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振兴乡镇 > 跑好乡村振兴的接力赛——记壶关县刘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程玉珍

跑好乡村振兴的接力赛——记壶关县刘寨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程玉珍

时间:2022-02-14 01:30:32 浏览次数:

腊月廿九,挂灯笼、贴对联、领分红、排节目、搭花棚……壶关县刘寨村一派红火景象。十年了,刘寨村从贫困中走出来,迈开大步奔向富裕。说起今天的幸福光景,乡亲们总会提到一个人——程玉珍。

十年前的刘寨村可是山大沟深,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穷村。“是玉珍改变了这一切。”该村日间照料中心的老人们笑呵呵地赞叹。

“你缺什么?你会干什么?你想怎么干?”2011年,走马上任的程玉珍首先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所想所需。

破旧的窑洞,低矮的土坯房,逼仄的小院……程玉珍一提这些就眼圈发红。她自己先拿出80余万元,还用自家的美容院抵押贷款150万元,以拆旧建新、以新补旧的办法建起了安居小区,4个自然村80多户200多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村里人热情地领着记者在自家的二层小楼里上下参观,又激动又骄傲。

刘寨村是沟里村,四面环山,没有出村的路,就像“被世界遗忘的角落”,去一次县城需要40多分钟。当时几位老人拉着程玉珍的手颤巍巍地说:“孩子,你把村里的路修通,带上俺们去城里转一转吧。”

程玉珍告诉记者:“刘寨村到乡政府的2.5公里路通了,这就是五龙山乡的‘高速路’。”如今的刘寨村村口,一座景观桥和三个涵洞连接起的另一条新路已经建成。这条路建成后,村子到县城的时间缩短至8分钟,方圆20个行政村都会受益。

“想干啥?能干啥?先干啥?能干好啥?”程玉珍和村委会成员再次入户征求意见,慎重选择了率先发展蔬菜大棚项目。大棚建起来了,老百姓却顾虑重重,没人敢承包。程玉珍就找村里的种植能人张雷平合作,让他带头试种。程玉珍郑重承诺:“挣了钱算你的,赔了钱算我的。”

“当时也不放心,程书记来我家谈了几回,真是被她感动了。”张雷平提起带头试种大棚,有点激动,“秋天一算账,我净挣了30多万元。”村里人一下子都有了信心。

他们一鼓作气建了100多座大棚,成立了新天地、新世纪两个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金融贷款、社员入股、土地流转、荒地复垦,采取“合作社+能人大户+贫困户”的模式,平均一家贫困户一个大棚,每个大棚收入都在2万元-3万元。

109户贫困户因此脱了贫。50岁的王风先流着泪说:“丈夫和儿子瘫痪在床,是程书记帮我贷款,垫付包大棚、进种羊的资金。今年我家收入10万多,从来没想过会有这样的好日子。”

如今,刘寨村老百姓的心思都扑在经营蔬菜大棚、发展产业上,100多座大棚成了他们“最稳定”的就业渠道。

十年来,程玉珍想方设法开发经营渠道,拓宽致富路。“听说有光伏发电站,我就去找,去争取。”2013至2016年,刘寨村在大山上建成了100kW光伏发电站;在山下落成了规模化养羊场;在山腰修了石磨豆腐厂、小杂粮加工厂。

原来外出打工的张潞鹏,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是村里出了名的贫困户。“我不仅种大棚,还包了村里的豆腐坊,现在是村里的富裕户了。”一向腼腆的小张笑得合不住口。

全村参与的小杂粮加工厂,由贫困户李静管理,还通过贷款养了20多头肉羊,加上工资,“这样的收入,我太满意了,太开心了!”李静说。

腊月三十,刘寨村引进的酒厂出酒了,酒香溢满了整个山村。西红柿深加工、养猪场也相继开工,一条种植、养殖、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条正在形成。程玉珍畅想:“将来,这些都会为大家伙带来收入,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程玉珍在农闲时组织培训妇女们学习串珠、刺绣,做手工布鞋、珠编工艺品。这些产品都已经有了相应的销售渠道。正在串珠帘的一位大娘对记者说:“天天干事,天天见钱,日子有奔头,过得特别有劲儿。”

2016年,刘寨村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万元。程玉珍说:“下一个目标就是乡村振兴,我们一定要跑好下一棒。”(记者李楠

推荐访问:壶关县 接力赛 村委会 振兴 党支部书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