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公文范文 > 主题教育 > 长治: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

长治: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

时间:2022-02-14 00:47:28 浏览次数:

编者按: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工作是解决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提升党组织书记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是激励培养干部成长成才的战略之举。现将长治市部分县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工作经验予以刊发,供大家交流借鉴。

长子县:严把四个环节,做实选派工作。长子县严把“科学定村、精准选人、强化管理、激励保障”四个环节,高质量推进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一是科学定村。由县处级领导带队,对全县所有行政村开展走访摸排和分析研判,将党组织书记不胜任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涉黑涉恶”或受刑事处罚的村、党组织班子不健全的村、行政村撤并后难度较大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等定为选派村。目前已确定选派村46个,其中整建制选派村5个。二是精准选人。宣传动员到位。采取个别沟通、集体谈话和乡村走访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本人意愿、群众评价和工作实绩,从已选派到村任职的优秀年轻干部中留任一批;通过自愿报名等方式,从机关事业单位中推荐一批;突出政治标准,从全县年轻后备干部中选调一批。审核把关到位。坚持“两审一查双公示”原则,即编制部门审编制,确保带编上岗;部门联审审资格,确保任职资格;组织部门查实绩,确保素质过硬;单位农村双公示,做到阳光操作。定岗选派到位。通过深入考察,全方位了解选派干部自身优势、工作特点,突出人岗相适,为选派干部精确定岗,推动党政干部进“软”村、经济干部进“穷”村、政法干部进“乱”村、涉农干部进“专业”村,发挥作用最大化。三是强化管理。建立考核机制。制定《长子县直派书记管理办法(试行)》,明确建强基层组织、提升服务能力、强化基层治理、维护社会稳定、推动脱贫攻坚、促进乡村振兴6个方面任务,实行“一诺二考三不撤离”的管理模式。“一诺”即任前承诺;“二考”即任职的乡镇党委进行日常考核,县委组织部进行动态考核;“三不撤离”即承诺的事项没有兑现不撤离,重点工作没有完成不撤离,群众不满意不撤离。建立培训机制。两年来,先后组织选派干部参加县级及以上专题培训班3次,举办“支部书记大讲堂”10余期,组织部分选派干部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接受培训,干部的理论素养、履职能力、干事水平显著提升。建立召回机制。结合日常考核、动态考核和年度述职评议,对工作不胜任、考核不合格、群众不满意的干部坚决予以召回,召回的干部2年内不得评先评优、晋职晋级。截至目前,已召回选派干部1名。四是激励保障。资金倾斜。为每个选派村拨付工作启动经费10万元、党建工作经费1万元,并针对各村实际,采取“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对派驻村开展的部分公益项目予以资助。2018年以来,共拨付奖补资金150多万元。待遇倾斜。在保持选派干部在派出单位所有待遇不变的基础上,明确选派干部可以享受乡镇补贴。2020年,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200万元,为选派干部发放考核奖励和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并落实了体检、食宿补贴等待遇。任用倾斜。对表现优秀、成绩突出的选派干部优先提拔重用、评优评模、晋职晋级。2018年以来,共有9人获得县级以上荣誉,4人提拔重用。

壶关县:“十个三”举措推动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五精准”。壶关县共确定选派村47个,选派村数占到全县行政村总数的17%,选派的51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已全部到村任职。一是坚持“三定法”,精准定村,解决往哪派的问题。乡镇摸排初定。各乡镇党委对农村党组织书记逐人进行分析评价,结合日常考核情况,提出不胜任不尽职村党组织书记名单,并将其所在村初步定为选派村,报县委组织部备案。组织部调研选定。县委组织部会同纪委监委、政法、统战、信访、民政、农经等部门,派出13个调研组,对各乡镇摸排初定的村和近两年软弱涣散整顿对象逐一“过筛子”,重点看村“两委”班子结构优不优、信访矛盾有没有、村级集体经济强不强。县委组织部部务会综合调研情况和日常掌握情况,提出拟选派村名单。常委会确定。县委召开常委会议,对拟选派村讨论研究,最终确定47个选派村,其中整建制选派村2个。二是严格“四个三”,精准选人,解决派谁去的问题。“三推荐”。召开全县选派干部到村任职工作动员会,在“壶关组工在线”发布公告,大力宣传、广泛动员,鼓励符合条件的党员干部“个人自荐”;结合干部队伍的整体状况,各乡镇、各部门“单位推荐”;对群众信任的本乡本土、包村驻村干部等,由“乡镇点荐”,真正让有工作经验、年富力强的党员干部到农村一线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三审查”。推荐人选在推荐单位初审的基础上,县纪委监委、政法、公安、法院、计生、信访等部门对其进行联审,县委组织部结合初审、联审情况,对人选进行资格复审,分层分级全方位衡量人选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把好资格关,防止“带病选派”。“三选择”。按照“党政干部到软村、经济干部到穷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的思路,依次由个人选、乡村选、组织部门选,上下沟通、多方协调,最大程度达到人村相宜、人尽其才。“三公示”。县委组织部对人选全面考察,并在选派干部工作单位、拟任职村、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任职人选。三是建立“三清单”,精准发力,解决怎样干的问题。选派干部到村后,第一时间开展深入调研,全面掌握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重点查找村“两委”班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攻坚、集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建立问题清单。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每名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制定任期工作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建立目标清单。落实“三步四循环”工作法,严格“四议两公开”程序,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等,细化工作任务,建立责任清单。四是实施“三帮扶”,精准帮带,解决立得住的问题。每个选派干部任职村组建一个帮扶工作小组,县处级领导任组长,乡镇党政正职任副组长。实行县乡领导和政法干警帮带、派出单位和企业帮扶、资金项目扶持的“三帮扶”举措,落实一村一名县领导、一名乡领导、一名组工干部、一名公安干警、一名法官检察官、一名优秀村支书、一个单位、一企业、一村20万产业发展资金、一村一万元工作经费的“十个一”帮扶工作机制,多措并举帮助选派到村任职干部融得进、立得住。五是落实“三三制”,精准管理,解决干得好的问题。“三考核”。对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工作情况,由党员群众定期进行测评考核;乡镇党委每季度进行考核;县委组织部年终综合考核。“三奖惩”。对干得好的选派到村任职干部优先评优评先、提拔重用、职级并行;集体经济收入增加的村,对选派干部奖励增量部分10%—20%;对干得差的谈话提醒、警示教育、问责召回。“三保障”。选派到村任职干部在享受原单位各项待遇基础上,由乡镇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派出单位保障交通、食宿等方面的补助;全县统一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切实为选派到村任职干部解决后顾之忧,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

襄垣县:“四条举措”推进选派干部到村任职。襄垣县精心组织、精确定村、精细选人、精准定岗,着力打造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作风过硬的农村“头雁队伍”。一是精心组织,“三个层面”齐发力。县委把选派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专题研究部署、分析研判。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由纪检、民政、信访、农经等部门组成的专班,及时研究解决选派工作存在的问题,确保选派工作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县乡机关事业单位积极参与,鼓励符合条件的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接受锻炼,增强本领。二是精确定村,“四个结合”补短板。立足退得稳、派得准,逐村“过筛子”,对“两委”班子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研判,共确定选派村34个,整建制选派2个。结合“两委”班子配备运行情况,确定党组织战斗力不强、服务群众意识差的村14个;结合合并行政村党组织优化设置情况,确定党组织书记无合适人选的村5个;结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确定集体经济薄弱,群众收入渠道单一的村10个;结合“三零”单位创建,确定信访矛盾突出的村5个。三是精细选人,“三个坚持”保质量。坚持舆论先行,采取线上加线下的方式,通过襄垣融媒体、“襄垣先锋”公众号对选派工作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宣传,全面解读选派条件、选派政策等,营造良好氛围。坚持“六个优先”,现任农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优先,有村官工作经历、熟悉农村事务的优先,有涉农、经济等专业技术和特长的优先,“两代表一委员”优先,优秀年轻党员干部优先,在抗击疫情中表现突出的优先,择优比选,好中选优,把好干部选出来。坚持“两荐三审三比”,个人自荐和组织推荐相结合,推荐单位初审、职能部门联审、组织部门复审相结合,真正严把人选标准。截止目前,共确定44名优秀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四是精准定岗,“三个尊重”求实效。落实“双向选择”制度,充分尊重乡镇党委意见,筛村、定岗与乡镇书记沟通研判、交流建议;充分尊重个人意愿,最大程度满足选派干部回原籍、回曾任职地、去易发挥专长村等意愿;充分尊重实际需求,坚持“穷村派经济干部、弱村派党务干部、乱村派政法干部”的选派思路,把最适合的人派到最需要的村,确保选派干部能够扎根基层,干出一番事业。

推荐访问:长治 选派 党组织 书记 机关事业单位

猜你喜欢