不足。科技人才总量少,结构不优,不仅科技型企业家、创业家、投资家数量偏少,研发人员、工程师、技师等中间类人才缺口也比较大。四是创新环境不优。鼓励创新的政策措施不够完善,为创新提供的平台载体建设、配套服务建设不足。五是科技金融发展滞后。天使、风投、创投、众筹以及各类科技基金组织不足,科技信贷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六是县域科技创新能力薄弱,财政投入不足,企业研发投入不足。

  二、面临形势

  (一)发展机遇

  科技创新将在“十四五”期间陆续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应用阶段,带来巨大的生产方式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经济再平衡、重塑区域竞争新优势的核心要素。从国内来看,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创新支撑。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重要创新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且正在逐步形成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围绕贯彻创新驱动发展作出新部署,提出建成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和科教强省、人才强省,要增强科技创新实力,着力建设创新性基础研究平台,搭建高端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水平。无论中央还是省委,在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分别将科技创新首次专章部署,科技创新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二)主要挑战

  当前,新技术创新正处于加速突破的“裂变期”前夜,抢占价值链、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高端环节的竞争市趋激烈,且面临着受西方发达“围攻”而被迫形成“技术闭环”的巨大挑战。从我市看,全市产业大都处于中低端,离散型企业多,集聚能力弱,技术支撑能力不强,没有形成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工业高能耗、高排放的双高企业比重大,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虽然科技创新能有效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升级,但新形势加速了国内城市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发达地区在吸引人才、资金、平台等创新资源的政策频出,部分城市在科技创新上的大胆探索引领了高质量发展。同时,目前我市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仍不完善,区域内创新主体仍未形成有效合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完善创新布局,打通产学研合作各个环节,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提供良好环境。面对新态势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必须紧跟科技发展趋势,深入实施创新兴市创新,充分发挥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为全市产业发展、开放潜力、城乡融合、人民生活和社会治理五个“蝶变”提供科技支撑。

  三、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创新兴市创新,以加快建设创新驱动的创新型城市为统领,坚持把产学研合作作为全市科技创新的核心路径,强化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产业关键技术创新能力,统筹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效率,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服务链协同发展,为加快建设生活富裕、生态宜居、活力时尚、幸福和谐的现代化海滨城市提供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坚持顶层设计和部门协调,坚持上下联动,统筹全市创新资源,重点突破县域科技创新能力,重点突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重点突破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重点突破细分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提升。

  ——产业优先,企业主体。坚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协调发展和相互促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营造创新主体活力充分迸发的创新生态。

  ——市场导向,政府推动。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公平竞争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更好发挥政府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推动作用,加快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不断增强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

  ——人才为本,激发活力。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化人才发展机制创新,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环境,打通从人才强到科技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

  ——开放合作,协同创新。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积极构建开放协同的国内外创新平台网络,统筹用好国内国际两种创新资源,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科技合作,深度融入经济圈,加速融入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协同的发展新格局。

  ——深化创新,提升能力。深化科技体制创新,以创新促发展、谋创新,系统化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完善创新制度。以创新求突破、务实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管理向抓创新、抓创新、抓规划、抓服务转变,全面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我市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生态体系和现代化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科技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深入,科技创新供给能力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科技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合作进一步拓展深化,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涌现出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形成结构合理、资源集聚、动力强劲、支撑有力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全市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创新型城市。

  ——科技创新支撑作用显著提高。全社会研发(R&D)经费持续增长,全社会研发(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2%;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到70人年。政府投入结构更加优化,财政科技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重达到4%。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500家。新增10家省级(含)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

  ——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得到增强。建立10家省级(含)以上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建立10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和高端新型研发机构。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28件。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不断涌现,青年科技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

  ——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建成。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合作进一步拓展深化,建成高校、科研机构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40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5亿元。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高新区、农高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载体引领作用增强。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建立形成基本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各类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治理更加科学,创新效率大幅提高。政产学研金服用等紧密结合,分工科学、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创新体系建设市趋完善。

  ——科技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新引进100个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100名海外高端人才(团队),实施100个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引进1000名以上海外专业人才。科技成果转化贷款余额达到5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投资项目达到2亿元。

  “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主要指标表

  2020年完成数

  2.83*41.3*十四五目标

  3.2序号

  指

  标

  属性

  1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活动企业比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预期性

  66.7预期性

  31.52*2.2预期性

  4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人年)

  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件)

  36.3*2.1270预期性

  5.28预期性

  6年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亿元)

  77.25125预期性

  100015007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家)

  296预期性

  8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家)

  448预期性

  9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数量(家)

  210预期性

  10省级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数(家)

  全市科学技术支出占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比重(%)

  注:*代表2019年完成数。

  四、主要任务

  2030预期性

  113.42*4预期性

  全市科技创新工作,要围绕产学研合作这一核心路径进行展开,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建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实施关键技术攻关,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全面深化开放协同创新,加强优化科技创新投入,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科技赋能幸福和谐,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一)着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聚焦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吸纳和承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创新活力、创新实力。

  1.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加大政府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支持力度,完善政府采购、直接投入、财政补助、贷款贴息、税收扶持、人才引育等多种激励方式,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企业创新的内在动力。探索试行科技保险制度,鼓励企业将用于研发活动的关键设备设施、研发产品首台套应用及市场试销等进行科技保险,降低研发风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企业需求制定揭榜制榜单,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承担、省、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支持企业依托自身研发资源建设各类研发机构,在建立集成产品开发(IPD)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引导企业建立完善研发创新管理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规上企业研发活动覆盖面,实现大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其它工业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2/3以上。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在落实企业研发经费加计扣除政策基础上,根据创新成果产出以及重点支持高新技术领域等情况落实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政策。建立科技创新咨询服务制度,委派企业特派员,帮助企业做好科技创新咨询和研发管理。引导国有企业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创新平台,发挥科技创新主力头作用。

  2.支持企业共建共享研发机构

  支持企业与国内外大院名校、企业共建共享研发机构,鼓励企业通过委托研发、联合研究等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支持建设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孵化育成、人才培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研究院,建设以市场为导向、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多种形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技术创新创新联盟。支持联盟内企业在技术研发、行业信息、市场资源等方面共建共享,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建设创

  新平台,带动中小企业快速孵化和成长,打造融合发展的产业创新生态。建立和完善大型科学仪器设施运行和共享机制,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营机构建设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和科技资源共享平台,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向社会开放科研设施和测试平台。

  3.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

  加强创新性新兴产业培育,招引高新技术领域的企业(项目),把建立企业研发机构作为企业(项目)落地的前提条件,把好产业招商入口关。支持行业骨干企业发挥主导作用,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产业创新链和创新企业群落,切实加强具有产业链控制能力“头部企业”培育力度,做大做强一批创新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引领作用,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打造“头部企业+中小微企业”创新生态圈。

  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高工程。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整合、省、市创新资源,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等方式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综合绩效奖补政策,提升科技型企业源头培育能力。力争到2025年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入库企业数量实现倍增,达到1500家。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打造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平台,每年择优遴选400家左右科技型企业作为重点培育对象纳入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研究优化覆盖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措施。力争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倍增,达到1000家。遴选一批成长性好、掌握核心技术、发展潜力大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一企一策”方式提供靶向服务,推动加快成长为创新型领头企业。支持创新型领头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创新型领头企业开放创新资源和应用场景,建设

  专业化众创空间、场景应用创新中心,面向中小微企业开放科技设施平台、数据、技术验证环境等,承担省市重大科技专项。

  (二)加快构建创新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1.提升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聚焦先进钢铁及配套、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等产业薄弱环节、技术瓶颈和发展需求,系统布局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任务,统筹配置项目、平台、人才、资金等创新资源,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发挥省特钢材料与装备创新创业共同体作用,集聚“政产学研金服用”要素配置,以承担重大科技任务为牵引,通过集聚、合作、共享等方式,集中力量组织开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大产品开发,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应用及产业化。以增强共性技术研发能力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纽带,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牵头,联合行业上下游中小企业、产学研力量,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创新联盟、新型研发机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等。加快推进威奕汽车研发中心、中兴汽车研究院等建设,着力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提供开放共享服务、孵化发展创新型企业、引进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和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以技术突破带动产业链核心价值整体跃升。

  2.推动特色产业优化升级

  聚焦高端化工、粮油食品、浆纸包装印刷、绿色建材等特色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大力实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加快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加大成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力度,以技术创新提升产品科技含量,以工艺创新、流程创新促进生产方式升级,引导企业加速向创新驱动发展道路转变。实施产业数字化科技支撑行动,推动5G、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行业关键环节的赋能应用,大力培育和发展智能制造等现代制造模式,提升特色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制造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集聚发展。

  3.加速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快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体系,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等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建设,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牵引能力强的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拉长延展产业链条,增加产业丰厚度。支持各经济园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按照园区支撑、链式整合、集群带动、协同发展思路,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定期需求对接机制,加快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孵化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积极抢占技术制高点,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科技金融融合,全方位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产业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

  4.提升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能力

  以茶叶、桑蚕、蓝莓、樱桃、中药材、蔬菜、畜牧、现代渔业等为重点,持续实施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自主培育一批突破性品种,努力实现重要农产品的种源自主可控。建设一批优良品种推广点,每年选择10个优良品种进行重点发布或推广,增强全市种业核心竞争力。加快绿色生态种养殖、面源污染治理及营养健康食品加工、设施高效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应用和推广,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建设茶叶、奶业、林果、渔业等一批农业现代化生产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基地,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工业领域先进技术的跨界融合再创新,加速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创新。

  (三)实施关键技术攻关

  立足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攻关机制。围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以产业技术创新为主攻方向,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研发专项,发展支撑有力地共性技术供给体系,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1.重大科技专项

  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五年内布局实施重大创新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推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形成行业20亿元以上产值。按照“成熟一项,启动一项”的原则,“十四五”期间先期启动氢冶金技术、卫星技术与应用、重大新药创制及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等5项重大科技专项,每个专项支持资金通过财政引导、信贷扶持等达到1亿元规模。

  专栏1重大科技专项

  氢冶金技术。从能源结构和氢冶金全新工艺—装备—品种—用户应用进行系统性、全链条的开发,研究开发工业副产氢气高值利用、煤制富氢、合成气制氢、电解水制氢技术、富氢副产品分离提纯技术和高压气态、深化液化储氢技术,加强氢冶金反应机理和炉料特征变化、耐氢高温高安全性材料研发等理论研究,开展氢冶金反应器结构设计和工艺控制技术、氢气防爆防泄漏等关键技术研究,以氢代替碳还原剂,开发高炉富氢冶炼技术或氢直接还原技术。

  卫星技术与应用。开展卫星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卫星超算平台,研究卫星组网技术;建立地面卫星应用云平台,开发卫星配套硬件,建立软件产品库,开发各种应用方向的软件和传感器。围绕卫星在通信、导航、遥感应用,建设集设计研发、成果转化及综合服务于一体的平台集群。建立软件定义卫星、卫星通导遥标准与规范,建设智能测运控中心、航天大数据中心、软件测评基地、软件定义卫星工程中心、卫星互联网与地面通讯网,面向各行各业开展卫星应用服务。

  重大新药创制及高通量药物筛选技术与应用。聚焦肾脏疾病,代谢类疾病,兼顾神经系统、病毒、肿瘤领域,建设集基因功能、靶点验证、苗头及先导化合物的筛选及优化、细胞模型、分析方法的研究开发平台,开展新药研发、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物高通量筛选、药物靶向递送等技术研究。开展化学创新药及仿制药制取、合成工艺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和化合物改构药物等。

  新一代信息技术。引进发展智能工厂技术与系统、产业协同技术与平台等工业软件产品研发及应用示范,研发支持特定行业数字化、网络化及智能化的共性关键技术。引进发展智能传感器、工业传感器技术研发应用,面向智能制造需求的现场智能仪器,引进发展面向高端仪器仪表的通用关键部件开发、仪器智能化与信息化开发、数据共享平台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展工业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示范,面向人机协同场景,研究人机交互、协作等技术,构建数字孪生控制系统,研制协作机器人、特种作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开展基于工业互联的网络协同制造集成技术与平台研发。开展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研究应用,面向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城市等领域,研究数据认知与建模、行业智能决策与控制等关键技术。

  绿色生产技术。围绕生产方式绿色化,聚焦节能、降碳、减污目标,研发先进适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先进节能低碳技术,提升先进制造业能源利用效率,扩大新能源应用比例,加快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高耗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技术研发应用。聚焦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带动能源资源效率提升,发展关键工艺装备智能感知和控制系统技术,加强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围绕生产过程绿色化,聚焦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艺环节,开展源头控制与过程削减协同工艺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围绕生产装备绿色化,突出钢铁、石化、建材、机械等行业,加快新一代清洁高效、安全绿色生产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应用。支持钢铁、水泥、发电等行业低碳转型,重点推行节能降碳技术,推动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研发和应用。加快发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积极开展低碳零碳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发展绿色节水节能生态农业,开展农业节水、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产品绿色制造等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研究大气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水生态环境治理与修复等技术。

  2.重点研发专项

  面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科技需求,五年内布局实施一批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公益性科技攻关项目、软科学研究项目等,重点研发专项每年财政资金支持规模达到5000万元。重点实施先进钢铁技术、智能制造技术、汽车制造关键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农业技术、海洋技术等重点研发专项。

  专栏2重点研发专项

  先进钢铁技术。开发钢铁冶炼低碳循环技术,研发应用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技

  术、全氧冶金高效清洁生产技术、钢铁制造流程余热减量化与深度化利用技术和冶金炉渣高值化利用技术。

  智能制造技术。开展智能成套装备研发应用,研制机械制造、水产加工等行业成套技术装备及其自动化、智能化核心技术,研发智能控制系统。开展智能机器人技术研发应用,发展装配、焊接、搬运等工业机器人,以及智能型服务、智能护理、医疗康复、消防救援、特种作业等机器人。研发起发一体与电喷技术无人机新型发动机。开展微纳制造技术研发应用,引进发展微纳伺服系统与纳米级运动控制技术。

  汽车制造关键技术。开展汽车轻量化技术研发应用,围绕汽车底盘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关键零部件、汽车车架等产品,开展高强韧汽车用钢、铝镁合金材料等轻量化技术的应用及产业化。研发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技术,研究能源管理与控制策略、动力系统与整车的集成和匹配标定技术。提升关键汽车零部件及装备技术,引进发展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控、充换电设备、加氢设备等技术研究,提升关键核心零部件精密制造工艺工程化能力。研发汽车后市场技术,开展智慧座舱、智能电子电气架构等识别车辆智能制造研究。

  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光通讯技术、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应用,引进发展芯片研发技术,提升光通讯、射频等领域芯片研发能力,研究发展封装工艺和测试优化技术。开展边缘计算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动边缘计算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开展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研究信息安全与互联网服务、网络攻防渗透、移动支付安全、移动终端安全等技术。

  生物医药技术。生物发酵技术开发与示范应用,发展菌种定向改造、智能发酵控制及产品分离纯化技术,研发功能制品、生物兽药、生物农药、生长调节剂

  等产品生产工艺。海洋生物制品开发技术与应用,发展甲壳素、壳聚糖、海藻酸等可医用成分提取与分离纯化技术。医疗器械及设备技术开发,发展口腔数字化、生物3D打印材料等制备技术,研究可穿戴腹膜透析产品、颅内取栓设备、高分子医用耗材等。开展精准医疗技术研发应用,研究重大疾病早期筛查、疾病分子诊断等精准医疗技术,发展干细胞药物、诊断试剂盒等研制技术。

  农业技术。开展农业良种引进、培育和产业化示范,围绕茶叶、中药材、林果、畜禽等加快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开展农业生态修复、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应用,研究开发农田水土环境污染和土壤污染的监测预警与综合防控技术,加强耕种智能控制、设施农业自动化、畜禽水产精准养殖等核心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农业装备研发与机械化应用,开发多功能一体机、先进作业装置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农产品加工制造技术,开发主要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与装备,农产品贮藏保鲜和物流工程化技术。

  海洋技术。研究海洋渔业育种繁育与养成技术,围绕渔业海产(珍)育苗技术,开展海水育苗技术攻关,提升海洋牧场养殖技术、深远海渔业养殖技术。研发水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推进海洋生物类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研究提升应用型渔工装备、智能化养殖装备、海洋牧场多功能平台、大型智能网箱等深远海渔业装备技术水平,提升智能船用装卸臂技术水平,完善激光靠泊监测系统,研发大型反铲挖泥船。研究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技术,开发海水淡化成套设备与集成化装备技术。研究海洋信息技术,研发海洋智慧感知与光纤传感技术及装备。开发应用海洋防腐技术,研发海洋防腐材料、涂装材料、降阻材料。

  (四)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

  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求,系统布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技

  术创新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打造一批覆盖科技创新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的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产出,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1.加快实验室体系布局

  完善我市实验室体系梯度培育机制,加快构建级实验室、省级实验室、市级实验室体系,全面提升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到2025年,力争建立5家左右省级以上实验室,每个区县、功能区各建立1家市实验室,全市建立50家左右市重点实验室。谋划建设“实验室”,发挥对全市源头创新的核心引领作用。组织我市优势力量创建级实验室、省级实验室,积极推进主要林果、茶叶、先进钢铁、海洋智能通讯等建设省重点实验室,争取实现重点实验室的突破。积极整合重组市重点实验室,在新兴领域、优势领域布局建设一批市重点实验室。招引创新科技力量,积极引进级实验室、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设立研究生院或研究院,争取一批重大创新领域实验室分部或分中心落户,力争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转移转化中心。

  2.加快完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构建、省、市三个层级组成的技术创新中心体系,形成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对接融通、相互促进的科技创新发展布局。到2025年,力争建设5家左右省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50家左右市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省深远海绿色养殖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支持软件定义研究院、汽车研发中心等建设,争创、省技术创新中心。依托创新能力突出的领头企业和高校院所,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创新资源,布局建设综合性或专业化的省技术创新中心。推动现有市级创新平台、企业研发机构等优化整合、提升能级,打造产业链重要环节的专业化单点技术创新优势。

  3.大力引育高端新型研发机构

  围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研发服务三类新型研发机构定位,鼓励支持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高层次人才团队等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组建方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独立法人的新型研发机构,力争到2025年省级备案新型研发机构达到30家以上。以科技创新研究院为核心,打造创新创业共同体示范样板,立足区域特色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引领产业发展、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创业共同体。支持自建、共建产业技术研究院,各区县、功能区至少建立1家依托各自产业优势的研究院,加强人才、技术储备。支持环保、城建、交通、卫生等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专业化新型研发机构。积极争取科学院、工程院等在我市布局建设“国字号”分支机构。聚焦钢铁与新材料、汽车整车、新能源电池、优质林果品种选育、智慧城市网络安全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在细分领域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设创新联合体。积极推进大学研究院等落地发展。推进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创办企业、转让许可、作价入股等形式市内转化科技成果,积极创建级大学科技园。

  4.积极创建临床医学中心

  紧密围绕我市面向医学科技发展前沿、面向重大疾病和疫情防控、面向医养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需求,积极对接、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规划,加强我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整体布局。到2025年,力争建立10个左右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建立10个市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管理科学、运行高效、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体系,打造临床医学和转化医学研究高地。

  5.加快建立完善科研设施布局

  推进海曲药物创新中心建设,建设创新药物研发实验室、小型动物房等。建设海洋装备智能演进中心,开展各种水面、水下智能装备及系统、技术成熟度5级及以上的样机实验研究及智能演进评判研究。推进软件定义海陆空测控基地建设,开展软件定义卫星测控各类场景应用。支持建设海洋新能源实验基地,推动波浪能开发示范应用,促进海洋牧场与波浪能发电融合发展。推进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海洋水产育苗及养殖企业等参与蓝色种业创新,争取突破对虾新品种、地方特色海珍品繁育、养成技术和病害检测、防控技术,打造北方重要的苗种繁育中心。

  6.搭建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推动科技资源统筹集成与开放服务,整合市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资源,建立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项目等科技资源数据库,培育一批涵盖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平台。完善市科技文献公共服务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研发平台向社会开放科研设施和科研仪器,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平台,围绕高校、科研院所、专业园区、创新平台等科技资源丰富的主体,设立线下服务基地。做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信息共享与对接,强化对线上平台资源的综合利用,加强与柠檬豆、中关村天合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114平台等平台的深度合作,依托其海量科技数据资源为我市企业解决实际需求。探索以合作、共建、联盟等方式,建设集科技成果汇集发布、科技创业投融资服务、技术交易服务等于一体的、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技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技术交易、技术定价、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信息发布、在线服务、竞价拍卖、技术投融资、转移转化咨询等专业化服务。

  专栏3重大创新平台

  实验室体系:(1)行走机械重点实验室(2)头实验室(3)主要林果种质资源引进与评价重点实验室(4)茶叶重点实验室(5)先进钢铁重点实验室(6)海洋智能通讯重点实验室

  技术创新中心体系:(1)深远海绿色养殖技术创新中心(2)软件定义卫星技术创新中心(3)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4)新型显示材料技术创新中心(5)木质纤维素生物基材料技术创新中心(6)金属塑性成形技术创新中心(7)高效节能环保装备技术创新中心(8)绿色高端柠檬酸技术创新中心

  新型研发机构:(1)科技创新研究院(2)药学科学院海洋生物医药研究所(3)海洋大学研究院(4)海洋智能装备研究院(5)农业大学研究院(6)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

  科研设施:(1)药物创新中心(2)海洋装备智能演进中心(3)软件定义卫星创新基地(4)海洋新能源实验基地(5)苗种繁育中心

  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数字经济平台(2)关键技术平台(3)资源条件平台(含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平台)(4)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概念验证中心、科技评估中心、技术交易中心、科技金融中心)(5)科技文献公共服务平台

  (五)加快引育高层次科技人才

  坚持把人才作为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按照“引育并重”原则,不断完善多渠道人才引进培育渠道,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提高科技创新人才整体水平。

  1.加快汇聚高水平科技人才

  以“英才”工程为统领,落实我市“产业领头人才汇聚计划”“青年人才储备计划”“海外引智专项计划”等人才计划。坚持“瞄准产业引人才、针对短板引人才、聚焦需要引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建立靶向引才、专家荐才、柔性引才机制,重点引进培育一批与重大科技专项实施、重点产业、创新性新兴产业相匹配的掌握关键技术和核心知识产权的领头人才团队,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省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创新合作,建立校地、校企协作和技术对接的网络平台,吸引其科技人才来我市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对入选省级以上重点人才工程的相关杰出人才、领头人才和青年人才,赋予团队组建自主权,在科研项目上给予重点支持。加快科技人才集聚,靶向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探索实施“人才+项目”“人才+研发机构”等引才方式,精准引进有助于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带动产业发展的人才与团队。

  2.加大海外引智工作力度

  抢抓海外人才回流机遇,采取全职引进、柔性引进、项目引进、专项资助引进等方式,大力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以需求为导向,鼓励引导企业与海外华人专家组织、行业协会或联盟、留学人员社团组织、国际猎头公司、人才中介机构等合作,面向全球引进海外科技人才、优秀创新创业团队、留学人员,开展科技项目攻关、成果转移转化、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加强“人才飞地”建设,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等创新平台,柔性汇聚用好海外人才资源。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在海外建立办学机构、科研机构,鼓励企业建立海外离岸研发中心和孵化基地。完善海外人才服务机制,发挥政府引智部门的职能优势,努力拓展引智渠道,积极为用人单位牵线搭桥、提供供需信息服务。探索实施外国人才创新券制度,对企事业单位首次使用高层次外国人才的,给予资

  助。对外籍高层次人才申请人才签证、办理外国人工作许可及工作类居留许可按照规定精简程序,积极提供便利化服务。

  3.推进科技人才结构优化

  发挥创新平台引才育才聚才作用,依托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科技园区、院士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孵化载体等,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建设一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打造我市引进、集聚、培育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强化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青年科技人才集聚工程,聚焦重点产业需求,面向省内外大力引进具有原始创新能力和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能力的青年科技领头人才。在市级人才工程和科技项目中突出青年科技人才专项,设立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海外)等项目,鼓励支持青年科技人才领衔开展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搭建青年人才成长的快速通道。积极引进建设各类高等院校和研究生院,支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加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建立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知识产权、成果转移转化、科技金融等科技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技服务人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水平。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培育、引进、储备和使用,打造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化科技管理和创新研究人才队伍。

  4.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

  深化科技人才评价创新。不简单以人才头衔、获奖情况确定薪酬、配置资源,实行本土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同等待遇。突出实绩评价导向,做好人才工程、科技项目梳理规范工作,完善重点人才工程人选绩效评估机制,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考核管理办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兼职或离岗创办科技型企业,鼓

  励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专业化技术经纪人队伍,按比例分享成果转化收益。创新人才评审模式,实施“以赛代评”,优化奖项设置。定期举办“筑梦·创赢未来”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面向全球征集优秀创业项目。优化人才工作考核机制,完善人才科技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健全“一把手”抓人才工作评议与述职制度。健全人才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市场、专业组织、用人单位等多元评价主体作用,建立健全以能力业绩为主,科学化、社会化、市场化科技人才评价、激励制度。切实优化人才服务体系,根据人才发展的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积极推行响应式服务、全过程服务、人性化服务,促进人才、产业、资本、信息等要素充分互动,帮助人才尽快实现价值,增强人才在的归属感、成就感。完善人才荣誉制度,弘扬创新创业精神,不断浓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社会氛围,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创新创业环境。

  专栏4高层次科技人才汇聚

  高水平科技人才引进计划。围绕我市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引进培养一批拥有独立知识产权、掌握核心技术、引领新兴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在重点领域转移转化一批重大创新成果,培育支持重点产业做大做优做强。到2025年,新引进高层次创业人才(团队)100个,重点支持50个左右创业团队和个人。

  青年科技人才集聚计划。围绕我市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平台聚才作用,创新人才引进方式,集聚青年领头人才,汇聚青年优秀人才。到2025年,引进300名青年科技人才,重点支持100名青年科技人才。

  (六)提升科技创新服务水平

  立足我市重点产业领域,以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主线,在我市开展科技服务业试点,创新服务模式,优化空间布局,引进一批高端化、专业化科技服务

  主体,发展一批平台化、数字化科技服务新业态,加快构建布局优化、功能完备、链条完整、投入多元、特色鲜明的科技服务业体系,促进科技服务业向机构化、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

  1.加强科技创新综合服务

  依托头科技创新研究院,完善“1+7+N”技术转移体系,以头科技创新研究院“1”为核心,融合技术转移、成果评价、挂牌交易、技术经纪、金融服务、知识产权、园区落地“7”项服务,联通“N”家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重大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力争到2025年,头科技创新研究院集聚50家以上科技服务机构,加盟、新建科研机构50家左右,“1+7+N”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形成区域示范,服务企业创新发展总数超过500家,转化先进技术成果200项以上,解决重点企业技术难题300项以上,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5亿元以上,建成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和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2.加快发展创新研发服务

  充分发挥驻市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企业的科技研发资源,开展驻市高校、科研院所扎根行动计划,面向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提供专业化研发服务。围绕产业发展共性技术、中试生产等需求,支持各区县、功能区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孵化器、龙头企业等建设开放共享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技术研发、试验验证、检测测试、研究咨询、资源共享、成果转移转化等公共技术服务,到2025年区县、功能区各建设1—2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汇联众创智能技术研究院等研发机构建设。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创新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招引高校、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在我市设立分中心、分支机构,力争在先进钢铁、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行

  业领域建成省内外具有影响力的研发机构。

  3.优化发展创新孵化服务

  优化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布局。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创大厦、高新区科创中心、旅游度假区生命科学创新区、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要素承载地,各区县、功能区分别布局建设1—2家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发展“专业孵化载体+科技园区”模式,引导孵化载体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完善科技孵化载体绩效评价管理措施,实行绩效考核淘汰机制,奖优罚劣,引进培养专业运营团队。支持孵化载体设立投资基金,投资在孵企业,实现持股孵化。支持孵化载体集成孵化加速功能,建设加速器,集聚培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全周期服务,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力争到2025年,孵化面积达到80万平方米,新增省级(含)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10家以上。

  4.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

  构建以企业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化交易平台为载体、以专业化服务机构为支撑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格局。深化“政府、行业、技术转移机构、技术经纪人”四位一体技术市场体系架构,打造“科技淘宝”综合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加快引进建设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培育发展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打造技术经纪人队伍,开展技术评估、技术经纪、技术交易、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活动。培育科技服务专业队伍。加强科技服务业从业人员在技术创新、资本运作、知识产权等方面专业技术培训,打造科技服务职业化人才队伍。力争到2025年培育200名左右初级技术经纪人、50名左右中级技术经纪人、20名左右技术经理人,支持头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省级技术经纪

  人培训基地。

  5.强化发展知识产权服务

  加快知识产权创造,提升高质量知识产权创造水平。加强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管理,在立项和组织实施工作中强化重点项目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布局。强化关键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密集型企业,加快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加强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以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为核心,引进培育一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开展咨询代理、信息服务、资产评估、维权诉讼等服务,建设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推动企业创新成果研发和实施转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七)全面深化开放协同创新

  以全球视野谋划创新,发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海上丝绸之路创新合作支点、经济圈“两圈叠加”等优势,实施大范围、宽领域、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提升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的能力,构建全方位开放创新格局。

  1.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推动实施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探索国际合作新模式和新路径,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创新,推进在高效农业、现代海洋、生物技术、大气治理等领域合作。加强地区的科技合作。加强与国际重点领域顶尖人才科技合作,探索稳定、动态、可持续并符合国际管理的科技合作模式,吸引其他科研机构和高校院所顶尖人才来开展科研活动。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科技合作与交流,鼓励国际领头人才在开展技术输入。加强科技交流合作,鼓励和吸引研发机构、技术转移机构、跨国公司在建立研发中心、技术转移平台和科技合作基地。支持企业与研究机构开展研发合作、建立海外研发中心,提升国际竞争力。

  组织举办中头科创论坛,办成区域性重要科创品牌。打造国际高端人才自由港,探索建设海外高端人才离岸创业基地,以重大项目、引智基地等为载体,吸引人才来我市创新发展。

  2.搭建高质量国际科技合作载体

  鼓励支持我市各类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个人等在国(境)外并购和建设海外研发机构、技术转移中心、离岸创新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面向全球布局和争取创新资源。积极吸引海外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服务机构来设立分支机构,吸引海外公司设立区域总部或研发中心等机构。加强与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以及以色列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产业领域的技术对接。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开展高层次创新合作,塑造区域开放创新品牌。推动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等建设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园区,争取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支持建设海外创新服务平台,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共同体建设。

  3.全面深化国内科技开放合作

  利用我市区位、环境优势,通过承接各类创新赛事活动,打造区域性科创品牌。深化与交通大学、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推动科技合作成果落地见效。加强与国内创新高地科技合作,建立科技合作交流与协商机制,提高合作层次与水平。常态化开展产学研对接专项行动,广泛开展综合性成果交易、高校和科研院所成果推介、重点企业精准对接、中介机构牵线搭桥、技术交流合作、创新挑战赛等活动。积极融入经济圈发展,主动接轨贸易试验区,深化产城融合、科技融合,在承接产业转移、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强合作,打造科创合作新局面。推进“城市+大学”共同体建设,提高驻市高校和市属高校办学能力,优化市属

  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大高校院所合作经费投入,推进大学科技资源向社会开放。围绕我市产业创新需求,促进区域间园区结对共建、项目联合攻关、平台协同联建、资源开放共享。

  4.深化头民科技融合

  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头工单位合作,加快推进头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头民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等建设。积极争取具备条件的头事院校、科研单位和头工集团对我市开放共享国防科研平台和创新资源,共建头民两用技术转移中心、联合实验室等一批头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支持企业开展头民联合科技攻关,推进头民技术双向转移和转化应用,打造头民两用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基地、头民融合科技协同创新平台。

  (八)加强优化科技创新投入

  加快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中心,优化重大科技项目、科技资源布局,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全周期综合服务体系。

  1.优化财政经费扶持制度

  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逐年扩大财政科技资金规模。完善科技型企业培育机制,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扶持体系。建立科技创新政策实施监测评估制度,优化市级科技计划体系,聚焦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科技体制创新,设立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专项、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地与人才专项。完善科技评价机制及投入机制,引导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健全初创前沿研究投入为主、社会多渠道投入机制。赋予科研人员技术路线决策权,在不改变研究方向和降低考核指标的前提下,允许中途调整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完善项目验收制度,实行科研项目绩效分类评价,技术验收

  和财务验收统筹推进。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通过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等,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对突发、紧急或重大创新部署的技术攻关,探索采用“悬赏制”方式立项,以“赛马式资助”“里程碑式资助”等方式激发创新活力。将政策重点从“扶企业、给资金”转向“扶企业、搭平台、造环境、强服务”,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改进和优化科研经费管理,对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根据研发投入情况,择优给予扶持。

  2.建立科创基金体系

  努力建设功能定位清晰、绩效导向明确的科创基金管理体系。拓宽科创基金支持范围,加大对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型企业、高端人才引进等领域的支持力度。完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工作机制,加大对种子期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力度。完善科创基金运作模式,探索建立市级科创基金创业投资与创新产业项目对接机制,积极对接高校院所、孵化器等平台的研发孵化项目,发挥概念验证、科技评估的作用,引导创业投资基金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倾斜。推动科创基金市场化运作,充分放大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创新,实行投贷联动,发展天使基金、成果转化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项目孵化。

  3.提升科技金融供给水平

  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机制,开展科技保险、科技担保等服务,汇聚各类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建设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促进传统金融业务转型升级,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与传统金融业务相融合,加快金

  融行业产品创新、流程再造、服务升级,提升科技金融智能化服务水平,支持建设科技银行。定期开展路演活动,主动下沉金融服务,高效对接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需求,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金融服务渠道,加快推进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贷款”“专利质押贷款”业务,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单户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贷款额度达到2000万元,300万元以内实行无抵押科技成果转化贷款,支持保险公司开展首台套保险补助,支持保险资金参与科技金融业务合作。

  (九)推动区域创新协调发展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能级,根据我市科技创新资源空间分布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创新要求,坚持创新引领、错位布局、全域协同的原则,打造多层次创新资源布局。

  1.打造区域创新布局

  打造科技创新核心区,突出创新首位度、体现高端创新资源要素集聚,打造我市科技创新的“中枢”和“内核”,重点建设头科创城、高新区研发活力区。构筑滨海科技创新隆起带,遵循自南向北区域关联性和产业协同性,覆盖、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旅游度假区、经济开发区,立足各片区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创新资源,建成由若干创新组团引领带动、整体隆起的连绵起伏的科技创新隆起带。建设科技创新拓展区,聚焦县域产业特色、突出错位布局,承接科创隆起带的成果溢出,推动创新项目产业化。

  2.加快县域创新驱动发展

  统筹和省市科技资源,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以科技创新资源的引领,带动产业集聚发展,深入开展全社会研发

  经费支出提升行动,各区县、功能区财政科技投入水平要达到市级财政科技资金占比。各区县要建起各具特色的1—2个创新型产业集群,突出软件定义卫星、区先进钢铁材料、高分子材料、县环保产业等创新型产业培育,搭建产业创新平台。推动有条件的县域新布局建设省级农高区、农业科技园区等。推进县域“双创”活动开展,加大“星创天地”“农科驿站”等农业基层创新单元建设力度。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创新,构建“1人+1乡”“1队+1业”“1家+1县”“1企+1策”的科技特派员服务格局。到2025年,布局重点农业企业研究院30家,每年市县联动派遣科技特派员100名以上。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鼓励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3.培育壮大特色科技园区

  推动科技创新园区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充分激发各园区体制机制、企业主体、科技人才、创新平台等创新要素活力,建设一批机制创新、特色鲜明的科技园区。以打造高水平的级高新区为目标,深化创新链产业链融合,积极引入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高端创新资源,吸引培育一流创新人才,培育一批高能级创新平台,通过优化园区功能、强化产业链条、扶持重大项目、支持科技研发等措施,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完善“一核两区三带四园”布局,建设蓝莓研发中心,完善新品种选育、种苗培育、精致栽培、高值加工等技术链条。推进省级农高区建设,在茶品种选育、茶精深加工、茶业生产智能管理等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打造北方茶产业科技创新高地。支持桑蚕、樱桃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打造创业创新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围绕“沿海循

  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示范”主题,进一步夯实循环型低碳生态产业基础,突出循环型低碳生态产业发展示范工程建设,积极争创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十)科技赋能幸福和谐

  1.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围绕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居民生活六大重点领域,开展低碳、脱碳以及负碳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推广,聚焦能源高效开发、节约利用等重大科学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在碳排放重点行业和低碳试点地区,加快绿色低碳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生态环境安全为底线,以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为导向,开展清洁能源、节能改造、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助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2.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积极推进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创新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慧社会治理、惠民服务体系、营商环境优化水平。推动移动通信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推广应用,加快搭建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海洋、智慧旅游、智慧体育、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养、数字政府、智慧社区等一批应用场景。

  3.提升为民惠民效能

  聚焦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社会管理、健康养老、安全生产等关系民生的重

  大科技问题,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力度,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加快构建平战结合的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体系,积极开发社会安全、食品安全、应急安全等监测预警技术,搭建科技惠民场景,加强科学普及与推广,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五、组织实施

  (一)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全面加强领导,切实把的领导落实到全市科技创新治理的各领域各环节。发挥市科技创新委员会作用,强化科技创新工作统筹组织,加强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统筹推进规划组织实施。成立由科技、产业、投资等领域高层次专家组成的“市科技创新决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在重大创新规划与创新政策制定、科技基础设施与科研项目布局等方面提供决策咨询。

  (二)加强科技创新治理。优化配置创新资源,引导土地、资金、人才向科技领域倾斜,建立资源与平台载体、人才、研发投入紧密挂钩的配置机制,提升科技创新绩效。加强科技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科技安全预警监测机制,完善科研诚信制度。

  (三)创新政企对接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建立常态化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吸纳企业家参与科技创新政策、规划、计划等工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智库、咨询机构、行业组织等参与科技创新决策咨询。

  (四)强化规划监测实施。将重点创新指标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体系。开展规划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和第三方评估,在监测评估基础上,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对规划指标进行动态调整。全市上下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协调配合,形成统分结合、整体推进的工作运行机制。

  (五)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积极倡导“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争一流、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精神,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加强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创新创业人才和科技型企业的宣传。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全面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积极做好科技创新大讲堂、创新挑战赛等创新创业活动,优化创新生态,营造崇尚科技创新、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

篇三:科技创新政策规划

  

  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支持

  走在新时代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国经济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政府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科技创新。本文将从政策、资金、人才方面分步骤具体阐述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政策支持。

  一、政策支持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促进科技创新,其中包括《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央财政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规划纲要》等等。这些政策的出台,在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支持,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支持高端人才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资金支持

  我国政府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财政投入一直很大。2019年,我国的研发投入总额达到了2.2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23%。另外,政府还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基金、引导基金、风投基金等多个基金,为科研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三、人才支持

  我国政府重视人才培养,以此来推动科技创新。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如创新人才特区、千人计划等,吸引和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此外,政府对于高校等科研机构人才的待遇和福利也进行了完善和提高,为科技人才保驾护航。

  结语:

  综上所述,政策、资金、人才是我国科技创新工作中的重要支撑。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科技创新和转化,为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未来,我国将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加强政策引导,增加投入,增强人才支持,以此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持续向前发展。

篇四:科技创新政策规划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对推动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此,今年10月,国家发布了《“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以加快推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十四五”规划结合了国家当前发展形势,充分发挥“十三五”规划奠定的科技创新基础和成熟技术,总结前期改革成果,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三大战略方向:强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加快科技领域制度创新,建立全面深入的创新体系。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导,我国将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首先,国家将加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科技体制机制。为此,政府将开展科技支持政策改革,实行技术创新补贴,完善科技奖励制度,激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发挥创新活力,推进创新环境改善。

  其次,国家将加快科技领域制度创新,完善科技创新的跨部门协调机制。为此,政府将实施“科技创新联盟”计划,促进企业、社会组织、大学等多方协同合作,建立科技创新市场机制,构建科技创新网络,鼓励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促进科技资源有效配置。

  此外,国家将建立全面深入的创新体系,推动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提升。具体而言,政府将加大投入力度,打造科技创新平台,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科技创新型城市等提供支持,政府、企业和个人等要积极参与共建共享,增强创新环境和创新机遇。

  -1-

  此外,“十四五”规划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衔接“十四五”规划,国家将实施一系列政策,推动现代科技创新发展,以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国家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进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双赢。

  -2-

推荐访问:科技创新政策规划 科技创新 规划 政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