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设计 > 2023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论

2023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论

时间:2023-02-11 09:35:31 浏览次数: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论,供大家参考。

2023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论

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论 教师在教学中所担任的角色也将发生改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提供者,而成为学习的引导者与启发者,以此来帮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形成相互协作的能力。学校也将变得更像寓教于乐的天地,在这里能够熟悉社会的功能,学习解决处理小组协作所遇到的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课程更为有趣,更有吸引力,更有个性化……,学校不再枯燥,而变得更为有趣,人人向往! Roger C. Schank 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与特点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定义 所谓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这种教学形态,一方面是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另一方面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

  所谓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与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综合能力,从而增强其学习能力,提高学业成就,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 念 (一)知识/信息时代的教育目的观 通常说来,教育目的表现在四大方面:一是使个体获得奉献社会的本领;二是开发个体的天资潜质;三是促进个体履行公民的责任;四是传递传统文化,使传统得以赓续。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教育目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但是,应当注意的是我们的文化背景却发生了变化。在知识/信息时代,这些目标的每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超越了我们的习惯性的应答。一系列崭新的、打上了时代烙印的教育需求随之产生,使教育目的发生了重构,如表 1 所示:

  表 表 1 : 教育目的重构 传统的目的 知识/ / 信息时代的应答 奉献社会 知识行为,参与全球化经济进展 开发个体的天资潜质 运用知识工具的支持,实现自我的潜能 履行公民责任 参与与知晓民主决策 实现传统的赓续 多元文化的比较,并从多元文化中获得认同 1、奉献社会:在知识/信息时代,要对社会作出应有的奉献,就务必掌握一系列的新技能,特别是知识行为技能。当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技能时,我们便参与到一个巨大的、复杂的全球化经济、信息、技术、政治、社会与生态的互动关系之中。在这个高度复杂化、技术化与信息化的世界,我们都需要学习生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2、开发个人的天资潜质:越来越多的人从强力知识工具——计算机与远程通讯软硬件中获得巨大的的益处。这些工具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学习、工作与消闲的质量。作为人们思考/传播/交流的“放大器”、“储存库”与“感官的延伸”, 这些工具正成为我们每个人天资潜质开发的“强力工具”。

  3、履行公民责任:电子媒介与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更加自由的获取信息的通道。这些 通道能使我们能接触范围更广阔的问题、事实、意见与交流,但却未能极大地提高我们对民主决策过程的知晓度与参与度。与此同时,对如何作为一个明智的信息消费者,如何辨别与过滤扑面而来的信息问题,也未能予以足够重视。越来越多的商业媒介正在失去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的操纵能力,这种情形迫使我们务必更加重视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媒介“食物”作出正确的推断,努力地、认真地从丰富的日常媒介“菜单”中作出选择。

  4、实现传统的赓续:信息技术带来了崭新的生存时空观与文化教育传播观,随着全球化的流淌、交流、合作等等现象的迅猛进展,每个开放型的国家都面临着“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文化冲突、交融与平衡的问题,面临着如何在一个跨文化的社会中与谐进展的问题。毋庸置疑的是,单一 的所谓优势文化的色彩将受到削弱,代之而起的是多种民族文化的交汇,形成一道多姿多彩的文化彩虹。现在每个国家、每个人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从我们所同意的文化传统中建构与保持文化认同,在学会认同的同时,学会懂得、包容与容忍他人的文化传统与认同。

  (二)知识/信息时代的人才观 现实说明,人们在知识/信息时代所必需的基本生存与进展技能,远远超越了传统的,甚至是更为基本的 3R(读、写、算——reading、writing、arithmetic)技能。大量有关研究说明,在知识/信息时代,基本的生存与进展技能要紧包含七大方面,如表 2 所示:

  表 表 2 七 七 Cs :知识/信 信 息时代的生存技能 七大技能(七 Cs ) 所包含的技能 批判性思维与行为 (Critical Thinking--and--doing) 问题解决、研究、分析、项目管理等等 创新(Creativity) 新知识的创新、“至善至美”的设计方案、讲故事的艺术性等等 协作(Collaboration) 合作、协商、达成共识、团体构建等等 跨文化懂得 (Cross--cultural Understanding) 超越民族间的隔阂,跨民族的知识与组织文化 传播(Communication) 制作信息、有效地使用媒体 计算机素养(Computing) 有效地使用电子信息与知识工具 生涯与学会自立 (Career & Learning Self--reliance) 处理变化、终身学习与生涯调适 1、批判性思维与行为:在知识/信息时代,知识工作者务必能:(1)界定复杂、交叠、劣构领域的问题;(2)有效运用电子的与非电子的工具与专业知识,用于研究与分析问题;(3)设计可行的解决方案与行动过程;(4)具体操作与实施可行的解决方案;(5)评估行动的结果;(6)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改善解决方案。

  此外,掌握流畅的设计过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研究方法都很重要。同时,要掌握所涉及领域的专门内容或者知识,明白这些专门内容或者知识,经常发生显著的变化,应当不断地“实时”更新。关于“实时”学习来说,在线信息数据库、与专家联系的快捷电子邮件、在线课程等等,都是一些很有帮助作用的支持工具。

  2、创新:创新活动的领域、行为、技能表现非常广泛。像诸如对旧问题提出新的解答方案;发现新原理与发明新产品;制造传播或者交流新观念的新方法、新途径;发现处理复杂过程、管理不一致性质群组的创新型方法与途径等等,都是知识时代所珍视的技能。

  3、协作:通常说来,小组协作是解决复杂问题、制造复杂工具、产品与公益事业的唯一选择——由于多种智力的交互作用是其根本。从合作、协作到协商、达成共识,这些有效的技能与协作小组工作模式,将是知识时代工作的一个必备特征。

   4、跨文化懂得:作为小组工作的必定扩展,为了有效的工作,知识工作者必定要在不 一致的种族、社会、组织、政治与学科知识文化之间建立起沟通协作的桥梁。随着跨文化社会、全球化经济、技术规范的全球化与平面化的“网络”组织模式的日益进展,跨文化的技能将显得越来越有价值。

  5、传播:针对不一致的受传者,知识工作者需要掌握运用不一致的媒体进行有效传播的能力。今天,媒体种类之多,适用性之广可谓林林总总——文字报告、电子文档、印刷杂志文章、电子文章、印刷书籍、电子书籍、印刷广告、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电话广告、移动电话、网络电话、语音信箱、远程营销、传真、寻呼机、网页、电子邮件、邮政邮件、传单、仿真、数据库、多媒体演示、幻灯、投影、软盘、磁带、录像带、CD、DVD、收音机、电视、网络电视、视频会议、虚拟现实等等。知识工作者将永远要面对:如何面对特定的受传者,选择恰当的媒体,传播恰当的信息;永远要面对如何尽可能有益/有效地做好等等这些问题。

  6、计算机素养:在知识时代,每个人都必需超越基本的计算机素养,走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数字化素养,同时能熟练地运用多种计算机辅助工具,来完成日常生活的任务。无庸置疑,在知识/信息时代,那些掌握了知识工具的人,比起那些缺乏这方面素养的人来说,不管在学习方面还是工作方面,都要更加成功。

  7、生涯与学会自立:在一个就业或者受聘日益走向“自由随意”的时代,在一个暂时性工作与合约性工作日益增长的时代,知识工作者必需有能力管理自我的生涯之路,不断地学习新技能。在知识/信息时代,由于大多数工作越来越走向高技能、基于项目的工作(这些工作与低水平的服务工作或者工厂流水线工作相对),处理从一个项目走向另一个项目所带来的系列的、不断变化的能力;迅速学习每个项目工作所需知识技能的能力,不管是关于职业的生存,还是终身学习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三)知识/信息时代的教学模式特征 屈林与霍德(B.Trilling & P.Hood,1999)认为,有效培养知识/信息时代所需的技能,需要相应的教育计划,教育计划需要有效地将信息/知识工具与日常学习形式统合起来。知识/信息时代的学习/教学活动特征与工业时代相比有很大的不一致。如表 3 所示:

  表 表 3 工业时代与知识/ 信息时代的学习/ 教学活动特征比较 工业时代 知识/信息时代 教师制导 教师作为促进者、指导者与顾问 教师作为知识源 教师作为合作学习者 以课程为中心的学习 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 按固定的学习时间与僵硬的学习计划表 进行学习 开放的、弹性的与按需学习的形式 要紧是基于事实的学习 要紧是基于项目与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 理论的、抽象的原则与概述 现实的、具体的活动与反思 练习与操练 探究与设计 规则与程式 发现与制造 竞争性的方式 协作性的方式 着眼于课堂 着眼于社团 描述性的结果 开放性的结果 遵奉规范 强调制造性的发散 计算机作为学习的对象 计算机作为所有学习的工具 静态的媒体演示 动态的多媒体交互 限于课堂的交流 无限制性的、世界性的交流 规范导向的测验评价 专家、指导教师、同伴与自我导向的基于绩 效的评价 通过分析,他们认为(1999):

  1、许多习惯工业时代学习的规则与程式,已不能习惯知识时代的学习需求,基于项目、问题、探究、设计、发现与制造性的学习,更习惯时代的需求。

  2、假如没有习惯知识/信息时代的全方位的变革,我们在方法变革上所取得的一点点进步,又会很容易地滑回到传统的、习惯的工业时代的行为模式之中。

  3、关于上面工业时代与知识/信息时代的每一栏学习特征的比较,我们把它们看作是一 个连续统,不是简单地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间是相互联系与相互综合的。

  4、知识/信息时代的学习实践与现代关于人类是如何学习的理论完全一致。从基于项目与问题的学习,到基于协作与社团的学习,从强调情境中真实学习到日益强调的基于学习者自我激发的学习,这些学习实践,得到了现代学习理论的有力支持。

  5、尽管信息通信技术关于推动我们走向知识时代的学习方法来说是重要的催化剂,但是,我们必需永远记住:起重要影响作用的是实践模式与结果,而不是工具。

  6、至关重要的是,新型的学习模式对职业的进展,包含职前与在职的教师来说,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与良好的进展机遇。在很多方面,它意味着教学活动的重新定义,意味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尽管对儿童的最佳培养、关心、同情与塑造永远是教学的核心,但是,知识/信息时代的新要求,给教育实践活动带来了全新的学习原则与学习行为。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特点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它与传统的学习方法、行为主义的教学设计与经典的 CAI 有很大的不一致。它具有自身的设计基本原则与评价标准。

  (一)建构主学习方法义与传统学习方法特点比较 乔纳森(Jonassen,1999)认为,建构主义学习方法与传统的学习方法有很大的不一致,如表 4 所示:

  表 表 4 建构主学习方法义与传统学习方法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 建构主义学习方法 传统学习方法 知识观 知识是在行为活动/经验中建构的、逐步显现的、情景化的、分布式的 知识是传递的、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的、稳固的、现成的、非情景化的 现实观 心智/思维活动的结果 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 意义观 反映个人的观点/经验的懂得 外部世界的反映 符号观 建构现实的工具 用于描绘或者表现世界 学习观 知识建构、解释世界、建构意义、劣构的、 知识传递、反映教师所知、良构的、抽象— 真实的——经验的、阐释——反思的、重视过程的 —符号化的、同意——保持——回忆的、重视结果的 教学观 反映多种观点、递进的复杂度、发散性/多样性的、由下至上的、归纳式的、认知学徒、模拟、指导、探究、以学习者为中心 简化知识、抽象原则、重视基础、从上至下的、推演式的、重视符号表征系统(规则/原理)的应用、讲授的、监护的、教师支配/操纵的、个别化的、竞争性的 (二)建构主义与行为主义教学设计特点的比较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它在教学设计思想上与以行为主义特点的教学设计有很大的不一致。如表 5 所示:

  表 表 5 行为主义教学设计与建构主义教学设计之特点比较 行为主义 建构主义 设计过程是顺序的、客观的与线性的。

  设计过程是递归的、非线性的,有的时候甚至是混沌的。

  制定计划是自顶向下的与有规则的,包含一个带行为目标的严格行动计划,同时按计划有组织地顺序展开设计过程。

  制定计划开始时概念还不清晰,随着开发工作进展而渐趋全面。开发工作应该是合作性的,设计小组人员一起工作,产生一个共同的意愿。

  教学设计专家对设计工作至关重要。

  教学设计专家不存在。懂得教学内容与情境的开发者是必需的,但不是通常的教学设计专家。

  复杂任务被分解为子技能并被顺序地教授。

  教学重点是在意义丰富的情境中进展懂得。

  教学重心在于授递由专家选定的事实与强化技能。计算机被用来扮演传统教师的角色:信息发送者、评价者、学习记录者。

  所用教学手段是为了提...

推荐访问:标签 教学设计 概论 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论 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论怎么写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